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651发布日期:2018-09-14 20:27阅读:18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捻机。



背景技术: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卷装容量增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倍捻机可以把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通过加捻粘合成股线,并且增强了原纱的性能。

现有倍捻机在纺织加工时,工艺流程为原纱→并线→倍捻→松式络筒机→染色→锥型捻绕筒→织布,松式络筒机的目的是将锥型捻绕筒经过松式络筒机卷绕成密度、重量、成形等都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筒纱,蓬松式筒纱的质量对筒纱染色的质量具有关键作用。现有倍捻工艺中通过锥型捻绕筒→圆柱形捻绕筒的倒筒步骤才能进行染色。纺织时在倍捻机与松式络筒机之间进行锥型捻绕筒→圆柱形捻绕筒的倒筒转换染色,工艺繁琐、操作麻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倍捻机,工艺流程为原纱→并线→倍捻→染色→锥型捻绕筒→织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由锥型捻绕筒→圆柱形捻绕筒的倒筒步骤,对倍捻机进行调整,用圆柱形捻绕筒取代锥形捻绕筒,握持臂调整为适应用于圆柱形捻绕筒的夹持方式,且圆柱形捻绕筒与槽筒之间相互平行,原有导纱轮数量多、阻力大,现改变导纱轮数量,减少阻力,密度控制通过增加喂入量,对退绕器和张力刻度进行调整,子弹头大小也进行调整为,通过以上的改动与调整,倍捻机就可代替松式络筒机的功能及工序,直接在倍捻机上卷绕成密度、重量、成形等都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筒纱,减少了倒筒转换这一步骤,在倍捻机上通过圆柱形捻绕筒进行染色前的蓬松式筒纱制作,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染色繁琐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倍捻机进行调整,在倍捻机上将锥形捻绕筒转换为圆柱形捻绕筒,直接在倍捻机上卷绕成密度、重量、成形等都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捻绕筒,减少了倒筒转换这一步骤,在倍捻机上通过圆柱形捻绕筒制作染色前所需的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捻绕筒,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染色繁琐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倍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至少设有一组捻绕机构,所述捻绕机构下方设有导纱机构和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捻绕机构包含握持臂(11)、捻绕筒(1)和槽筒(2),所述捻绕筒(1)为圆柱形管状体,所述握持臂(11)与捻绕筒(1)的两端部连接,所述槽筒(2)设于捻绕筒(1)下方,所述槽筒(2)与捻绕筒(1)相邻且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纱机构包含导纱嘴(3)、超喂罗拉(4)、断纱探头(5)和张力圈(6),所述导纱嘴(3)与槽筒(2)相邻设置,所述超喂罗拉(4)、断纱探头(5)和张力圈(6)依次设于导纱嘴(3)下方。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卷绕机构包含退绕器(7)和直筒纱(9),所述退绕器(7)上设有导纱钩(8),所述退绕器(7)与直筒纱(9)连接。

将并线后的直筒纱(9)装入储纱箱(10)中,调整退绕器(7)中的张力控制刻度盘数,并更换退绕器(7)中子弹头中的弹簧型号,纱线经过导纱钩(8)、张力圈(6)和断头探头(5),通过超喂罗拉(4)进入导纱嘴(3),调整导纱嘴(3)与槽筒(2)的平行直径距离,调整握持臂(11)夹持的圆柱形的捻绕筒(1)与槽筒(2)平行,纱线通过导纱嘴(3)在倍捻机的圆柱形的捻绕筒(1)上制作出密度、重量、成形等都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筒纱。

圆柱形筒子的染色可靠性有保障且产量高,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但对于一些上染快、表面光滑的纱,如丝光纱、化纤纱,在染色过程中容易产生滑脱现象,对纱线染色质量造成影响,在制备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捻绕筒时尽可能不松成圆柱形筒子而松成纺锤形,对减少筒纱染不透和边纱松脱现象有较大帮助。

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由锥型捻绕筒→圆柱形捻绕筒的倒筒步骤,对倍捻机进行调整,用圆柱形的捻绕筒(1)取代锥形捻绕筒,握持臂(11)夹持的圆柱形的捻绕筒(1)调整为与槽筒(2)平行,密度控制通过张力控制刻度盘和超喂控制实现,原有导纱轮数量多、阻力大,现改变导纱轮数量,减少阻力,增加喂入量,调整退绕器(7)上的张力刻度和子弹头大小,通过以上的改动与调整倍捻机就可代替松式络筒机功能及工序了,直接在倍捻机上卷绕成密度、重量、成形等都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捻绕筒,减少了倒筒转换这一步骤,在倍捻机上通过圆柱形的捻绕筒(1)进行染色前的蓬松式筒纱制作,操作简单,减少了繁琐工序,大大节约了染色前的倒筒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倍捻机上进行筒纱制备,达到了松式络筒机要求的纱线成型、密度、捻度,经染色后也能达到染色的质量要求,使倍捻机也能实现松式络筒机的功能,节省了一道纺织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是捻绕筒,11是握持臂,2是槽筒,3是导纱嘴,4是超喂罗拉,5是断纱探头,6是张力圈,7是退绕器,8是导纱钩,9是直筒纱,10是储纱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倍捻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至少设有一组捻绕机构,所述捻绕机构下方设有导纱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捻绕机构包含握持臂11、捻绕筒1和槽筒2,所述捻绕筒1为圆柱形管状体,所述握持臂11与捻绕筒1的两端部连接,所述槽筒2设于捻绕筒1下方,所述槽筒2与捻绕筒1相邻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导纱机构包含导纱嘴3、超喂罗拉4、断纱探头5和张力圈6,所述导纱嘴3设于槽筒2下方,且导纱嘴3与槽筒2相邻设置,所述超喂罗拉4、断纱探头5和张力圈6依次设于导纱嘴3下方,所述的卷绕机构包含退绕器7和直筒纱9,所述退绕器7上设有导纱钩8,所述退绕器7与直筒纱9连接。

将并线后的直筒纱9装入储纱箱10中,调整退绕器7中的张力控制刻度盘数,并更换退绕器7中子弹头中的弹簧型号,纱线经过导纱钩8、张力圈6和断头探头5,通过超喂罗拉4进入导纱嘴3,调整导纱嘴3与槽筒2的平行直径距离,调整握持臂11夹持的圆柱形的捻绕筒1与槽筒2平行,纱线通过导纱嘴3在倍捻机的圆柱形的捻绕筒1上制作出密度、重量、成形等都符合染色要求的蓬松式筒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