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0531发布日期:2020-11-13 13:0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碗。



背景技术:

注水保温碗是一种近期较为流行的儿童碗具,由于儿童吃饭技能不熟练,且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吃饭常常需要较长时间,常常吃到碗内变冷的食物,注水保温碗可使碗内的食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保温,以便保证儿童吃到热食物,更加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注水保温碗一般设计有注水保温腔,通过注入热水,并通过热传递以保温碗内食物;但是,传统的注水保温碗一般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工艺,碗体为整体式结构,该种结构使得注水腔无法打开以进行清洗,常时间使用时注水腔内易发霉、产生脏污,污染碗具,影响儿童的饮食安全,不便多次使用;而传统可拆卸设计的,一般保温碗为螺纹设计,拆装过于麻烦,操作较为繁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拆装的保温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保温碗,包括外碗体、内碗体和碗盖;内碗体嵌套于外碗体内,外碗体和内碗体的碗口为圆形,两个碗口位置密封对接,外碗体和内碗体的碗壁之间留有盛放保温热水的空间,碗盖能密封盖合住内碗体碗口;

所述外碗体碗口边沿设有向外凸出的外提手,内碗体碗口边沿也设有向外凸出的内提手,内提手高度低于外提手;当外碗体和内碗体套合在一起时,外提手和内提手位置能上、下位置重叠;其中:

在外提手靠近同外碗体碗口连接的边上、沿着碗口边沿周长方向,设有条状缺口;对应的,在内提手靠近同内碗体碗口连接的边上、沿着碗口边沿周长方向,相对外提手的条状缺口,设有条状对接缺口;条状缺口和条状对接缺口开口相对,外提手和内提手通过将条状缺口和条状对接缺口的对插,能在上、下位置形成重叠。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碗体采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所述外提手为外碗体碗口处一体成型的水平向外凸出的扁平状提手;

所述内碗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内碗体碗口处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主体为一个塑料材质的圆环,内提手为密封环上一体成型的、水平向外凸出的扁平状提手;密封环主体同内碗体碗口卡接固定,密封环外直径大于外碗体碗口直径;密封环主体下端面突出于内碗体碗口部分,设有可供外碗体碗口插入的环形槽;将内碗体放入外碗体内时,外碗体碗口插入环形槽中,以此密封外碗体碗口。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外提手下端面中心设有圆弧形内凹,内提手上端面中心设有和圆弧形内凹相匹配的圆弧形凸起;在外提手和内提手位置上、下位置重叠状态下,圆弧形凸起能嵌入圆弧形内凹中,形成卡位。这样,使外提手和内提手不会轻易滑开,保证外碗体和内碗体的结合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碗体内再设有一隔热碗体,该隔热碗体完全位于外碗体中,隔热碗体的碗口边沿同外碗体内侧碗壁贴合,隔热碗体和外碗体的碗壁之间也留有用于隔热的中空间隙;内碗体设置于隔热碗体中,隔热碗体和内碗体的碗壁之间留有盛放保温热水的空间;保温热水置于隔热碗体中;这样由于该中空间隙,阻隔了热量传递,使隔热碗体热水热量不会迅速被传递出保温碗外,既延长热水保温时间,又防止外碗体外壁由于热水传导热而烫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外提手和内提手在上、下错开位置下,将外碗体和内碗体上、下套合,再将外碗体和内碗体向反向转动,使外提手的条状缺口插入内提手的条状对接缺口中,使外提手和内提手上、下位置重叠;这样,由于内提手位于外提手下方,与内提手连接的内碗体因此被阻挡不能向上脱离外碗体,固定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充分利用保温碗所需要的提手结构,将提手结构和固定内、外碗体的卡接机构巧妙组合在一起,节约材料,简化结构设计,能快速组合分拆内外碗体,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图示。

图2为实施例分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整体侧剖图。

图4为实施例中外提手和内提手锁紧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外碗体,2为内碗体,3为碗盖,4为外提手,5为密封环,6为内提手,7为隔热碗体,8为条状缺口,9为条状对接缺口,10为圆弧形内凹,11为圆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碗体1、内碗体2和碗盖3。

所述外碗体1和内碗体2的碗口为圆形,内碗体2的碗口直径小于外碗体1的碗口直径,内碗体2容积小于外碗体1容积,内碗体2能嵌套于外碗体1内,且外碗体1和内碗体2的碗壁和碗底之间留有盛放保温热水的空间;碗盖3能密封盖合住内碗体2碗口。

所述外碗体1采用耐高温塑料材质注塑成型,其碗口处左右对称设有一体成型的水平向外凸出的外提手4,扁平状。

所述内碗体2采用不锈钢材质;内碗体2碗口处设有密封环5,密封环5主体为一个塑料材质的圆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一体成型的、水平凸出的扁平状提手,作为内提手6;密封环5主体同不锈钢材质的内碗体碗口卡接固定,可以是内碗体2不锈钢边沿向外且向下设置翻边,密封环5上端面设有环形缝槽,密封环5从内碗体2下往上套入,移至内碗体2碗口位置,此时向下的翻边能插入环形缝槽中,以此固定密封环5主体和内碗体2;如图3所示。

所述密封环5外直径大于外碗体1碗口直径;密封环5主体下端面突出于内碗体碗口部分,设有可供外碗体1碗口插入的环形槽;将内碗体2放入外碗体1内时,外碗体1碗口插入环形槽,环形槽内还设有均匀分布的密封硅胶,以此密封外碗体1碗口;如图3所示。

所述外提手4和内提手6的投影轮廓形状相似,当内碗体2嵌入外碗体1内时,内提手6高度位于外提手4高度下;需要注意,在内碗体2嵌入外碗体1内时,密封环5垂直高度是在外提手4上方的,此时可以设置一个斜向下的过渡曲面将内提手6转接至外提手4高度下方,如图1、图3所示。

在外提手4靠近同外碗体碗口连接的边上、沿着碗口边沿周长方向,设有弧形条状缺口8。

对应的,在内提手6同密封环5连接的边上、沿着碗口边沿周长方向,相对外提手的条状缺口8,设有弧形条状对接缺口9;条状缺口8和条状对接缺口9开口相对,当外碗体1和内碗体2套合在一起时,外提手4和内提手6通过将条状缺口和条状对接缺口的对插,能使内提手6紧贴位于外提手4下,使内提手6和密封环5形成一个一体的提手,作为整个保温碗的提手。

在外提手4下端面中心设有圆弧形内凹10,内提手6上端面中心设有和圆弧形内凹相匹配的圆弧形凸起11;当条状缺口8和条状对接缺口9互相插入时,内提手6的圆弧形凸起利用塑料可变形性,顶起外提手4,内提手6移入外提手4正下方,此时圆弧形凸起落入圆弧形内凹中,外提手4回弹贴合在内提手6上,圆弧形凸起和圆弧形内凹形成一个卡位,使外提手4和内提手6不会轻易滑开,保证外碗体1和内碗体2的结合稳定性。

为了延长热水保温时间,以及防止外碗体1外壁由于热水传导热烫手,在外碗体1内再设有一隔热碗体7,该隔热碗体7完全设于外碗体1内,隔热碗体7的碗口边沿同外碗体1内侧壁密封贴合,隔热碗体7和外碗体1碗壁之间也留有用于隔热的中空间隙;内碗体2设置于隔热碗体7中,且之间留有间隙;保温热水置于隔热碗体7中;这样由于该间隙中空,导热性差,使隔热碗体7热水热量不会迅速被传递出保温碗外,既延长热水保温时间,又防止外碗体1外壁由于热水传导热而烫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隔热碗体放入外碗体内,让隔热碗体碗口边沿紧贴住外碗体的碗壁,将热水倒入隔热碗体;当外提手和内提手在上、下错开位置下,把内碗体放入外碗体的隔热碗体中,即使内碗体浸泡于热水中,密封环5套在外碗体碗口边沿上;将外碗体和内碗体向反向转动,使外提手的条状缺口插入内提手的条状对接缺口中,使外提手和内提手贴合;这样,由于内提手贴合位于外提手下方,与内提手连接的密封环因此被阻挡不能向上脱离外碗体(即内碗体不能向上脱离外碗体),固定为一体。外提手和内提手上的相互对应的圆弧形凸起和圆弧形内凹形成一个卡位,使外提手和内提手不会轻易滑开,保证外碗体和内碗体的结合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充分利用传统保温碗所需要的提手结构,将提手结构和固定内、外碗体的卡接机构巧妙组合在一起,节约材料,简化结构设计,能快速组合分拆内外碗体,操作便捷。

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上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结构,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具体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结构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