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喷淋装置和清洗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2210发布日期:2019-08-03 16:2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喷淋装置和清洗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嘴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喷淋装置和清洗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水槽式洗碗机是一种将洗碗机清洗腔和水槽洗盆结合在同一个水槽面板上,进而像普通水槽一样安装在水槽柜上的新型洗碗机。其具有安装方便、不占用台面空间的优点。

现有的洗碗机一般仅在清洗腔底部设置一根常规旋转喷淋臂进行喷淋清洗,往往容易存在清洗盲区,需要从清洗腔的多个方位尽可能地补充喷淋装置,但是,增加喷淋装置就会增加洗涤泵的压力要求,同时,由于清洗腔左右侧壁临近水槽柜体和水槽洗涤盆,可容纳喷淋装置的空间较为狭小,而顶部的盖板,同样也有厚度上的限制,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减少洗涤泵的压力要求,同时又能在尺寸上满足安装要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依靠水流流动控制进行旋转喷淋的旋转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喷淋装置,包括带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壳体、配置于壳体的第二开口位置用以控制水流喷出方向的喷嘴、以及位于壳体内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能够在水流沿第一开口流入壳体时受水流作用带动喷嘴旋转,以使水流通过喷嘴旋转喷出;还包括叶轮和减速齿轮组;该叶轮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开口一侧以被水压冲击转动;该减速齿轮组输入端与叶轮相连以传动,输出端与喷嘴相连以带动其转动实现旋转喷淋;喷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叶轮设有主动齿轮;该第二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并与输出齿轮啮合,且该第二齿轮能够带动第一齿轮随其转动;所述喷嘴与该输出齿轮同轴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齿轮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喷嘴底部设有若干凸块,该若干凸块嵌入对应定位孔,以使喷嘴连接于输出齿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进水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喷嘴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预设的角度;所述旋转喷淋装置为能够通过第一安装状态配置于清洗腔的腔体侧壁的旋转喷淋装置,所述腔体侧壁为表面平整的侧壁,所述第一安装状态为壳体的进水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腔体侧壁的表面且所述喷嘴延伸至所述腔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进水端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延伸方向与进水端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底板;该上壳设有所述进水口及适配所述喷嘴的开口;所述减速齿轮组和所述叶轮安装于该底板上,该底板与上壳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上侧,所述喷嘴穿透第二开口,且喷嘴的进水端位于壳体内,出水端位于壳体外;或,所述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上侧与下侧之间,所述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上侧,所述喷嘴穿透第二开口,且喷嘴的进水端位于壳体内,出水端位于壳体外。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清洗腔结构,包括腔体和盖体,其包括至少一固定于该腔体和/或盖体上的喷淋装置;该所述壳体与所述腔体和/盖体为卡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或吸附连接;所述腔体侧壁设有至少一凹腔,所述壳体一一对应地嵌于该凹腔内。

优选地,所述盖体与所述腔体铰接;该盖体设有喷淋杆、容置腔和通孔;该喷淋杆设有出水口和进水管;所述第一开口与该出水口相连,所述壳体固定于该容置腔内,所述喷嘴穿过通孔。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喷淋装置,通过叶轮和减速齿轮组配合实现旋转喷淋,其结构简单;同时,相较于喷嘴与叶轮的转动轴线不相平行的设计方式会导致需要较宽的壳体来配置减速齿轮组,本方案喷嘴和叶轮的转动轴线相平行的设计方案,其对于壳体的宽度要求较小,有助于旋转喷嘴整体扁平化的设计;

2、本实用新型的放置喷淋装置,其依靠传动机构受水流流动作用进行传动带动喷嘴旋转,其需要借助额外的驱动源;

3、在采用包含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减速齿轮组的情况下,可合理控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尺寸关系,以满足不同旋转喷嘴的旋转速度需要;

4、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腔结构,在腔体和/或盖体上设置若干旋转喷淋装置,在腔体内同时配置有旋转喷淋臂的情况下,其能辅助旋转喷淋臂实现有效全面的喷淋;

5、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腔结构,在腔体内设置凹腔以容纳旋转喷淋装置,相较于直接将旋转喷淋装置配置于清洗腔侧壁的设计思路会存在占用清洗腔腔体用以容置餐具的空间的问题,本方案配置于凹腔的设计思路不会占用清洗腔用以容置餐具的空间,又能在腔体内拆装旋转喷嘴,十分方便;

6、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腔结构,在不影响盖板结构的基础上,可将旋转喷嘴或其它部件安装于盖体的容置腔内,其可避免直接配置于盖体的底壁的设计思路存在占用清洗腔腔体用以容置餐具的空间的问题即扩大腔体内部空间,且在腔体内同时配置有旋转喷淋臂的情况下,其又能结合旋转喷淋臂实现全面喷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腔结构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腔结构的示意图(实施例二);

图6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腔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

图9为盖板的部分结构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图;

图11实施例三的整体图;

其中:10、壳体,11、上壳,12、底板,13、第一开口,14、小孔,20、喷嘴,21、凸块,22、密封圈,23、耐磨圈,30、叶轮,31、主动齿轮,40、减速齿轮组,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输出齿轮,44、定位孔,50、转接头,60、腔体,61、凹腔,62、安装孔,63、固定孔,64、紧固件,65、进水孔,66、垫片, 70、盖体,71、上盖,72、下盖,73、喷淋杆,75、出水口,76、支撑座,77、阻尼转轴,78、通孔,79、进水管,8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3,一种旋转喷嘴,包括壳体10、喷嘴20、叶轮30和减速齿轮组40等。该壳体10为长方体,其包括上壳11和底板12,该上壳11一侧(图3视角下为右侧)设有第一开口13用以作为进水口,另一侧(图3视角下为上侧)设有适配喷嘴20的第二开口,该底板12与上壳11固定相连。该叶轮30可转动地安装于底板12上,且位于进水口13一侧以被水压冲击转动,该叶轮30还设有同轴的主动齿轮31。叶轮30和减速齿轮组40相配合组成了本申请的传动机构,其能够在水流沿第一开口流入壳体时受水流作用带动喷嘴旋转,以使水流通过喷嘴旋转喷出。上壳11上开设有多个小孔14,其系用以作为螺纹孔以便后续通过螺丝件连接于腔体上。喷嘴的进水端位于壳体内,出水端位于壳体外。

该减速齿轮组40输入端与叶轮30相连以传动。该减速齿轮组40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输出齿轮43。第二齿轮42能够带动第一齿轮41随其转动且两者转动轴线相重合,如图所示,第二齿轮42为大齿轮,第一齿轮41为小齿轮,进而可实现特定的传动比。该第二齿轮42作为输入端,其与主动齿轮31啮合,该第一齿轮41与第二齿轮42同轴相连,且第一齿轮41与输出齿轮43啮合,该第二齿轮42和输出齿轮43均为可转动地安装于底板12上。喷嘴20与该输出齿轮43的转动轴线相重合,且喷嘴连接于输出齿轮43上(两者可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相较于采用行星减速齿轮组连接喷嘴和叶轮使得喷嘴的转动轴线和叶轮的转动轴线重合的设计思路,本方案采用本申请的减速齿轮组40的结构,喷嘴的转动轴线与叶轮的转动轴线相平行。喷嘴的转动轴线和叶轮的转动轴线重合会导致壳体需要具有较宽的尺寸以配置喷嘴和叶轮,而喷嘴的转动轴线与叶轮的转动轴线相平行可使得喷嘴和叶轮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配置,对于壳体的宽度较求较低,有利于壳体的扁平化设计,进而便于后续将壳体安装于清洗腔内或盖板的夹层内。

该喷嘴20与该输出齿轮43同轴固定相连。喷嘴20底部设有若干凸块21,输出齿轮43设有若干定位孔44,通过该若干凸块21嵌入对应定位孔44以使喷嘴20与输出齿轮43同轴转动,实现旋转喷淋。该喷嘴20顶部穿过壳体的开口并设套设有密封圈22和耐磨圈23。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的进水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喷嘴20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预设的角度,该角度介于介于0°至180°之间,例如为45°-135°,较佳的为90°。结合图5,旋转喷淋装置为能够通过第一安装状态配置于清洗腔的腔体侧壁的旋转喷淋装置,腔体侧壁为表面平整的侧壁,第一安装状态为壳体的进水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腔体侧壁的表面且喷嘴20延伸至腔体内。壳体10的进水端以及喷嘴20两者延伸方向的上述相对关系,可以使得旋转喷淋装置整体尺寸可尽量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转接头50,该转接头50与壳体进水端的进水口13相连用于连接供水管道,转接头50的延伸方向与壳体的进水端延伸方向相同。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洗腔结构,可作为洗碗机的清洗腔,其包括腔体60、和若干个上述的旋转喷嘴,该旋转喷嘴的壳体10与腔体60为卡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或吸附连接。

该腔体60内侧壁设有若干凹腔61,该旋转喷嘴一一对应地嵌于该凹腔61内,该凹腔61一侧设有供进水口13穿过的安装孔62,该转接头50位于腔体60外。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腔结构,可在腔体60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甚至更多侧面上设置若干凹腔61,凹腔61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位于凹腔61内的旋转喷嘴可辅助已有的旋转喷淋臂实现有效全面的喷淋。

当水流经供水管道进入旋转喷淋装置的壳体10内,先冲击叶轮30使其与主动齿轮31同步转动,主动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转动实现减速,第一齿轮41再带动输出齿轮43和喷嘴20转动,水流经喷嘴喷出以实现旋转喷淋。

实施例二:参照图5-图7,第二实施例的清洗腔结构,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对于该实施例的一种清洗腔结构,其腔体60并未设置凹腔61,旋转喷嘴直接固定于腔体60外侧壁上,该旋转喷嘴的壳体10与腔体60外侧壁为卡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或吸附连接,腔体60侧壁设有适配喷嘴20的进水孔65。例采用紧固件64连接时,对于每个旋转喷嘴,配合若干紧固件64和垫片66,并在腔体60外侧壁开设若干固定孔63,通过螺丝穿过固定孔63、垫片66插入壳体10实现固定。

实施例三:参照图8-图11,第三实施例的清洗腔结构,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对于该实施例的一种清洗腔结构,将旋转喷嘴安装固定于盖体70上,该盖体70与腔体60为铰接。该盖体70设有上盖71、下盖72和喷淋杆73,该上盖71套设于下盖72上并与之构成中空的容置腔。该喷淋杆73安装于下盖72一端并设有出水口75,其套设有两支撑座76,喷淋杆73与支撑座76之间套设有密封圈22。该支撑座76为三通管,其设有进水管79以与喷淋杆73连通实现进水,该支撑座76通过固定件80锁固于腔体60顶部。还包括设置于两阻尼转轴77,该两阻尼转轴77固定端与两支撑座76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端与下盖72对应端固定连接。

旋转喷淋装置固定于该容置腔内,其出水口75通过软管(图未示)与喷淋杆73的出水口75相连。壳体10与下盖72为卡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或吸附连接等,该下盖72设有若干通孔78,喷嘴20穿过对应通孔78。

需说明的是,在前述各实施例的清洗腔结构中并未绘示有常见的旋转喷淋臂,但旋转喷淋臂也亦配置于上述各清洗腔结构的腔体的底部,进而旋转喷淋装置可配合旋转喷淋臂实现全方位的喷淋。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