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87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矿场上的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它有保护套I、锥孔板2、刺锥孔3、刺锥4、支撑弹簧5、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基板7组成,采用该装置能及时发现并扎破盗油机动车辆的轮胎,便于抓获盗油车辆和盗油分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技术是在油井大罐旁不设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不法分子驾驶机动车辆盗油的现象时常发生,给油井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将该装置设在油井储油大罐旁边,采用该装置能及时发现盗窃原油的机动车辆,并扎破盗油机动车辆的轮胎,便于抓获盗油车辆和盗油分子。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该装置有保护套I、锥孔板2、刺锥孔3、刺锥4、支撑弹簧5、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基板7组成,其特征是在锥孔板2和基板7之间设置支撑弹簧5,在基板7上设置刺锥4,在锥孔板上设置刺锥孔3,其作用是当机动车辆的轮胎压在锥孔板上时,支撑弹簧被压缩,刺锥穿过刺锥孔和保护套直接刺向轮胎,从而将轮胎刺破,当行人和轻型车辆路过时,由于弹簧的支撑作用,刺锥不至于将人刺伤,从而保护了巡井人员和非机动车辆的安全,在弹簧的底部设置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其作用是当锥孔板上所受的压力超过设定数值时,数控报警器会发出报警信号,通知警方及时发现并抓捕盗油分子。采用该装置能及时发现并扎破盗油机动车辆的轮胎,便于抓获盗油车辆和盗油分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现场试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装置能及时发现并扎破盗油机动车辆的轮胎,便于抓获盗油车辆和盗油分子。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是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的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保护套,2.锥孔板,3.刺锥孔,4.刺锥,5.支撑弹簧,6.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7.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有保护套I、锥孔板2、刺锥孔3、刺锥4、支撑弹簧5、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基板7组成,其特征是在锥孔板2和基板7之间设置支撑弹簧5,在基板7上设置刺锥4,在锥孔板上设置刺锥孔3,其作用是当机动车辆的轮胎压在锥孔板上时,支撑弹簧被压缩,刺锥穿过刺锥孔和保护套直接刺向轮胎,从而将轮胎刺破,当行人和轻型车辆路过时,由于弹簧的支撑作用,刺锥不至于将人刺伤,从而保护了巡井人员和非机动车辆的安全,在弹簧的底部设置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其作用是当锥孔板上所受的压力超过设定数值时,数控报警器会发出报警信号,通知警方及时发现并抓捕盗油分子。采用该装置能及时发现并扎破盗油机动车辆的轮胎,便于抓获盗油车辆和盗油分子。
权利要求1. 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有保护套I、锥孔板2、刺锥孔3、刺锥4、支撑弹簧5、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基板7组成,其特征是在锥孔板2和基板7之间设置支撑弹簧5,在基板7上设置刺锥4,在锥孔板上设置刺锥孔3,在弹簧的底部设置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
专利摘要一种隐蔽式井场盗油机动车辆破胎装置,有保护套1、锥孔板2、刺锥孔3、刺锥4、支撑弹簧5、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基板7组成,其特征是在锥孔板2和基板7之间设置支撑弹簧5,在基板7上设置刺锥4,在锥孔板上设置刺锥孔3,在弹簧的底部设置压力感应数控报警装置6。采用该装置能及时发现并扎破盗油机动车辆的轮胎,便于抓获盗油车辆和盗油分子。
文档编号E01F13/12GK202730685SQ2012204456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田菽阳, 田曙光, 张会渤 申请人:董宝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