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0978发布日期:2019-01-08 21:0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设备是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健康、高效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各种设施及系统的总称,它包括给水、排水、热水供应、通风、建筑自动化等设施和系统,快速冲击夯属于建筑设备的一种,快速冲击夯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

现有的快速冲击夯都是通过内燃机提供动力,而内燃机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内燃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将因温度过高而损坏,降低快速冲击夯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快速冲击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烈振动,可能导致使用者内脏器官损伤或位移,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可能造成各种类型的、组织的、生物化学的改变,导致组织营养不良,如足部疼痛、下肢疲劳、足背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降低等危害,不利于使用者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包括主体、把手和夯板,所述把手设置在主体顶端的一侧,所述夯板设置在主体的底端,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主体上设有减振机构和至少两个冷却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内燃机、偏心轮、连杆、升降管、回力弹簧、连接块和夯柱,所述内燃机固定在主体内的一侧,所述偏心轮安装在内燃机上,所述偏心轮的远离内燃机的一侧通过连杆与升降管的顶端铰接,所述升降管竖向设置,所述升降管套设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的上方通过回力弹簧与升降管内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方与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套设在夯柱上;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连接环、限位环、支撑环、活塞、压缩缸、转动杆、缓冲组件和至少两个减振组件,所述限位环套设在主体的顶端,所述连接环和支撑环均套设在主体上,所述连接环设置在限位环和支撑环之间,所述把手的一端与连接环的靠近内燃机的一侧铰接,所述压缩缸的顶端套设在活塞上,所述压缩缸竖向设置,所述压缩缸固定在主体的一侧,所述把手的中端通过转动杆与活塞的顶端铰接,所述减振组件和冷却机构一一对应;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扇叶、出气口、进气口、转轴、轴承、从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连接杆和连接组件,所述进气口设置在主体底端的一侧,所述出气口设置在主体的顶端,所述主体的顶端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竖向设置,所述扇叶通过轴承套设在转轴的底端,所述扇叶设置在主体内,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在转轴的远离扇叶的一端,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锥齿轮套设在连接杆的一端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连接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减振的效果,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箱、固定块、缓冲杆、缓冲块、连接孔、两个缓冲单元和两个拉伸单元,所述缓冲箱的顶端套设在夯柱上,所述夯板固定在缓冲箱的下方,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夯柱的底端,两个拉伸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块的两侧,所述缓冲杆的顶端固定在固定块的下方,所述缓冲块固定在缓冲箱的内壁上,所述缓冲块设置在缓冲杆的下方,所述连接孔设置在缓冲块上,所述连接孔与缓冲杆同轴设置,两个缓冲单元分别设置在连接孔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缓冲块内。

作为优选,为达到减振的目的,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开口、弹性块和移动块,所述开口设置在连接孔的一侧,所述开口套设在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的远离连接孔的一端通过弹性块与开口的远离连接孔的内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减振效果,所述拉伸单元包括弹性线和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缓冲箱内的顶部,所述弹性线的一端固定在缓冲箱内的底部,所述弹性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固定在固定块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缓冲杆无法实现减振,所述移动块的靠近连接孔的一端和缓冲杆的靠近连接孔的一端均设有半球块,所述半球块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半球块的半圆截面直径所在的边朝远离连接孔设置。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把手的振动,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光杆和减振弹簧,所述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限位环的下方和支撑环的上方,所述光杆竖向设置,所述连接环和减振弹簧均套设在套杆上,所述连接环的下方通过减振弹簧与支撑环的上方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光杆与连接环的摩擦力,所述光杆上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扇叶转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滚筒、扭转弹簧、第二定滑轮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第二定滑轮均固定在主体的顶端,所述支撑块套设在连接杆的远离驱动锥齿轮的一端上,所述滚筒和扭转弹簧均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滚筒的靠近支撑块的一侧通过扭转弹簧与支撑块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滚筒的外周,所述连接线卷绕在滚筒上。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热气回流,所述轴承为单向轴承。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压缩缸内设有氮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与现有的减振机构相比,该减振机构机构巧妙,实用性更好,不仅如此,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与现有的冷却机构相比,该冷却机构通过设备自身的跳动产生驱动力,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减振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冷却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把手,3.夯板,4.内燃机,5.偏心轮,6.连杆,7.升降管,8.回力弹簧,9.连接块,10.夯柱,11.连接环,12.限位环,13.支撑环,14.活塞,15.压缩缸,16.转动杆,17.扇叶,18.出气口,19.进气口,20.转轴,21.轴承,22.从动锥齿轮,23.驱动锥齿轮,24.连接杆,25.缓冲箱,26.固定块,27.缓冲杆,28.缓冲块,29.连接孔,30.开口,31.弹性块,32.移动块,33.弹性线,34.第一定滑轮,35.半球块,36.光杆,37.减振弹簧,38.连接线,39.滚筒,40.扭转弹簧,41.第二定滑轮,4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包括主体1、把手2和夯板3,所述把手2设置在主体1顶端的一侧,所述夯板3设置在主体1的底端,所述主体1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主体1上设有减振机构和至少两个冷却机构;

使用者通过握住把手2控制该设备移动,通过动力机构使夯板3实现夯实物体的功能,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内燃机4、偏心轮5、连杆6、升降管7、回力弹簧8、连接块9和夯柱10,所述内燃机4固定在主体1内的一侧,所述偏心轮5安装在内燃机4上,所述偏心轮5的远离内燃机4的一侧通过连杆6与升降管7的顶端铰接,所述升降管7竖向设置,所述升降管7套设在连接块9上,所述连接块9的上方通过回力弹簧8与升降管7内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下方与夯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7套设在夯柱10上;

内燃机4运行,使偏心轮5转动,通过连杆6使升降管7升降,从而使夯柱10升降,通过夯柱10在升降管7内的升降使回力弹簧8伸缩,通过回力弹簧8的弹性弹起主体1,使主体1跳动,便于主体1位移。

如图3所示,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连接环11、限位环12、支撑环13、活塞14、压缩缸15、转动杆16、缓冲组件和至少两个减振组件,所述限位环12套设在主体1的顶端,所述连接环11和支撑环13均套设在主体1上,所述连接环11设置在限位环12和支撑环13之间,所述把手2的一端与连接环11的靠近内燃机4的一侧铰接,所述压缩缸15的顶端套设在活塞14上,所述压缩缸15竖向设置,所述压缩缸15固定在主体1的一侧,所述把手2的中端通过转动杆16与活塞14的顶端铰接,所述减振组件和冷却机构一一对应;

主体1的跳动带动连接环11跳动,连接环11通过减振组件实现减振的功能,通过固定环和支撑环13避免连接环11与主体1脱落,当使用者握住把手2时,主体1的跳动使把手2通过转动杆16挤压活塞14,使活塞14挤压压缩缸15内的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弹性降低把手2的横向推动力,实现减振。

如图4-5所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扇叶17、出气口18、进气口19、转轴20、轴承21、从动锥齿轮22、驱动锥齿轮23、连接杆24和连接组件,所述进气口19设置在主体1底端的一侧,所述出气口18设置在主体1的顶端,所述主体1的顶端套设在转轴20上,所述转轴20竖向设置,所述扇叶17通过轴承21套设在转轴20的底端,所述扇叶17设置在主体1内,所述从动锥齿轮22套设在转轴20的远离扇叶17的一端,所述从动锥齿轮22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驱动锥齿轮23与从动锥齿轮22啮合,所述驱动锥齿轮23套设在连接杆24的一端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连接杆24上。

通过连接组件使连接杆24转动,从而使驱动锥齿轮23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22转动,从而使转轴20转动,通过轴承21带动扇叶17转动,产生向上的气流,从而使主体1内的热量通过出气口18排出,主体1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口19进入主体1内,实现冷却的功能。

如图6所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箱25、固定块26、缓冲杆27、缓冲块28、连接孔29、两个缓冲单元和两个拉伸单元,所述缓冲箱25的顶端套设在夯柱10上,所述夯板3固定在缓冲箱25的下方,所述固定块26固定在夯柱10的底端,两个拉伸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块26的两侧,所述缓冲杆27的顶端固定在固定块26的下方,所述缓冲块28固定在缓冲箱25的内壁上,所述缓冲块28设置在缓冲杆27的下方,所述连接孔29设置在缓冲块28上,所述连接孔29与缓冲杆27同轴设置,两个缓冲单元分别设置在连接孔29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缓冲块28内,当夯柱10向下移动时,带动固定块26向下移动,从而使缓冲杆27向下移动,使缓冲杆27移动至缓冲块28上的连接孔29内,通过缓冲单元降低缓冲杆27的冲击力,还通过拉伸单元进一步实现缓冲的功能。

如图7所示,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开口30、弹性块31和移动块32,所述开口30设置在连接孔29的一侧,所述开口30套设在移动块32上,所述移动块32的远离连接孔29的一端通过弹性块31与开口30的远离连接孔29的内部连接,当缓冲杆27移动至连接孔29内时,缓冲杆27挤压移动块32向远离连接孔29方向移动,使移动块32挤压弹性块31,通过弹性块31的弹性作用降低缓冲杆27的冲击力来减小振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减振效果,所述拉伸单元包括弹性线33和第一定滑轮34,所述第一定滑轮34固定在缓冲箱25内的顶部,所述弹性线33的一端固定在缓冲箱25内的底部,所述弹性线33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34固定在固定块26的上方,当缓冲杆27向下移动时,带动弹性线33拉伸,通过弹性线33的弹力降低缓冲杆27的冲击力,实现了减振的功能。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缓冲杆27无法实现减振,所述移动块32的靠近连接孔29的一端和缓冲杆27的靠近连接孔29的一端均设有半球块35,所述半球块35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半球块35的半圆截面直径所在的边朝远离连接孔29设置,通过球面的接触可以使移动块32得到轴向推力,避免移动块32无法轴向移动而导致缓冲杆27缓冲失败。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把手2的振动,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光杆36和减振弹簧37,所述光杆3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限位环12的下方和支撑环13的上方,所述光杆36竖向设置,所述连接环11和减振弹簧37均套设在套杆上,所述连接环11的下方通过减振弹簧37与支撑环13的上方连接,当主体1带动连接环11跳动时,通过减振弹簧37的弹性作用使连接环11减小振动幅度,从而减小了把手2的振动感。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光杆36与连接环11的摩擦力,所述光杆36上涂有润滑油,润滑油具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小光杆36与连接环11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环11移动的顺畅性。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扇叶17转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38、滚筒39、扭转弹簧40、第二定滑轮41和支撑块42,所述支撑块42和第二定滑轮41均固定在主体1的顶端,所述支撑块42套设在连接杆24的远离驱动锥齿轮23的一端上,所述滚筒39和扭转弹簧40均套设在连接杆24上,所述滚筒39的靠近支撑块42的一侧通过扭转弹簧40与支撑块42连接,所述连接线38的一端固定在连接环11的上方,所述连接线38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41固定在滚筒39的外周,所述连接线38卷绕在滚筒39上,当连接环11向下移动时,连接环11拉紧连接线38,从而使滚筒39转动,通过滚筒39的转动带动连接杆24转动,当连接环11向上移动时,连接线38松开,滚筒39通过扭转弹簧40转动,使滚筒39拉紧连接线38,从而使连接杆24反向转动,实现了驱动连接杆24转动的功能。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热气回流,所述轴承21为单向轴承,单向轴承是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的一种轴承,可以使扇叶17朝一个方向旋转,避免连接杆24带动扇叶17双向转动使热气回流。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压缩缸15内设有氮气,氮气是惰性气体,稳定性比较高,不会受外界影响,而且是非易燃易爆气体,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该设备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与现有的减振机构相比,该减振机构机构巧妙,实用性更好,不仅如此,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与现有的冷却机构相比,该冷却机构通过设备自身的跳动产生驱动力,更加环保。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