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375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包括:底支撑架;由底支撑架支撑,沿纵向依次排开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杆之上的第一支脚对,所述第一支脚对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二横向丝杆机构能够沿所述第一横杆横向平移;附接至所述第二横杆两端的第二支脚对;以及支撑于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三横杆之上的第三支脚对,所述第三支脚对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三横向丝杆机构能够沿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三横杆横向平移。本实用新型适于在后悬架试制阶段支撑各种后悬架系统。
【专利说明】
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悬架生产装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后悬架试制阶段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独立后悬架作为车辆的重要组件运用于多种车型上。在后悬架生产过程中需要支撑工装来支撑后悬架。
[0003]为了满足装配和切换的速度,目前工厂使用的后悬架支撑工装一般为定制工装,这种定制工装只能用于支撑特定车型的后独立悬架,无法适用于试样阶段多种不同设计的后悬架的支撑。亟需开发一种柔性可调节的后悬架支撑工装以满足车辆试制阶段对于各种后悬架试样的支撑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多个自由度上调节的用于后悬架的支撑工装,以适于在后悬架试制阶段使用。
[0005]为满足以上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6]底支撑架;
[0007]由底支撑架支撑,沿纵向依次排开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
[0008]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杆之上的第一支脚对,所述第一支脚对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二横向丝杆机构能够沿所述第一横杆横向平移;
[0009]附接至所述第二横杆两端的第二支脚对;以及
[0010]支撑于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三横杆之上的第三支脚对,所述第三支脚对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三横向丝杆机构能够沿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三横杆横向平移。
[0011]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第一横杆借助于第一纵向丝杆机构能够在所述底支撑架上作纵向平移。
[0012]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第一支脚对中的每一个支脚包括:
[0013]底座;
[0014]从底座向上延伸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设有一系列环槽;以及
[0015]卡片,所述卡片设有能够与一系列环槽中的任一个接合的八字槽。
[0016]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第一支脚对和所述第三支脚对通过对称调节机构调节对称,对称调节机构连接第二横向丝杆机构以及第三横向丝杆机构的丝杆的端部,所述对称调节机构包括轴承座,设在轴承座中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所述第二横向丝杆机构和所述第三横向丝杆机构包括螺纹相反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端部具有凹口,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丝杆的所述凹口中,所述第二丝杆端部具有环绕其的带有锥形区的异形开槽,圆锥头的紧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一丝杆端部的开口与所述第二丝杆端部的异形开槽的锥形区接触。
[0017]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角接触轴承。
[0018]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第二支脚对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0019]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第二支脚对中的每一个支脚包括:
[0020]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固定至第二横杆上;
[0021]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在所述引导块中,在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缓冲元件;以及
[0022]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引导块联接以固定其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手轮具有内螺纹,并与所述支撑杆上的外螺纹匹配以便在所述手轮旋转时驱动所述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0023]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引导块与所述支撑杆接合使得所述支撑杆在所述引导块中仅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0024]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引导块内设有平键,所述支撑杆下部设有长键槽,所述引导块的平键与所述支撑杆的长键槽接合以避免在手轮旋转时所述支撑杆也旋转。
[0025]可选地,在上述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中,所述缓冲元件为橡胶垫。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适用于各种独立后悬架系统的支撑,并可方便地调节控制臂支撑角度,适用于试制阶段各种后悬架样品的支撑。
【附图说明】
[0027]通过结合附图来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002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的立体图;
[0029]图2示出了第一和第三支脚对的支脚中的一者的放大立体图;
[0030]图3示出了对称调节机构的截面图;
[0031 ]图4示出了第二支脚对的支脚中的一者的放大立体图;以及
[0032]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后悬架系统支撑在后悬架支撑工装上。
[0033]【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5]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36]现在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的立体图。在以下描述中将假想车辆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纵向,将在水平面中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横向,也即图中横杆10,20,30所在的方向,并且定义竖直方向为垂直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方向,第一支脚对2,第三支脚对3大致处于竖直方向中。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包括:
[0038]底支撑架I;
[0039]由底支撑架I支撑,沿纵向依次排开的第一横杆10,第二横杆20,以及第三横杆30;
[0040]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杆10之上的第一支脚对2,所述第一支脚对2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二横向丝杆机构201,202能够沿所述第一横杆10横向平移;
[0041 ]附接至所述第二横杆20两端的第二支脚对4;以及
[0042]支撑于所述第二横杆20和所述第三横杆30之上的第三支脚对3,所述第三支脚对3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三横向丝杆机构301,302能够沿第二横杆20和所述第三横杆30横向平移。
[004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杆10借助于第一纵向丝杆机构100能够在所述底支撑架上作纵向平移。第一纵向丝杆机构可为普通的丝杆螺母结构,即通过手轮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可引导第一横杆10在相应的滑道中纵向前进或后退。
[0044]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样地,通过第二横向丝杆机构201,202,可通过转动手轮可使第一支脚对2在水平面中在横向方向上平移。通过第三横向丝杆机构301,302,可通过转动手轮可使第三支脚对3在水平面中在横向方向上平移。第一支脚对2和第三支脚对3用于支撑后悬架系统的后桥。第一支脚对2较低,第三支脚对3较高。
[004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脚对2和第三支脚对3的支撑高度可调节。具体参考图2,其示出了第一支脚对2和第三支脚对3中的支脚的放大立体图。
[0046]第一支脚对2和第三支脚对3中的每一个支脚包括
[0047]底座21;
[0048]从底座21向上延伸的定位销22,所述定位销22上设有一系列环槽221;以及
[0049]卡片23,所述卡片23设有能够与任一个环槽23接合的八字槽231。
[0050]其中底座21的竖直方向高度是固定的,可将卡片23设置在不同的环槽221中,以实现以不同高度来支撑后桥。
[0051]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脚对2和所述第二支脚对4可通过对称调节机构50来调节对称,即调节成相对于工装的中截面对称的位置上。具体而言,参考图3,其示出了对称调节机构50的剖面图。所述第二横向丝杆机构201,202和所述第三横向丝杆机构301,302的丝杆的端部通过对称调节机构50连接,所述对称调节机构50调节第一支脚对2和第三支脚对3的对称,所述对称调节机构50包括轴承座60,设在轴承座60中的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其中所述所述第二横向丝杆机构201,202和所述第三横向丝杆机构301,302包括螺纹相反的第一丝杆51和第二丝杆52,所述第一丝杆51端部具有凹口,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丝杆51的所述凹口中,所述第二丝杆端部具有环绕其的异形开槽,所述异形开槽带有向第二丝杆52方向渐缩的锥形区522,圆锥头的紧定螺钉63穿过所述第一丝杆51端部的开口与所述第二丝杆52端部的异形开槽的锥形区522接触。随紧定螺钉63的上紧,其对第二丝杆52产生一个向左的轴向拉力,对第一丝杆51产生一个向右的轴向拉力,拧紧紧定螺钉63即可消除轴承游隙,保证精度。此外,这种结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相对角度使左右支撑机构即第一支脚对2和第三支脚对3完全以中面呈对称。
[005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为角接触轴承。
[0053]可选地,所述第二支脚对4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具体可参考图4,其示出了第二支脚对4的放大立体图。第二支脚对4中的每一个支脚包括:引导块43,所述引导块43固定至第二横杆20上;
[0054]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设在所述引导块43中,在所述支撑杆45上端设有缓冲元件42;以及
[0055]手轮44,所述手轮44与所述引导块43联接,例如可通过套筒41来与引导块43联接,以固定手轮4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手轮44具有内螺纹,并与所述支撑杆45上的外螺纹匹配以便在旋转时驱动所述支撑杆4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支撑杆45的运动将驱动缓冲元件4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以不同的高度来支撑控制臂,即调整控制臂角度。
[005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块43与所述支撑杆45接合使得所述支撑杆45在所述引导块43中仅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例如,所述引导块43内设有平键,所述支撑杆45下部设有长键槽,所述引导块43的平键与所述支撑杆45的长键槽接合以避免在手轮44旋转时所述支撑杆45的旋转。由于支撑杆45的旋转会带动缓冲元件42的旋转,从而对控制臂造成磨损,故避免支撑杆45的旋转,使支撑杆45仅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可避免可能的磨损。而手轮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固定可避免其旋转时与其他元件的不期望的干涉。
[005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元件42为橡胶垫。
[0058]参考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后悬架系统1000支撑在后悬架支撑工装上。可以发现,后悬架系统被稳定地支撑在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上,并且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可适用于各种的试制后悬架系统的不同设计。
[0059]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将各个部件具体化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更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故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由以上具体实施例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支撑架(I); 由所述底支撑架(I)支撑,沿纵向依次排开的第一横杆(10),第二横杆(20),以及第三横杆(30); 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杆(10)之上的第一支脚对(2),所述第一支脚对(2)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二横向丝杆机构(201,202)能够沿所述第一横杆(1)横向平移; 附接至所述第二横杆(20)两端的第二支脚对(4);以及 支撑于所述第二横杆(20)和所述第三横杆(30)之上的第三支脚对(3),所述第三支脚对(3)中的每一个支脚分别借助于第三横向丝杆机构(301,302)能够沿所述第二横杆(20)和所述第三横杆(30)横向平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10)借助于第一纵向丝杆机构(100)能够在所述底支撑架(I)上作纵向平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对(2)中的每一个支脚包括: 底座(21); 从所述底座(21)向上延伸的定位销(22),所述定位销(22)上设有一系列环槽(221);以及 卡片(23),所述卡片(23)设有能够与所述一系列环槽(221)中的任一个接合的八字槽(23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对(2)和所述第三支脚对(3)通过对称调节机构(50)调节对称,对称调节机构(50)连接第二横向丝杆机构(201,202)以及第三横向丝杆机构(301,302)的丝杆的端部,所述对称调节机构(50)包括轴承座(60),设在轴承座(60)中的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其中所述第二横向丝杆机构(201,202)和所述第三横向丝杆机构(301,302)包括螺纹相反的第一丝杆(51)和第二丝杆(52),所述第一丝杆(51)端部具有凹口,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丝杆(51)的所述凹口中,所述第二丝杆端部具有环绕其的具有锥形区(522)的异形开槽,带有圆锥头的紧定螺钉(63)穿过所述第一丝杆(51)端部的开口与所述第二丝杆(52)端部的异形开槽的锥形区(522)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为角接触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脚对(4)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脚对(4)中的每一个支脚包括: 引导块(43),所述引导块(43)附接至第二横杆(20)上; 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设在所述引导块(43)中,在所述支撑杆(45)上端设有缓冲元件(42);以及 手轮(44),所述手轮(44)与所述引导块(43)联接以固定其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手轮(44)具有内螺纹,并与所述支撑杆(45)上的外螺纹匹配以便在所述手轮(44)旋转时驱动所述支撑杆(4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43)与所述支撑杆(45)接合使得所述支撑杆(45)在所述引导块(43)中仅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43)内设有平键,所述支撑杆(45)下部设有长键槽,所述引导块(43)的平键与所述支撑杆(45)的长键槽接合以避免在手轮(44)旋转时所述支撑杆(45)也旋转。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悬架柔性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元件为橡胶垫(42)。
【文档编号】B25H1/18GK205600668SQ201620154180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发明人】汪镇涛, 热岛
【申请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