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联轴器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12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联轴器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半联轴器拆卸装置,所有使用联轴器的机械设备上。凡是有机器的地方,检修时需要拆卸半联轴器时,都可以使用这种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在机器设备上联轴器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为保证将扭矩从这ー轴端传递到另一轴端,必须使用联轴器。为了保证在传递扭矩时,联轴器与轴端不至于松动,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盈配合,即将半联轴器加热膨胀后再装到轴端上。遇冷收缩后,半联轴器就与轴端紧紧配合在一起。当发生机械故障,需要拆下半联轴器时就很困难了。万向联轴器、 齿轮联轴器、柱销联轴器等各种形式的联轴器一半装在一个轴端上,另一半装在另ー个轴端上(见附图1),于是一台机器的动カ输出轴端就与另一台机器的输入轴端联接起来。在设备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时,往往需要拆下半联轴器。而半联轴器与轴端的装配性质是过盈配合,装配时往往是加热后热装的,所以拆卸时是相当费カ的。传统的拆卸方式是使用皮带轮捋子或千斤顶。利用螺纹旋转产生的静压カ或利用液压油产生的静压カ将半联轴器压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卸、作业效率高、灵活方便的半联轴器拆卸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半联轴器拆卸装置,其结构特点是由横梁、螺栓、前螺母、后螺母、摆锤、拉杆组成,所述的螺栓设置在横梁中,螺栓的位置与半联轴器的柱销孔相对应,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横梁通过前螺母、后螺母相连,所述拉杆的后端设置有拉杆后座,所述摆锤套在拉杆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摆锤上设置有手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栓的数目为6个。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结构简単,是ー种利用冲击惯性力拆卸半联轴器的装置。可以将配合较紧的不好拆卸的半联轴器拆下来。而且,加大摆锤的重量并加长拉杆的长度,可以获得更大的惯性力。解决了半联轴器难于拆卸的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不需要焊接专门的龙门架来安放千斤项。操作方便,只要加大摆锤重量就可获得更大动力。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横梁I、螺栓2、前螺母3、后螺母4、摆锤5、拉杆6、手柄7、半联轴器8、拉杆后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半联轴器拆卸装置由横梁I、螺栓2、前螺母3、后螺母4、摆锤5、拉杆6、手柄7、拉杆后座9组成。横梁I上开槽,由设置在槽中的螺栓2与要拆卸的半联轴器8联接,拉杆6的前端由前螺母3、后螺母4将拉杆6与横梁I联接起来,拉杆6的后端加大直径形成拉杆后座9,摆锤5套在拉杆6上可以滑动。摆锤5上安装有手柄7。当摆锤5较大时,可用行车或其它起重工具悬吊摆锤5,摆锤5摆动撞击拉杆6未端的拉杆后座9时,其惯性カ将半联轴器8拉出来。当摆锤5较小时,可用人工手持摆锤5,摆锤5在拉杆6上滑动,手握手柄7,推动 摆锤5,摆锤5撞向拉杆6未端的拉杆后座9,靠摆锤5的惯性冲击,即可将半联轴器8拆下来。当半联轴器8较大或更难拆卸时,加长拉杆6的长度,加大摆锤5的重量,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冲击力,摆锤5太大时,可用行车或其它工具悬吊摆锤5,再用人工推动摆锤5使其摆动,即可获得更大的惯性力。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横梁I经机械加工,在宽度中部加工出长槽,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半联轴器8。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半联轴器拆卸装置,其特征是由横梁、螺栓、前螺母、后螺母、摆锤、拉杆组成,所述的螺栓设置在横梁中,螺栓的位置与半联轴器的柱销孔相对应,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横梁通过前螺母、后螺母相连,所述拉杆的后端设置有拉杆后座,所述摆锤套在拉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联轴器拆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摆锤上设置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联轴器拆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栓的数目为6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联轴器拆卸装置,所有使用联轴器的机械设备上。凡是有机器的地方,检修时需要拆卸半联轴器时,都可以使用这种专用工具。该半联轴器拆卸装置,由横梁、螺栓、前螺母、后螺母、摆锤、拉杆组成,螺栓设置在横梁中,螺栓的位置与半联轴器的柱销孔相对应,拉杆的一端与横梁通过前螺母、后螺母相连,拉杆的后端设置有拉杆后座,摆锤套在拉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卸、作业效率高、灵活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B25B27/02GK202592303SQ20122016193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丁仁华, 徐继生, 梁勇, 张文其, 孙伍铨 申请人: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