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08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打孔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治具,特别是一种用于PC、MYLAR、铜箔、铝箔、保护膜等 薄材料打孔的打孔治具,属于冲压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PC、MYLAR、铜箔、铝箔、保护膜等薄材料上的孔的加工通常采用打孔治具,常 用的打孔治具模切后的去废料过程,一般为使用手工捣孔去废,有如下缺陷1.产能低,产出数量受操作员熟练度影响大。2.受操作员熟练度影响大,易出现破坏产品本体或漏捣孔等不良状况。3.作业过程无法标准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可标准化作业,产能高 的打孔治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孔治具,包含上模、下模、 模切固定板、导向轴、弹簧;所述导向轴设置在下模的四个角;所述模切固定板与上模依次 串在导向轴上;所述上模与模切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下模设置有容纳废料的空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治具,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一模切固定板,从而可以方便 准确的模切孔,同时,下模上设置了可容纳废料的空腔,可以方便的模切孔,同时废料直接 掉入下模上的可容纳废料的空腔内;可以实现标准化作业,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治具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治具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其中1、上模;2、下模;3、模切固定板;4、导向轴;5、弹簧;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附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孔治具,包含上模1、下模2、模切固定板3、 导向轴4、弹簧5 ;所述导向轴4设置在下模2的四个角;所述模切固定板3与上模1依次串 在导向轴4上;所述上模1与模切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弹簧5 ;所述下模2设置有容纳废料 的空腔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18]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治具,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一模切固定板,从而可以方便 准确的模切孔,同时,下模上设置了可容纳废料的空腔,可以方便的模切孔,同时废料直接 掉入下模上的可容纳废料的空腔内;可以实现标准化作业,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任何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的 移动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打孔治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上模、下模、模切固定板、导向轴、弹簧;所述导向轴设置在下模的四个角;所述模切固定板与上模依次串在导向轴上;所述上模与模切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置有容纳废料的空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治具,包含上模、下模、模切固定板、导向轴、弹簧;所述导向轴设置在下模的四个角;所述模切固定板与上模依次串在导向轴上;所述上模与模切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下模设置有容纳废料的空腔;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治具,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一模切固定板,从而可以方便准确的模切孔,同时,下模上设置了可容纳废料的空腔,可以方便的模切孔,同时废料直接掉入下模上的可容纳废料的空腔内;可以实现标准化作业,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文档编号B26F1/14GK201736281SQ2010202135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日
发明者赵阳 申请人:苏州佳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