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731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包括:一握柄,其一端设置有二凸耳,该二凸耳间形成一容置槽,该握柄周侧近容置槽设有一侧向孔,另于该容置槽槽底设有一与该侧向孔相通的连通孔;一驱动头,其一端设有一容纳于该容置槽的连接部,另以一转轴穿枢该二凸耳与该连接部,该连接部周侧环设有数个齿纹;一顶掣组,其设置于该连通孔内,该顶掣组包括有一弹簧与一动作件,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抵连通孔与该动作件,该动作件一端设置有一顶掣于该齿纹间的抵齿,而该动作件对应该侧向孔设有一斜槽;以及一操作钮,其滑设于该侧向孔,且该操作钮一端设有一推抵该斜槽槽壁的推抵部。本实用新型组装简易,在调整驱动头相对握柄转动角度相当简便。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与手工具有关,特别是指该项手工具具有可控制调整驱动头相对握 持柄杆转动,并固定呈一特定角度。 转动工具顶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扳手可用于锁紧或松脱工件,广泛的使用于各种场所例如组装工厂、机械工 厂、车辆修配场或居家修缮场所。但是现有扳手常因为在螺锁或松脱工件时,受到握柄容易 受到障碍物阻挡或是不易将扳手的驱动头部套固于工件等总总限制,在使用上相当困扰。
[0003]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业者开发了相当多的产品并应用于市场上,例如中国台湾第 1280906号发明专利『旋转扳手结构』,该扳手包括本体及工作头;该本体一端具有握柄部, 本体另端具有容置槽而形成二相对耳部,且容置槽朝向握柄部具有长条状开槽,而工作头 周缘分别借由连接件与各耳部连接,提供工作头得以旋绕作多重角度的操作。
[0004] 但是上述第1280906号发明专利一案即其图1与图2所示,因为其于本体设置了 长条状开槽,此开槽设计不仅需要额外加工机具切销加工,更是直接减弱了本体结构在侧 向受力强度。此外,工作头需要另外通过两个连接件先螺合于相对排列的耳部后再螺合于 工作头两侧的内连接段,组装上相当不便,要调整工作头相对握柄转动角度时,使用者也得 使用其它工具先旋松后再锁紧连接件,才能顺利调整工作头固定至所需相对本体转动角 度。
[0005] 有鉴于上述所列举的扳手技术所带来的缺失,本发明人利用许多时间投入研究相 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且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历经多次实验与测试,而 终于推出一种『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即为改善上述所说明的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组装简易,在调整驱动头相对握柄转动角度相当简便,不需像 现有技术一样需要通过额外工具调整,且也不会有现有技术在握柄上设置长条状开槽而有 结构强度不足的缺陷。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种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包括一握柄,其一端设置有二凸耳,该二凸耳间形成一 容置槽,该握柄周侧近容置槽设有一侧向孔,另于该容置槽槽底设有一与该侧向孔相通的 连通孔;一驱动头,其一端设有一容纳于该容置槽的连接部,另以一转轴穿枢该二凸耳与该 连接部,该连接部周侧环设有数个齿纹;一顶掣组,其设置于该连通孔内,该顶掣组包括有 一弹簧与一动作件,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抵连通孔与该动作件,该动作件一端设置有一顶 掣于该齿纹间的抵齿,而该动作件对应该侧向孔设有一斜槽;以及一操作钮,其滑设于该侧 向孔,且该操作钮一端设有一推抵该斜槽槽壁的推抵部。
[0009] 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彼此间组配型态下,转动工具平时状态得 以借由该弹簧本身弹力伸张而推抵该动作件,令该动作件的抵齿持续顶掣于该驱动头的齿 纹间。因应环境需求调整该驱动头相对握柄转动特定角度时,使用者按压操作钮以其推抵 部推抵该动作件的斜槽槽面,以致动作件朝向弹簧方向位移并压缩弹簧蓄力,同时动作件 的抵齿脱离与齿纹的顶掣状态,使得该驱动头得以借由转轴相对握柄转动特定需求角度, 即可释放该操作钮,而该弹簧得以由压缩状态而常态伸张推抵动作件复位,呈现动作件的 抵齿顶掣于齿纹间。
[0010] 本实用新型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中该斜槽其槽壁由转轴方向朝向弹簧方向倾 斜。
[0011] 本实用新型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中该操作钮的推抵部设有一抵于该斜槽槽壁的 推抵斜面。
[0012] 本实用新型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中该抵齿与该齿纹为矩形齿。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组装简易,在调整驱动头相对握柄转动角度相当简 便,不需像现有技术一样需要通过额外工具调整,且也不会有现有技术在握柄上设置长条 状开槽而有结构强度不足的缺陷,据此成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实用新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7] 图3是图2所示AA线段剖面示意图。
[0018] 图4是图3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作驱动头相对握柄转动示意图。
[0020] 图中标号说明:
[0021] 1 握柄
[0022] 11 凸耳
[0023] 12容置槽
[0024] 13侧向孔
[0025] 14连通孔
[0026] 15 穿孔
[0027] 2驱动头
[0028] 21连接部
[0029] 22 转轴
[0030] 23 齿纹
[0031] 24贯通孔
[0032] 3顶掣组
[0033] 31 弹簧
[0034] 32动作件
[0035] 33 抵齿
[0036] 34 斜槽
[0037] 4操作钮
[0038] 41推抵部
[0039] 42推抵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请参阅附图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包括一握柄1,其 一端设置有二凸耳11,该二凸耳11间形成一容置槽12,该握柄1周侧近容置槽12设有一侧 向孔13,另于该容置槽12槽底设有一与该侧向孔13相通的连通孔14 ;各凸耳11皆设有一 穿孔15 ; -驱动头2,其一端设有一容纳于该容置槽12的连接部21,另以一转轴22穿枢该 二凸耳11与该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周侧环设有数个齿纹23 ;该驱动头2为现有技术部 分可另外套接套筒使用(图中未示),于此简易说明可适用多种工具,例如棘轮扳手、开口 扳手、梅花扳手等并不于为限;该连接部21对应该穿孔15设有一贯通孔24 ;该转轴22穿 枢该穿孔15与该贯通孔24,借该转轴22提供该驱动头2可相对握柄1转动;一顶掣组3, 其设置于该连通孔14内,该顶掣组3包括有一弹簧31与一动作件32,该弹簧31的两端分 别弹抵连通孔14与该动作件32,该动作件32 -端设置有一顶掣于该齿纹23间的抵齿33, 而该动作件32对应该侧向孔13设有一斜槽34 ;该动作件32概呈圆柱状元件,而可借由弹 簧31伸张或压缩而相对连通孔14轴向位移;以及一操作钮4,其滑设于该侧向孔13,且该 操作钮4 一端设有一推抵该斜槽34槽壁的推抵部41。
[0041] 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转动工具顶掣装置组件结构特征,请参阅图3所示, 其中该斜槽34其槽壁由该转轴22方向朝向弹簧31方向倾斜。此外,该操作钮4的推抵部 41设有一抵于该斜槽34槽壁的推抵斜面42。
[0042]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该抵齿33与该齿纹23为矩形齿(产业界也称作为方 齿、方形齿),该动作件32的抵齿33与该驱动头2的齿纹23皆为矩形齿且又相互咬合情 况,可以提供动作件32的抵齿33稳固咬合于两齿纹23间,确实让驱动头2相对于握柄1 呈特定角度提供稳定操作使用。
[0043] 关于本实用新型转动工具操作使用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当转动工具为平 时操作状态时(如图3所示),其是借由该弹簧31本身弹力自然伸张,而使该弹簧31两端 分别自然推抵连通孔14与该动作件32,使得该动作件32通过该弹簧31推抵而持续朝向 该驱动头2方向顶抵,且该动作件32的抵齿33持续顶掣于该驱动头2的任意二齿纹23间 (如图4所示),如此即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工具的驱动头2与握柄1间呈现固定后可供使用 或收纳状态。
[0044] 另外,转动工具因应操作环境狭隘受到限制时,而使用者需求调整该驱动头2相 对该握柄1转动特定角度时,亦即为调整角度状态下(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通过按压该 操作钮4,使该操作钮4朝向动作件32位移,以其推抵部41的推抵斜面42推抵该动作件 32的斜槽34槽壁,以致该动作件32朝向该弹簧31方向位移并压缩该弹簧31蓄力,同时该 动作件32的抵齿33脱离与该齿纹23的顶掣状态,使得该驱动头2得以借由转轴22为轴 心相对握柄1转动特定需求角度呈现不同俯仰状态,此时即可释放该操作钮4,而该弹簧31 得以由压缩状态而自然常态伸张推抵该动作件32复位,再度呈现该动作件32的抵齿33顶 掣于任意该二齿纹23间。
[0045] 通过上述说明组件组成以及组装形态可明白,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组装简易的 转动工具顶掣装置,而且在调整驱动头2相对握柄1转动呈现不同俯仰角度上,只需直接按 压该操作钮4即可让该驱动头2解除相对该握柄1固定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操作调整 该驱动头2相对该握柄1转动相当简便,不需像现有技术一样需要通过额外工具调整,且也 不会有现有技术在握柄上设置长条状开槽而有结构强度不足的缺陷,据此达成本实用新型 的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因此成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实用新型。
[004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4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 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 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
1. 一种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握柄,其一端设置有二凸耳,该二凸耳间形成一容置槽,该握柄周侧近容置槽设有一 侧向孔,另于该容置槽槽底设有一与该侧向孔相通的连通孔; 一驱动头,其一端设有一容纳于该容置槽的连接部,另以一转轴穿枢该二凸耳与该连 接部,该连接部周侧环设有数个齿纹; 一顶掣组,其设置于该连通孔内,该顶掣组包括有一弹簧与一动作件,该弹簧的两端分 别弹抵连通孔与该动作件,该动作件一端设置有一顶掣于该齿纹间的抵齿,而该动作件对 应该侧向孔设有一斜槽; 以及一操作钮,其滑设于该侧向孔,且该操作钮一端设有一推抵该斜槽槽壁的推抵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其槽壁由转轴方 向朝向弹簧方向倾斜。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钮的推抵部设 有一抵于该斜槽槽壁的推抵斜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齿与该齿纹为矩 形齿。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工具顶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齿与该齿纹为矩形 齿。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3887769SQ201420160462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发明者】陈怡富 申请人:陈怡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