一种型材拼接角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748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型材拼接角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材拼接角码。



背景技术:

门窗角码用于门窗框组角,保证组成的门窗框角部的强度和平整度,现行的门窗角码通常采用固定角码,在门窗角码制造和门窗框组角过程中,门窗角码尺寸与对应的门窗型材腔体尺寸需要匹配,经常会遇到门窗角码与门窗型材腔体尺寸不匹配,导致门窗型材腔体与角码之间有间隙,从而使组成的门窗框角部产生错位,影响门窗角部的平整度,并且当门窗型材腔体尺寸有微小变化时,需重新设计加工门窗角码,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材拼接角码,包括:

两个相同第一角码体和第二角码体,所述第一角码体与所述第二角码体包括成直角设置并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有与型材相互装配实现型材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角码体的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角码体的第二支撑臂装配,所述第一角码体的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二角码体的第一支撑臂装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螺栓与螺母,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处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角码体与所述第二角码体装配使得所述两个贯穿孔贯通,所述螺栓穿设入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装配锁紧所述第一角码体与所述第二角码体。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的两侧设有供外部器械调整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松紧程度的活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码体与所述第二角码体卡合式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堵板,复位弹簧及定位件,所述第一支撑臂末端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定位件的一端设有圆形底板,所述圆形底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并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使得所述定位件从所述第二通孔方向穿设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圆形底板限制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堵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可拆卸式装配,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堵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为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装配的凸起,所述凸起穿设于所述型材实现定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销钉,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都开设有销钉孔,当所述第一角码体与所述第二角码体装配时,所述第一角码体的所述第一支撑臂上的所述销钉孔与所述第二角码体的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的所述销钉孔对接,所述第一角码体的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的所述销钉孔与所述第二角码体的所述第一支撑臂上的所述销钉孔对接,所述销钉插入所述对接销钉孔内,使得所述第一角码体与所述第二角码体膨胀预设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处设有注胶孔,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表面设有注胶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有与撞角机配合的撞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提供一种型材拼接角码,包括:两个相同第一角码体和第二角码体,所述第一角码体与所述第二角码体包括成直角设置并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有与型材相互装配实现型材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角码体的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角码体的第二支撑臂装配,所述第一角码体的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二角码体的第一支撑臂装配。这样,采用两个相同的角码体组件节省开模与制造成本,销钉与销钉孔结构及注胶结构使得型材与角码之间的缝隙完全消除,保证了密封性,撞角槽与撞角机配合增加了角码的组角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型材拼接角码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型材拼接角码的第一角码体与第二角码体装配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型材拼接角码的第一角码体与第二角码体装配后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型材拼接角码与型材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型材拼接角码,如图1-4所示,包括:

两个相同第一角码体10和第二角码体20,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包括成直角设置并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上设有与型材相互装配实现型材定位的定位组件50;第一角码体10的第一支撑臂110与第二角码体20的第二支撑臂220装配,第一角码体10的第二支撑臂120与第二角码体20的第一支撑臂210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栓30与螺母40,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处设有贯穿孔130,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装配使得两个贯穿孔130贯通,螺栓30穿设入贯穿孔130与螺母40螺纹装配锁紧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

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130的两侧设有供外部器械调整螺栓30与螺母40松紧程度的活动空间80。

当角码与型材装配时,先把两个相同的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对准装配,使得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的两个贯穿孔130贯通,再插入螺栓30,拧上螺母40,不需要拧得过紧,再把定位件510穿过型材与型材装配,这时,再通过外部器械伸入活动空间80调整螺栓30与螺母40的松紧程度,实现型材的拉紧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50包括堵板530,复位弹簧520及定位件510,第一支撑臂末端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孔150与第二通孔160,第一通孔150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160的直径,定位件510的一端设有圆形底板5101,圆形底板5101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150的直径并小于第二通孔160的直径,使得定位件510从第二通孔160方向穿设通过第一通孔150时,圆形底板5101限制在第二通孔160内,堵板530设于第二通孔160一端并与第一支撑臂可拆卸式装配,复位弹簧520设于定位件510与堵板530之间。

与角码装配的型材内部空间无法容纳第一支撑臂加上定位件510的宽度时,利用复位弹簧520可以把定位件510压缩至第一通孔150与第二通孔160内,不再突出到第一支撑臂表面之上,当装配到预定距离时定位件510穿过型材对应的过孔,这时复位弹簧520发挥作用使得定位件510复位,拉紧相互装配的两件型材,这样,使得角码的宽度可以配合型材的宽度顺利与型材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销钉60,第二支撑臂与第一支撑臂上都开设有销钉孔140,当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装配时,第一角码体10的第一支撑臂110上的销钉孔140与第二角码体20的第二支撑臂220上的销钉孔140对接,第一角码体10的第二支撑臂120上的销钉孔140与第二角码体20的第一支撑臂210上的销钉孔140对接,销钉60插入对接销钉孔140内,使得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膨胀预设宽度。

因为角码装配进型材时,肯定会与型材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装配不紧密,当销钉60直径大于对接销钉孔140并插入销钉孔140后会使得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压迫开一定距离,填满角码与型材内壁之间的空隙,并起到支撑型材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处设有注胶孔90,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表面设有注胶导流槽。

通过注胶孔90向角码内注胶,胶液会顺着注胶导流槽从型材腔体内部把型材与角码之间多余的空隙完全填满并密封,保证了角码组角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上设有与撞角机配合的撞角槽70。加强了第一角码体10与第二角码体20的组角强度。

这样,采用两个相同的角码体组件节省开模与制造成本,销钉60与销钉孔140结构及注胶结构使得型材与角码之间的缝隙完全消除,保证了密封性,撞角槽70与撞角机配合增加了角码的组角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码体10与所第二角码体20卡合式装配。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50为与第一支撑臂固定装配的凸起,凸起穿设于型材实现定位。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堵板530设于第二通孔160一端并与第一支撑臂固定装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