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72416阅读:来源:国知局
础上,还设有弹性防粘装置12,弹性防粘装置12设于内模块3的外侧,弹性防粘装置12上设有若干与内模块3上的排废冲针9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20,排废冲针9均能穿过相应的第二通孔120。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防粘装置12可采用泡棉、泡沫、PE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厚度,厚度在0.2cm-2cm之间,优选的,弹性防粘装置12的厚度是1cm。
[0027]由于有些油墨印刷工件是PE或PP或PET材料制成的,当冲切时,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油墨印刷工件会粘贴在内模块3上,需要工人手工取下,而当装配有弹性防粘装置12时,上模座上升时,由于弹性防粘装置12在惯性作用下发生回弹,从而将油墨印刷工件反弹回下模座上,便于取走。
[0028]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每个冲切刀40均包括刀锋400、刀壁,每个冲切刀40的刀锋400与相应的第一通孔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是在
0.5_2mm之间;优选的,是1mm。
[0029]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排废冲针9嵌入第一通孔20时,排废冲针9的的外径与第一通孔2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均是在0.5-2mm之间,优选的,是1mm。
[0030]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蚀刻刀模4活动设于下凹区域内,下凹区域上还设有定位柱6,蚀刻刀模4上设有与定位柱6相应的定位孔41。
[0031]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刀锋的顶角α的角度在25-35°之间,优选的,刀锋的顶角α的角度为30° ;刀锋的高度h是0.2_0.8mm,优选的,刀锋的高度h是0.5mm。
[0032]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装置7是弹簧,优选的是高强度弹簧。
[0033]实施例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 ;上模座I上设有内模块3,上模座I上设有若干弹性装置7,弹性装置7顶住内模块3 ;内模块3内镶有若干排废冲针9 ;下模座2上设有下凹区域,下模座2上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8位于下凹区域的外侧或边沿,下凹区域内设有若干与排废冲针9 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20,下凹区域内设有蚀刻刀模4,蚀刻刀模4上设有若干冲切刀40,每个冲切刀40均位于相应的第一通孔20上方并环绕第一通孔20 ;上模座I上设有导柱5,下模座2上设有与导柱5相对应的导柱孔21,上模座I下压时,导柱5嵌入导柱孔21内,上模座I与下模座2闭合,排废冲针9穿过冲切刀40嵌入相应的下凹区域的第一通孔20内。蚀刻刀模4上的设有的若干冲切刀40与待冲切的油墨印刷工件上的需冲切部位一一对应。
[0034]本实施例中设有弹性防粘装置12,弹性防粘装置12采用PE材料制成,厚度是
1.5cm;本实施例中每个冲切刀40均包括刀锋400、刀壁,刀锋的顶角α的角度为32°,刀锋的高度h是0.6mm。
[0035]实施例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 ;上模座I上设有内模块3,上模座I上设有若干弹性装置7,弹性装置7顶住内模块3 ;内模块3内镶有若干排废冲针9 ;下模座2上设有下凹区域,下凹区域的面积小于内模块3的面积,下凹区域内设有若干与排废冲针9 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20,下凹区域内设有蚀刻刀模4,蚀刻刀模4上设有若干冲切刀40,每个冲切刀40的位置均位于相应的第一通孔20上方并环绕第一通孔20 ;上模座I上设有导柱5,下模座2上设有与导柱5相对应的导柱孔21,上模座I下压时,导柱5嵌入导柱孔21内,上模座I与下模座2闭合,排废冲针9嵌入下凹区域的第一通孔20内。蚀刻刀模4上的设有的若干冲切刀40与待冲切的油墨印刷工件上的需冲切部位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下凹区域的面积小于内模块3的面积的目的是使上模座下压时,内模块3能够不触碰蚀刻刀模4,避免损伤冲切刀40。
[0036]请参考附图6,上述实施例中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在使用时,需装配在冲切机台上,装配时,上模座I内设有上模座螺丝10,上模座通过上模座螺丝10固定在冲切机台的机头上;冲切机台上设有下模座卡具11,利用下模座卡具11将下模座2锁于冲切机台上。
[0037]本发明所公开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使用时,将待冲切的油墨印刷工件,需发光键盘等放置于下模座2的蚀刻刀模4上,启动冲切机台,利用机台上下运动原理,使上模座I与下模座2闭合,限位块8顶住内模块3以免其触碰到蚀刻刀模,则在排废冲针9及蚀刻刀模上的若干冲切刀40的作用下,待冲切的油墨印刷工件上的冲切废料即从第一通孔20内落下,从而达到一次性冲切油墨印刷工件且达到排废效果。
[0038]本发明所述的冲切装置将原本剪切式的冲切改为挤压式的冲切,减少或避免油墨印刷工件冲切部位周边受力,有助于避免冲切时冲切口处油墨脱落,提高产品外观性能,提升产能效率,因为冲切与排废同时进行,从而节省了人工排废,继而降低成本且提高良品率。
[0039]综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内容,而显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可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利用本发明的功能性实现相应的需求。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内模块,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顶住内模块;所述内模块内镶有若干排废冲针;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凹区域,所述下模座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下凹区域的外侧或边沿,所述下凹区域内设有若干与排废冲针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凹区域内设有蚀刻刀模,所述蚀刻刀模上设有若干冲切刀,每个冲切刀均位于相应的第一通孔上方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导柱,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对应的导柱孔,所述上模座下压时,所述导柱嵌入所述导柱孔内,上模座与下模座闭合,所述排废冲针穿过冲切刀嵌入相应的下凹区域的第一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弹性防粘装置,所述弹性防粘装置设于所述内模块的外侧,所述弹性防粘装置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内模块上的排废冲针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排废冲针均能穿过相应的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冲切刀均包括刀锋、刀壁,所述每个冲切刀的刀锋与相应的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是0.5-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冲针嵌入第一通孔时,排废冲针的的外径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均是0.5-2_。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刀模活动设于所述下凹区域内,所述下凹区域上还设有定位柱,所述蚀刻刀模上设有与定位柱相应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锋的顶角在25-3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锋的闻度是在0.2-0.8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是弹簧。
9.一种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内模块,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顶住内模块;所述内模块内镶有若干排废冲针;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凹区域,所述下凹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内模块的面积,所述下凹区域内设有若干与排废冲针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下凹区域内设有蚀刻刀模,所述蚀刻刀模上设有若干冲切刀,每个冲切刀的位置均位于相应的第一通孔上方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导柱,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对应的导柱孔,所述上模座下压时,所述导柱嵌入所述导柱孔内,上模座与下模座闭合,所述排废冲针嵌入所述下凹区域的第一通孔内。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墨印刷工件的冲切装置,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座上设有内模块,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弹性装置,弹性装置顶住内模块;所述内模块内镶有若干排废冲针;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凹区域,所述下模座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下凹区域的外侧或边沿,所述下凹区域内设有若干与排废冲针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凹区域内设有蚀刻刀模,所述蚀刻刀模上设有若干冲切刀,每个冲切刀均位于相应的第一通孔上方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冲切装置能够实现在冲切带有油墨印刷层的工件时,能保证切口处油墨不脆裂脱落,提高产品良品率。
【IPC分类】B26D7-18, B26F1-40, B26F1-44
【公开号】CN104690770
【申请号】CN201510117221
【发明人】朱敏
【申请人】苏州京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