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点在制备防紫外线产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032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碳点在制备防紫外线产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碳点的一种新用途,具体来说,是碳点作为UV吸收剂,在制备防紫外线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UV(紫外线)是一种人类无法看见的光波,其波长范围在200nm~400nm之间,地面接收到的紫外线主要是UVA(黑斑紫外线,波长在320~400nm之间)和UVB(红斑紫外线,波长在280~320nm之间),这些UV辐射引起工业产品的劣化,例如塑性材料的变硬易裂、橡胶的的硬化变脆、涂料的变色等,并且对人类皮肤造成不可忽视的损伤,因此研制出UV吸收谱宽、稳定性好的UV吸收剂成为工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共同需求。

传统的UV吸收剂主要包括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三基色荧光粉、LED用荧光粉、氟化物体系、铝酸盐体系、硅酸盐体系和硫化物体系等。但是,传统的UV吸收剂存在诸多缺陷:1、多为高分子有机材料,合成过程中多用到毒性原材料,如苯类等,添加到终端成品中难免存在毒性原材料或着毒性中间产物,UV吸收剂作为一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并经常接触到的产品,如化妆品、合成纤维等,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们的健康与安全;2、传统的UV吸收剂多为单一UV吸收剂,吸收紫外线波普范围也相应比较单一,要么主要吸收UVA,要么是主要吸收UVB,只有多种混用才能实现同时吸收UVA和UVB的效果,复配型的UV吸收剂制造工序复杂;3、传统的UV吸收剂成本昂贵,市场平均售价在50-80元/kg,占据了工业产品较大的添加剂成本支出比例;4、影响产品的透明性,限制了UV吸收剂的使用范围;5、相容性差,应用到其它材料中的范围有限。

碳点(Carbon Dots,CDs),又称碳量子点、荧光碳点等,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粒子。2006年,孙亚平等(Cao L,Wang X,Meziani M J,et al.Carbon dots for multiphoton bioimaging[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7,129(37):11318-11319.)通过热压石墨粉末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制备碳靶,再进行激光烧蚀,制备出无荧光性能的碳纳米粒子,然后经过硝酸回流氧化,PEG1500N或4,7,10-三氧杂-1,13-十三烷二胺(TTDDA)进行表面钝化,得到荧光性能较好的碳纳米粒子,并首次称其为碳点。碳点,是一种近似球形且直径小于10nm的零维半导体纳米晶体,由极少分子或是原子组成的纳米团簇,碳点的粒径一般只有几个纳米,远小于普通量子点,通常由C、H、O、N四种基本元素组成。碳点在紫外区域光谱吸收较强,吸收范围可延伸至可见光区,经激发后,能产生光致发光现象,即发射荧光。鉴于碳点的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碳点目前主要应用于生物成像及生物标记领域中。由于一些研究表明,在某些载体中,如合成橡胶中,直接添加碳点是无任何的UV吸收效果,主要表现为:载体与碳点不相容,因此限制了碳点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碳点的一种新用途,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碳点在制备防紫外线产品中的应用。

其中,防紫外线产品为纤维、化妆品、涂料、油墨或树脂。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化妆品为防晒乳液或防晒霜;涂料为油性漆或水性漆;油墨为水性油墨或紫外光固化油墨;树脂为LED封装用环氧树脂或有机硅树脂。。

本发明中,通过将制备的碳点直接加入到纤维、化妆品、树脂、涂料或油墨中,即可制备得到防紫外线产品,充分搅拌混合可使碳点均匀分散在制备产品的原料中,避免了碳点的团聚现象。

本发明通过将碳点加入到原料中制备得防紫外产品,所制备的防紫外线产品具有较宽的紫外吸收范围,能同时吸收UVA和UVB。通过将该制备的碳点添加到纤维、化妆品、涂料、油墨或树脂中,使产品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降低化妆品的紫外线透过率,延长涂料、树脂、纤维或油墨等产品的使用寿命。

此外,碳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紫外线吸收剂,除了继承碳材料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之外,还具有光学稳定性好、易于功能化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可应用于纤维、化妆品、涂料、油墨或树脂中。另外,碳点制作工序简单,成本非常低廉、耐高温、不易分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添加到其它产品中也能使其它产品保持持久的紫外线吸收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碳点的透光率图谱;

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碳点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碳点制备:称取1.5g无水柠檬酸溶解于35ml蒸馏水,加入0.8ml乙二胺,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中,于210℃进行反应6h,冷却后取出反应液,经分子量为1000的透析袋透析后,将剩余液体进行减压蒸馏,所得残留物即为流动体的碳量子点,经冷冻干燥后可得固体成品碳点,或制备成碳点溶液备用。对制得的流动性碳点加水,稀释浓度至1μg/g进行透光率检测,如图1碳点的透光率图谱所示,制备的碳点在200-400nm光波长范围内,包括280-400nm波长范围的光,即UVA和UVB区域,有明显的吸收,吸收峰Ⅰ:λmax≈267nm,透光率约为36%;吸收峰Ⅱ:λmax≈357nm,透光率约为3%;表明所制备的碳点对UVA和UVB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通过调整碳点浓度可以实现碳点对紫外线的完全吸收。对制得的碳点进行透射电镜检测,如图2所示,黑色暗斑即为制备的碳点,碳点为近圆形,分散均匀,粒径分布范围较集中。

1、碳点在聚乙烯醇纤维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1.2%,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称取9g分子量为60000~150000的聚乙烯醇,溶于去离子水中,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5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1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2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混合均匀,采用真空干燥(60~80℃)的方法制得聚乙烯醇纤维。对制得的聚乙烯醇纤维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1中。

表1

2、碳点在羧甲基纤维素钠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1.5%,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称取7.5g纯度为9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1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2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4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真空干燥箱中,于30-60℃固化制得透明的淡黄色羧甲基纤维素纤维薄膜。对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纤维薄膜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2中。

表2

3、碳点在防晒乳液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2.0%,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依次取12.0g阿伏苯宗、50.0g水杨酸盐、23.0ml氧苯酮、3.0g消泡剂、34g乳化增稠剂、78g水,搅拌20分钟后,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3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8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16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制得防晒乳液。对制得的防晒乳液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3中。

表3

4、碳点在防晒霜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2.0%,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分别称取3g阿伏苯宗、13g水杨酸盐、5g辛水杨酯、4g氧苯酮,混合后加热至溶解,平均分成3份,于40℃条件下,分别加入5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1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2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至室温即得防晒霜。对制得的防晒霜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4中。

表4

5、碳点在油性漆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2.0%,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依次取62.00g环氧树脂、33.00g有机膨润土、3.50g正丁醇、1.00ml乙醇、0.15ml二甲苯、0.35ml消泡剂,80℃下搅拌2h,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10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15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20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混合后,即得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油性漆。对制得的油性漆进行涂布成膜,然后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5中。

表5

6、碳点在水性漆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3.5%,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依次取55.00g水性聚氨酯、16.00g丙烯酸、0.40g分散剂、0.55ml消泡剂、1.05g增稠剂、17.00ml纯水,60℃下搅拌3h,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5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10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15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混合后,即得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水性漆。对制得的水性漆进行涂布成膜,然后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6中。

表6

7、碳点在水性油墨上的应用,加入量为0.01%~3.5%,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45.00%树脂液、9.00%酞青蓝、8.00%乳化油、15.00%乙二醇乙醚、0.50%消泡剂、22.50%去离子水共90g,搅拌1.5h,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3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6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9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混合后,即得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水性油墨。对制得的水性油墨进行涂布成膜,然后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7中。

表7

8、碳点在紫外光固化油墨上的应用,加入量为0.01%~3.5%,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依次取30.0g丙烯酸树脂、10.0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1.0g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5.0ml二苯甲酮、3.0ml二苯乙二酮、2.0ml甲基二乙醇胺、16.0g品红),搅拌2h,平均分成3份,分别加入3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60mg的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9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混合后,即得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紫外光固化油墨。对制得的紫外光固化油墨进行涂布成膜,然后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在表8中。

表8

13、碳点在有机硅树脂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1.0%,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按摩尔比6.5:1依次称取二苯基硅二醇和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96R共12g,再加入1.2%(与二苯基硅二醇的质量比)的硅烷偶联剂KH550,氮气保护下,于70℃搅拌反应2.5h,平均分成3份,然后分别加入1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2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3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混合后,过滤去除交换树脂和减压去除低沸物,即得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微黄色有机硅树脂。对制得的有机硅树脂进行涂布成膜,然后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10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9中。

表9

14、碳点在环氧树脂上的应用,加入量一般为0.01%~1.0%,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依次取4.5g的双酚A、12.0g的环氧氯丙烷以及150ml甲苯溶剂,置于反应釜中,升温60℃时,进行醚化反应1.5h,平均分成3份,然后分别加入1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1)、2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2)、30mg碳点(所得产品标记为样品3),充分混合后,滴加NaOH溶液进行闭环反应,再进行萃取、洗涤、过滤,即得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微黄色环氧树脂。对制得的环氧树脂进行涂布成膜,然后进行观察,用太阳光辐射光谱仪进行防紫外测试,选用波长范围为200-1000nm光对其照射,将其吸收波长和透光率记录中表10中。

表10

由表1~12可见,将碳点添加到纤维、化妆品、涂料、油墨和树脂中,制得的产品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获得强的紫外线吸收效果,包括UVA和UVB区域,能起到滤除紫外线的作用。而且,将碳点添加到纤维、化妆品、涂料、油墨和树脂中的量越大,制得的防紫外线产品对紫外线的吸收效果越好,透光率越低。表明产品中的碳点对包括UVA和UVB区域吸收效果良好,能起到滤除紫外线的作用,能够防止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老化和损伤、纤维和树脂的劣化变硬,还能使涂料和油墨的色彩保持光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