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单元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1680发布日期:2019-03-20 00:4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单元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建设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冲洗单元及冲洗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由于各类管线统一建于管廊内,管线维护管理在管廊内进行,故维护检修时不用开挖道路,从而避免了各类管线检修维护时重复开挖重复回填带来的经济上的浪费和对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中国专利文献cn107630464a于2018年1月26日公开了“雨水收集调蓄及初步净化功能的综合管廊”,包括综合管廊、燃气舱、综合舱、雨水舱、污水舱、排水沟、管道支墩、道路集水井、排水管、安装支撑架、天然气管道、给水管道、中水管道、通信光缆、电力管道、初期雨水收集箱、雨水调蓄池、初期雨水净化装置、导水管、污水管道。综合管廊设置在市政路面下端与道路集水井相连接,燃气舱、综合舱、雨水舱、污水管舱并排独立布置,燃气舱设置在综合舱一侧,雨水舱设置在污水舱一侧,综合舱设置在燃气舱和污水舱之间;雨水舱通过排水管与道路集水井连接;本发明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初步净化及储存,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的问题,并且缓解市政用水压力。如前述的现有综合管廊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内流动的是雨水或污水,虽然管径较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流量不大,流速也不高,水流内的污物容易沉淀在管底。这会导致两个问题:其一,导致管道有效过流量减少,在暴雨时容易导致排水量受限;其二,沉积的污物可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弥漫在管道内或者可能泄漏至管廊内,形成严重安全隐患。在普通的路面下埋设的排水管,可以通过加大管道的倾斜度以水流冲击,或设置较大密度的地面检查井,使用人工或管道清通车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污物沉积。但是受限于空间等因素,综合管廊难以实现这样的设计。因此,一种可行的清理办法是用其他水源进行冲洗,这就要求入廊排水管线有其他水源的接入口,基本的清通原理是通过增大整条廊内排水管线的流量来增加流速,带走沉积物;而更进一步的方法是在合理的间隔位置进行冲洗,利用局部高速水流冲击来提高冲洗质量,带走较顽固沉积物,同时也增加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冲洗单元及冲洗系统,合理利用了再生水,高效解决了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问题,而且成本低,易操作。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上贯通管壁设有冲洗口,冲洗口连接冲洗嘴;冲洗嘴的前端位于排水管内侧底部。

本方案设计的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包括了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上方开有贯通管壁的冲洗口。冲洗口用来连接冲洗嘴。冲洗嘴的后端连接冲洗水源,前端伸入排水管内,冲洗角度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调整,便于对排水管底部的沉积物进行冲洗。冲洗水源可以根据需要就近连接使用。

作为优选,冲洗嘴前端的冲水方向朝向排水管的下游方向。冲洗嘴的前端具有一个约束形态,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这个约束形态。来自冲洗水源的水在经过冲洗嘴后,以合适的约束形态和角度冲入排水管,方向为下游方向,可以形成很好的冲击效果,将沉积的污物从管壁底部冲起,流向下游。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管;固定管上设有一体式的法兰,通过法兰与冲洗口连接;冲洗嘴的后端与固定管的前端连接。固定管上一体式法兰最重要的作用是将固定管与排水管的冲洗口固定起来,承担结构受力,同时保持冲洗过程中排水管内部与管道外的密封隔离。固定管的前端连接冲洗嘴,后端连接冲洗水源。使用法兰连接,方便又可靠。

作为优选,还设有冲洗加长管;冲洗加长管的两端分别与冲洗嘴的后端和固定管的前端可拆卸的连接。冲洗嘴的前端喷嘴的位置高低,对冲洗效果有显著影响。针对不同的排水管的管径,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冲洗加长管,可以将冲洗嘴的喷嘴始终放置在最佳位置上。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单元,包括再生水管,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再生水管与排水管并行设置;再生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口;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水口和冲洗嘴的后端可拆卸的连接。

在综合管廊内部设置有并行的排水管和再生水管。再生水,也叫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再生水一般可以满足工矿企业的大部分工业用水水质要求或用于道路冲洗及绿化用水,一般采用加压供水方式。而再生水管内的水压,既不同于排水管内的无压状态,也不同于自来水干管内的供水压力要求,通常根据使用用途多为中低压状态。再生水成本低廉、水量充沛,水压合适,在综合管廊内部,常设有再生水管,且与排水管距离非常近,引水条件好,仅需采用连接管,将再生水管中的再生水引出至排水管中,即可对排水管内进行冲刷。经过冲洗之后,再生水变成了污水,随着排水管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形成的再生水又会通过再生水管道送至用户使用。连接管可以是刚性管,也可以是软管,由实地条件决定。

作为优选,出水口上设有出水阀门。便于冲洗过程的开启和调节冲洗嘴的冲洗水量。

作为优选,出水口与连接管之间以法兰连接。使用法兰连接,方便又可靠。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三,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系统,包括管廊,管廊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如前所述的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单元。

在综合管廊内,沿管廊长度方向设置若干冲洗单元,可以实现分段冲刷排水管的作用。两相邻冲洗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排水管内的沉积物的生成时间、形态和附着力的研究,参考再生水管的水压,一般的,两相邻冲洗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根据所在地区管廊排水管道的实际情况及管径大小确定,建议不宜大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检查井间距。冲洗的间隔时间根据管道内沉积情况确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合理利用了再生水,高效解决了综合管廊内排水管道的冲洗问题,而且成本低,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的排水管轴向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非冲洗状态下冲洗装置的冲洗口与冲洗口密封盖的配合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单元的示意图。

其中:1排水管,2冲洗口,3冲洗嘴,4固定管,5法兰,6冲洗加长管,7再生水管,8出水口,9连接管,10出水阀门,11管廊,12冲洗口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实施例1为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了横置的排水管1,管身的上方开有贯通管壁冲洗口2。冲洗口处通过法兰5与固定管4连接,固定管上的法兰是一体化成型而成的。固定管的前端伸入到排水管内,后端可以与冲洗水源连接。固定管的前端与冲洗加长管6的后端连接,冲洗加长管的前端与冲洗嘴3的后端连接,冲洗嘴前端位于排水管内侧底部,冲水方向朝向排水管的下游方向。本例中,固定管、冲洗加长管、冲洗嘴的连接方式均为法兰连接,可方便的拆装。

当冲洗作业时,冲洗水源连接至固定管的后端,通过固定管、冲洗加长管,最后由冲洗嘴的前端冲出,将排水管下方的沉积物冲向下游。

当冲洗作业结束后,卸下法兰连接,将固定管、冲洗加长管、冲洗嘴抽出冲洗口,然后如图4所示将冲洗口密封盖12紧固密封至冲洗口上即可。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单元。如图5所示,本冲洗单元包括了实施例1中的冲洗装置,还包括再生水管7和连接管9,再生水管与排水管并行设置。再生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口8。出水口上设有出水阀门10。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水口和固定管的后端可拆卸的连接。连接管的作用是将再生水管中的带压力的中水引到排水管作为冲洗水源。出水阀门兼做冲洗嘴的水量控制阀门,因此连接管或者冲洗嘴上无需再单独设置阀门。

冲洗装置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方法详见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实施例3为一种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系统。如图5所示,在该系统内包括了管廊11,本例的管廊包括彼此独立的左右两个部分,左侧为给排水管道舱,右侧为电缆舱。本实施例的方案位于左侧的给排水管道舱内。

本例的利用再生水冲洗管廊内排水管的冲洗系统,沿管廊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如实施例2中的冲洗单元,两相邻冲洗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根据所在地区管廊排水管道的实际情况及管径大小确定,建议不大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检查井间距。

冲洗装置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方法详见实施例1,冲洗单元的具体结构详见实施例2,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