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20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属于挖掘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挖掘机械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及经过预松后的岩石和矿石。挖掘机械分为单斗挖掘机和多斗挖掘机两类。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748447.7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属于土木工程机械领域。其包括挖掘臂、推铲、驾驶室、行走装置和机架,挖掘臂上安装有铲斗和液压破碎锤,其同时具有破碎、挖掘上料、推土等功能,在对岩石、钢筋混泥土进行挖掘或者路面状态不好不利于挖掘机前行、物料比较薄的情况下,可提高挖掘效率,避免需要多台挖掘设备,降低了挖掘成本。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液体压力在瞬间会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容易出现冲击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以解决现有的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的液体压力在瞬间会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容易出现冲击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其结构包括铲斗、转动固件、动臂缸、动臂、斗杆杠、液体管道、液压缸、蓄能装置、照明灯、驾驶室、发动器、转台、驱动轮、底盘,所述铲斗与转动固件相连接,所述动臂缸与动臂相连接,所述斗杆杠与液体管道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与蓄能装置相连接,所述蓄能装置由油液回路、油液进口、气囊、密封气体部件组成,所述油液回路与油液进口相连接,所述油液进口设在气囊内部,所述气囊与密封气体部件相连接,所述油液进口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照明灯设在驾驶室上,所述发动器与转台相连接,所述底盘与转台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固件与动臂缸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臂与斗杆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管道与液压缸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与发动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与底盘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可正反向回转。

进一步地,所述动臂缸与斗杆缸配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蓄能装置,能够将油液压入回路,从而减缓管路压力的下降。很好地吸收和缓冲液压冲击,减小振动和噪声,避免破坏密封装置、管道和液压元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蓄能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铲斗-1、转动固件-2、动臂缸-3、动臂-4、斗杆杠-5、液体管道-6、液压缸-7、蓄能装置-8、油液回路-801、油液进口-802、气囊-803、密封气体部件-804、照明灯-9、驾驶室-10、发动器-11、转台-12、驱动轮-13、底盘-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多功能挖掘机械,其结构包括铲斗1、转动固件2、动臂缸3、动臂4、斗杆杠5、液体管道6、液压缸7、蓄能装置8、照明灯9、驾驶室10、发动器11、转台12、驱动轮13、底盘14,所述铲斗1与转动固件2相连接,所述动臂缸3与动臂4相连接,所述斗杆杠5与液体管道6相连接,所述液压缸7与蓄能装置8相连接,所述蓄能装置8由油液回路801、油液进口802、气囊803、密封气体部件804组成,所述油液回路801与油液进口802相连接,所述油液进口802设在气囊803内部,所述气囊803与密封气体部件804相连接,所述油液进口802与液压缸7相连接,所述照明灯9设在驾驶室10上,所述发动器11与转台12相连接,所述底盘14与转台12相连接,所述转动固件2与动臂缸3相连接,所述动臂4与斗杆杠5相连接,所述液体管道6与液压缸7相连接,所述驾驶室10与发动器11相连接,所述驱动轮13与底盘14相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参阅图3,液压油是不可压缩液体,因此利用液压油是无法蓄积压力能的,必须依靠其他介质来转换、蓄积压力能。油液进口802进入位于皮囊803周围并与油液回路801接通。当压力升高时油液进入蓄能装置8,气体被压缩,系统管路压力不再上升;当管路压力下降时压缩空气膨胀,将油液压入油液回路801,从而减缓管路压力的下降。很好地吸收和缓冲液压冲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