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锁螺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48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锁螺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自动工具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自动锁螺丝机。
背景技术
人工执行锁螺丝工作时,需一手持螺丝附合于工件预锁合的位置,另一手持起子施力下压同时旋转起子直至锁紧为止。而且随着螺丝逐渐深入工件中,施予起子的扭力需愈增加。人工执行锁螺丝是相当耗时且费力的,而且不容易均等的控制每一颗螺丝的紧度,因此不适合大量或需快速锁螺丝的工作。
为提升锁螺丝的作业效率,业者研发自动锁螺丝机。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161428号,该案以微动开关的按压控制使气压由进气孔进入机体内而推动活动转轴及起子前进同时转动起子以达自动锁螺丝的目的,而放开微动开关时,电磁阀立刻切换进气孔转换成排气孔,使气缸内的气体由进气管排出,此时活动转轴受弹簧力归回原位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可有效使起子头产生自动前进及退回的动作。
就上列专利所提出的技术而言,其对于螺丝进料缺乏适当的控制,致容易发生卡钉问题。除此之外,一进料于锁螺丝机端部待命位置的螺丝,容易在对准工件时被向内推而缩回锁螺丝机内部,这对于瞄准工件待锁合位置是相当不利的,更可能在螺丝缩回机体内部的同时,使锁螺丝机端部撞击工件,造成工件表面损伤。再者,上列专利并未提及起子头可被更换的技术。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锁螺丝机,以达到使每一个螺丝的锁紧度相当,适合应用于需大量且快速锁螺丝的场合,且可避免端罩撞击待钉合物件,可避免螺丝与起子头互卡,利于操作者能准确地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以及使起子头能配应螺丝应用的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锁螺丝机,其与一控制一高压气源以及一螺丝整列机的中控系统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外壳;一位于该机体外壳内部的动力元件;一传动轴连接在该动力元件的动力输出端;
一连动杆,其第一端旋向连动而轴向自由地与上述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一起子头,连接在上述连动杆的第二端;一活塞组,穿合在该连动杆外,且具轴向连动而旋向自由地与该连动杆相连接;一弹簧,其弹力端抵接在该活塞组的端部;一进/排气阀,位于该机体外壳相对该活塞组的位置,并与用于向上述机体外壳内输入高压气体并使上述活塞组向压缩上述弹簧方向移动的上述高压气源相连接;一螺丝进料管,位于该机体外壳的开放部位,并与上述螺丝整列机相连接;一微动开关,位于该机体外壳外部,与上述中控系统电性连接;一螺丝束夹,包括两个夹块,其可活动地连接在该机体外壳开放端的二壁沟中;一螺丝挡件,可活动地位于上述机体外壳开放部位的一壁沟中,并相对于上述螺丝束夹开放部位的端部朝向该机体外壳的中心方向。
根据上述,该微动开关具有一控制扳机。
根据上述,上述连动杆与上述起子头连接的第二端具有一可供起子头定位、脱离的起子定位组件。
根据上述,上述起子定位组件包括一填置在上述连动杆第二端杆壁上的圆珠,以及一包覆在圆珠所在部位杆壁外的圆珠固定环;穿于该连动杆的起子头端部具有一环槽。
根据上述,该螺丝束夹的每一夹块中部具有一固定在上述壁沟上而使二夹块可产生杠杆动作的销。
根据上述,该二夹块的第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产生弹力使第一端产生一向外的力,并使相对的第二端产生相对内合力量的弹簧。
根据上述,上述二夹块的第二端的相对面各具有一半弧状的夹合部。
根据上述,上述螺丝挡件中部具有一固定在上述壁沟上并使其可产生杠杆动作的销。
根据上述,该螺丝挡件的第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产生弹力使第一端产生一向外的力,并使相对的第二端朝向该机体外壳中心方向的弹簧。
根据上述,该机体外壳具有一外轴管,其轴向连接有一汽缸,该汽缸具有一螺纹连接的端罩。
本实用新型进步效果本实用新型达成的功效之一,系本实用新型自动锁螺丝机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可使起子头产生自动前进及退回的动作,前进的动作同时施予一输送至机体外壳内部的螺丝轴向推力及旋向转力,因此操作者可非常省力又迅速地将螺丝锁入待钉合物件中,而且每一个螺丝的锁紧度相当,因此本实用新型自动锁螺锁机非常适合应用于需大量且快速锁螺丝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达成的功效之二,在锁紧螺丝的过程中,该起子头的端部是凸伸出该端罩外,因此使端罩的开放端与待钉合物件保持一预定距离,可避免端罩撞击待钉合物件而使其表面受损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达成的功效之三,本实用新型与自动锁螺丝机电性连接的中控系统只有在活塞组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带动起子头复归回一原始位置时,才控制该螺丝整列机输送一颗螺丝至上述待命位置,因此可避免螺丝与起子头互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达成的功效之四,当一螺丝处于端罩内的待命位置时,该螺丝被螺丝钉束夹夹住,同时又被螺丝挡件挡止,操作者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时,螺丝不会缩入端罩内,以利于操作者能准确地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
本实用新型达成的功效之五,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个可以更换起子头的技术方案,以便使起子头能配应螺丝应用。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于静止状态时的组合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于动作状态时的组合剖面图。
图5图3中5-5剖面。
图6图4中6-6剖面。
图7本实用新型局部组合剖面图,表示起子可被卸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包含一传动室10,该传动室10内部具有可输出转旋动力的动力元件11,外部设一微动开关13,该微动开关13受一扳机14控制。
一传动轴12连接于该动力元件11的动力输出端111。
轴向连接于该传动室10一端的机体外壳20,该机体外壳20由一外轴管21轴向连接一汽缸22,并于连接处外部设一外护套23;该汽缸22更螺接一端罩26。该外轴管21内部提供上述传动轴12以及动力元件11的动力输出端111的容伸空间;该汽缸22通过一进/排气阀24与一高压气源管路25连接,提供压力空气注入该汽缸22内,或将汽缸22内的空气排出。该端罩26连接一螺丝进料管27,螺丝整列机可通过该螺丝进料管27每次进料一螺丝入该端罩26内。
一活塞组30及一弹簧31,组装于上述汽缸22内部,且该弹簧31的弹力端作用于该活塞组30的端部。当压力空气注入该汽缸22内时,可将活塞组30往压缩该弹簧31的方向推动;反之,当压力空气释除,该弹簧31释能推动该活塞组30往原始位置复位。
一连动杆32,穿合于该活塞组30内,并与该活塞组30构成轴向连动但旋向自由的关系。该连动杆32的第一端321与上述传动轴12连接,构成轴向自由但旋向连动的关系;该连动杆32的第二端322设一起子定位组件33,供一起子头34的定位端341穿设定位或脱离。该起子定位组件33包含一填设于第二端322杆壁上的圆珠331,以及一包覆于圆珠331所在部位杆壁外的圆珠固定环332,该起子头34的定位端341设一环槽342。当起子头34插置定位于该连动杆32内,该圆珠331的部份珠身卡入该环槽342中,该起子头34即无脱离之虞。
一螺丝束夹40,系两个夹块41以相对位置设于上述端罩26近开放端部位预设的二壁沟261中,每一夹块41约中央位置以一销42固定于壁沟261,使二夹块41受一力的作用时可产生杠杆动作,该二夹块41的第一端411各受一埋设于端罩26内的弹簧43的弹力作用,使第一端411受一向外的力,而使相对的第二端412产生相对内合的力量。且第二端412的相对面各设一半弧状的夹合部413。当一个螺丝49(如图3)经由上述螺丝进料管27藉由高压气源输送至端罩26内时,因高压空气带动的缘故会自动往端罩26的开放端窜移,螺丝49的头端被上述夹合部413夹住,而螺丝49尾端则凸伸出端罩26外,处于一待命位置,如图3。
一螺丝挡件50,设于上述端罩26近开放端部位预设的一壁沟262,中(如图3),其中央位置以一销51固定于壁沟262,使其受一力的作用时可产生杠杆动作。该螺丝挡件50的第一端501受一埋设于端罩26内的弹簧52的弹力作用,使第一端501受一向外的力,而使相对的第二端502摆向端罩26的中心方向,并挡止于上述处于待命位置的螺丝49的顶端。
上述动力元件11、微动开关13、与高压气源管路25连接的高压气源,以及与螺丝进料管27连接的螺丝整列机均电性连接至一中控系统(图未示)。当扳机14被按下而触动该微动开关13,该微动开关13向中控系统送出一启动讯号,该中控系统进一步控制该高压气源启动输送一压力气体至上述汽缸22内。
当扳机14被释放关闭该微动开关13时,该中控系统于启动讯号结束后,进一步控制该螺丝整列机(图未示)通过高压气源输送一颗螺丝49至上述待命位置。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述构造的组合剖面图,图中表示该扳机14未被按下,该微动开关13未被触动。上述活塞组30受弹簧31的弹力作用而归于原始位置,起子头34内缩于该端罩26中。上述中控系统控制螺丝整列机通过高压气源输送一颗螺丝49至上述待命位置。螺丝49的头端被二夹块41的夹合部413夹住,因此无往下掉落之虞。该螺丝挡件50的第二端502挡止在螺丝49的头部顶端。当操作者以螺丝49对准待钉合物件90时,因该螺丝49被该螺丝挡件50挡止,所以该螺丝49不会内缩入端罩26中,操作者可准确的将螺丝49对准待钉合位置。
如图4、图6,图中表示该扳机14被按下,该微动开关13被触动。该微动开关13向中控系统送出一启动讯号,上述汽缸22的进/排气阀24调整为进气状态,该中控系统进一步控制该高压气源启动输送一压力气体至上述汽缸22内。该活塞组30受该压力气体的作用而往压缩该弹簧31的方向移动,同一时间,该动力元件11驱动该传动轴12以及连动杆32转动,因此,该起子头34旋转同时朝向待命位置的螺丝49方向移动,施予螺丝49一轴向推力,且因起子头34的穿入迫使二夹块41的第二端412相对外扩而释放螺丝49,该起子头34结合于螺丝49头端并带动螺丝49转动,使螺丝49锁合入待钉合物件90中,当锁持扭力达到设定的扭力时(亦即螺丝达到预期的锁紧度时),该动力元件11即停止传动。在锁紧螺丝49的过程中,该起子头34的端部是凸伸出该端罩26外,因此使端罩26的开放端与待钉合物件90保持一预定距离,可避免端罩26撞击待钉合物件90而使其表面受损的问题发生。
当操作者从图4所表示的样态中释放该扳机14及微动开关13时,中控系统命令高压气体停止输送,动力元件11停止输出旋转动能,上述汽缸22的进/排气阀24随即改变为排气状态,活塞组30受弹簧31的弹力作用带动起子头34复归回原始位置,仅于此时,上述中控系统才会控制该螺丝整列机输送一颗螺丝49至上述待命位置。这是一个循序、规则而迅速的控制动作,但可避免螺丝49与起子头34互卡的情形。
如图7,本实用新型起子头34是可以更换的。因端罩26与汽缸22以螺纹锁合,所以端罩26是可被卸下的,而卸下端罩26即可见该起子头34,进而拔取原起子头34并换装新的起子头34。而在拔取或换装起子头34时,该起子定位组件33中的圆珠331将受起子头34定位端341的推挤而向外移动。当起子头34的定位端341穿定入连动杆32,以其环槽342对应该圆珠331时,该圆珠331受该圆环固定环332的收束推力而向环槽342方向移动,并以部份珠面卡入环槽342中,将起子头34固定。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自动锁螺丝机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可使起子头34产生自动前进及退回的动作,前进的动作同时施予螺丝49轴向推力及旋向转力,因此操作者可非常省力又迅速地将螺丝49锁入待接钉合物件90中,而且每一个螺丝49的锁紧度可依需求设定,因此本实用新型自动锁螺锁机非常适合应用于需大量且快速锁螺丝49的场合。而在锁紧螺丝49的过程中,该起子头34的端部是凸伸出该端罩26外,因此使端罩26的开放端与待钉合物件90保持一预定距离,可避免端罩26撞击待钉合物件90而使其表面受损的问题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与自动锁螺丝机电性连接的中控系统只有在活塞组30受弹簧31的弹力作用带动起子头34复归回原始位置时,才控制该螺丝整列机输送一颗螺丝49至上述待命位置,因此可避免螺丝49与起子头34互卡的问题。再者,当螺丝49处于端罩26内的待命位置时,该螺丝49被螺丝钉束夹40夹住,又被螺丝挡件50挡止,操作者将螺丝49对准待钉合位置时,螺丝49不会缩入端罩26内,以利于操作者能准确地将螺丝49对准待钉合位置。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个可以更换起子头的技术方案,以便使起子头能配应螺丝应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锁螺丝机,其与一控制一高压气源以及一螺丝整列机的中控系统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外壳(20);一位于该机体外壳(20)内部的动力元件(11);一传动轴(12)连接在该动力元件(11)的动力输出端(111);一连动杆(32),其第一端(321)旋向连动而轴向自由地与上述传动轴(1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一起子头(34),连接在上述连动杆(32)的第二端(322);一活塞组(30),穿合在该连动杆(32)外,且具轴向连动而旋向自由地与该连动杆(32)相连接;一弹簧(31),其弹力端抵接在该活塞组(30)的端部;一进/排气阀(24),位于该机体外壳(20)相对该活塞组(30)的位置,并与用于向上述机体外壳(20)内输入高压气体并使上述活塞组(30)向压缩上述弹簧(31)方向移动的上述高压气源相连接;一螺丝进料管(27),位于该机体外壳(20)的开放部位,并与上述螺丝整列机相连接;一微动开关(13),位于该机体外壳(20)外部,与上述中控系统电性连接;一螺丝束夹(40),包括两个夹块(41),其可活动地连接在该机体外壳(20)开放端的二壁沟(261)中;一螺丝挡件(50),可活动地位于上述机体外壳开放部位的一壁沟(262)中,并相对于上述螺丝束夹(40)开放部位的端部朝向该机体外壳(20)的中心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该微动开关(13)具有一控制扳机(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连动杆(32)与上述起子头(34)连接的第二端(322)具有一可供起子头(34)定位、脱离的起子定位组件(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起子定位组件(33)包括一填置在上述连动杆(32)第二端(322)杆壁上的圆珠(331),以及一包覆在圆珠(331)所在部位杆壁外的圆珠固定环(332);穿于该连动杆(32)的起子头(34)端部具有一环槽(3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该螺丝束夹(40)的每一夹块(41)中部具有一固定在上述壁沟(261)上而使二夹块(41)可产生杠杆动作的销(4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该二夹块(41)的第一端(411)连接有一用于产生弹力使第一端(411)产生一向外的力,并使相对的第二端(412)产生相对内合力量的弹簧(4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二夹块(41)的第二端(412)的相对面各具有一半弧状的夹合部(4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螺丝挡件(50)中部具有一固定在上述壁沟(262)上并使其可产生杠杆动作的销(5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该螺丝挡件(50)的第一端(501)连接有一用于产生弹力使第一端(501)产生一向外的力,并使相对的第二端(502)朝向该机体外壳中心方向的弹簧(5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该机体外壳(20)具有一外轴管(21),其轴向连接有一汽缸(22),该汽缸(22)具有一螺纹连接的端罩(26)。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锁螺丝机,其内部以一活塞组配合高压气源控制一起子头轴向往复移动,以一动力源配合一连动杆控制起子头转动;当起子头受控制而内缩于机壳内部时,该高压气源配合螺丝整列机及螺丝进料管输送一颗螺丝至该自动锁螺丝机的端部,同时该螺丝将被一螺丝束夹夹住,亦同时被一螺丝挡件由头部挡止;上述起子头向螺丝方向移动并带动螺丝旋转即可将螺丝锁入待锁合物件中。从而,使每一个螺丝的锁紧度相当,适合应用于需大量且快速锁螺丝的场合,且可避免端罩撞击待钉合物件,可避免螺丝与起子头互卡,利于操作者能准确地将螺丝对准待钉合位置,以及使起子头能配应螺丝应用的实用目的。
文档编号B25B23/04GK2858194SQ20052013353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8日
发明者林志一 申请人:政茂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