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11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特别涉及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结构包括杆体和位于杆体两侧的支脚,支脚一般采用粗钢筋弯折而成,阵列于杆体两侧。

这种支脚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仅为钢筋能够抵触于地面的面积,由于杆体长度很长,金属材质又很容易发生形变,故在安装伸缩缝的过程中,支脚不易贴合在地面上,影响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其具有能够使支脚尽量贴合在地面上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杆体、连接于两杆体之间的弹性体,所述杆体两侧设置若干支脚,所述杆体上设置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设置为若干弧形杆件,所述杆件的两端分别固连于杆体相互背离的面上、面向地面的一侧,所述杆件朝向地面一侧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列于支脚两侧的若干撑杆,所述撑杆背离支脚一端设置抵触于地面的托板,所述托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第一杆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伸缩缝的过程中,支脚落于地面上时,托板与地面接触,相较于支脚与地面接触的情况,增大了与地面之间的连接面积;撑杆提高了支脚与托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在受力过程中托板与支脚相互脱离的可能性。托板低于杆体高度的设置能够在安装时仅由托板与地面接触,给予弹性体足够的形变空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脚包括背离地面一侧的直杆、面向地面一侧的弯杆,所述直杆与弯杆之间通过弧形段相连,所述直杆、弯杆、弧形段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支脚受力时,所受的力通过支脚传递至地面上,由于直杆、弯杆和弧形段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故力在传导过程中能够快速被传导至地面处,减小在传力过程中支脚受力变形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组件中的撑杆自弧形段靠近地面一端起,向弯杆靠近杆体一侧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杆数量越多,托板与支脚之间的连接强度越高,在受力过程中不易发生损坏,同时,撑杆数量变多后,相对应的托板所需要与撑杆相连的面积也需变大,即托板与地面之间的连接面积变大,稳固性更可靠。

进一步设置:所述弯杆靠近弧形段一端的竖直高度低于弧形段靠近杆体一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缝被放置在地面上时,由弯杆背离杆体的两端与地面接触,弯杆靠近杆体的一端和杆体则与地面之间悬空设置,以便给弹性体提供充足的形变空间。

进一步设置:相邻撑杆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撑杆与托板之间为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杆与托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结构,能够可靠支撑支脚。

进一步设置:相邻支脚之间通过加固组件连接,所述加固组件设置为连接在相邻两块托板上的第一加固杆、连接于相邻两根支脚之间的第二加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过程中受到外力时,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将相邻两个支脚之间的距离限定,减小相邻两支脚之间由于受力而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使每个支脚之间尽量保持平行,对杆体的每段提供均匀的支撑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均包括弹簧和位于弹簧两端的连接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能够缓冲外力,在受到外力时,金属发生轻微形变的情况下,弹簧能够辅助复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相邻两支脚之间设置相互交叉的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一端与支脚背离地面一侧相连,另一端与相邻的支脚处的托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力杆能够提高相邻两个支脚之间的连接强度,若杆体上任一处的支脚受损发生掉落的情况,受力杆能够将其固定,减小该支脚脱落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增大地面与支脚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稳固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部件受损脱落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伸缩缝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支脚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用于体现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杆体;2、弹性体;3、支脚;31、直杆;32、弯杆;33、加固组件;34、弹簧;35、连接段;36、弧形段;4、连接片;5、支撑组件;51、撑杆;52、托板;6、受力杆;7、侧片;8、顶片;9、焊接部;91、承焊面;92、连接层;93、细长状零件;94、连接针;95、金属丝;10、加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杆体1,在两条杆体1相对的面上开设开口,两个开口通过弹性体2连接,弹性体2为“V”形,弹性体2的两端分别卡嵌于两条杆体1的开口中,弹性体2采用橡胶制成。

如图1所示,在杆体1背离弹性体2的一侧设置支脚3,支脚3采用圆柱形钢条弯折而成,其一端焊接固连于杆体1背离弹性体2一侧的侧边上,另一端焊接于杆体1面向地面的底部。为了提高杆体1与外界的连接强度,在杆体1面向地面一侧设置加固带10,加固带10向杆体1背离弹性体2一侧引出。后期浇筑混凝土时,加固带10即被浇筑没在混凝土中。

如图1和2所示,支脚3与杆体1侧面相连处为直杆31,支脚3中与杆体1底面相连处为弯杆32,直杆31背离杆体1的一端、弯杆32背离杆体1的一端通过弧形段36相连,使整个支脚3呈“U”状。

如图1和2所示,在支脚3的弯杆32上设置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固连于往岸上的撑杆51,撑杆51一端与弯杆32固连,另一端连接有托板52,托板52为水平设置,撑杆51与托板52之间倾斜设置,即弯杆32两侧的撑杆51与托板52形成等腰三角形。

如图1和2所示,在相邻两个支脚3之间还设置有加固组件33,加固组件33包括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均包括弹簧34、位于弹簧34端的连接段35,两段连接段35、弹簧34为同轴设置;其中,第一加固杆的两端的连接段35分别连接于相邻两块托片上;第二加固杆的两端的连接段35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支脚3的直杆31上。

如图1和2所示,在相邻两个支脚3之间还设置有受力杆6,每两个相邻支脚3之间的受力杆6共有两根,且交叉设置,其中一根受力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支脚3的直杆31、另一个支脚3的托片上;另一根受力杆6与该受力杆6交叉后,两根受力杆6以相邻两支脚3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如图1和3所示,在杆体1背离地面一侧设置连接片4,连接片4包括位于杆体1两侧的侧片7和位于侧片7背离地面一端的顶片8,顶片8连接于两个侧片7上。

如图1和3所示,侧片7面向地面一端与支脚3焊接;侧片7背离地面一端以顶片8焊接,即一处连接片4处设置有四处焊接部9。

如图1和3所示,焊接部9包括与焊药相接触的承焊面91,承焊面91与伸缩缝的各部件之间通过连接层92相连,连接层92为若干细长状零件93,细长状零件93的两端分别与承焊面91、伸缩缝部件相连。

如图1和3所示,细长状零件93采用连接针94,连接针94垂直于承焊面91上。

为了减少在焊接过程中,焊药将连接针94也焊住的情况发生,两块相互靠近的焊接部9中,其中一块的长度长于另一块的长度,如此在焊接时,焊药抵触在两者的承焊面91的相贴的缝隙处,即便有熔化的金属液落下,也大多数落在长度较长的一块承焊面91上。

实施例2: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针94每两根为一组,两根连接针94相互交错并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垂直于承焊面91。相邻的两组连接针94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呈角度设置。

实施例3:一种异型钢单缝伸缩装置,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细长状零件93为波浪状金属丝95,金属丝95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承焊面91。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