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021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化纤非织造布行业中的一种生产设备。
[0002]【背景技术】目前,现有的双组份混合纺技术是将两种不同熔点的聚合物通过两个螺杆挤压机,两个过滤器,两个熔体管道送到一个纺丝箱体内进行熔融纺丝,是两种组份在熔融状态下有规律地分配,组合,再经过喷丝板喷出成为混合纺纤维。这项双组份混合纺丝技术的应用大大扩展了非织造布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纤维的品质,能够在家装及簇绒地毯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纺丝组件作为纺丝系统中比较重要的设备,其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它的不足之处:两个入口管路长短不一,方式不同,通路的截面积不相同,熔体承受压力不相同,存在熔体分配不均,影响单丝纤维质量,熔体排废量大,产量损失大。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个入口管路长短相同,熔体进入组件的方式相同,通路的截面积相同,熔体承受压力相同,熔体分配均匀,提高单丝纤维质量,熔体排废量小,产量损失较小的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壳体、螺栓、通道A、通道B、铝嘴、通道C、通道D、包过滤网
A、包过滤网B、垫圈A、垫圈B、砂腔A、砂腔B、过滤砂A、滤网A、通道E、过滤砂B、滤网B、通道F、砂池A、砂池B、通道G、通道H、下壳体、分配板A、接收孔A、接收孔B、分配管A、分配管
B、分管A、分管B、分配管C、分配管D、定位销A、分配板B、通道1、小圆环、大圆环、中圆环、定位销B和喷丝板。其中,该下开口的上壳体的上端活动连接螺栓,该在该上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组对称的通道A和通道B,该通道A和通道B的一端固定连接铝嘴,且延伸到上壳体的外部。在通道A和通道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通道C和通道D,最好该通道C和通道D的截面呈喇叭状。在该通道C和通道D的下端分别连接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的外壁分别套接垫圈A和垫圈B。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分别内嵌在砂腔A和砂腔B的上端,该砂腔A和砂腔B为圆柱形壳体,在砂腔A内部设有过滤砂A,在该砂腔A的下端设有滤网A,滤网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通道E的上端。在砂腔B内部设有过滤砂B,在该砂腔B的下端设有滤网B,滤网B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通道F的上端。上述包过滤网
A、垫圈A、砂腔A、滤网A、通道E置于砂池A的内部,上述包过滤网B、垫圈B、砂腔B、滤网B、通道F置于砂池B的内部。该砂池A和砂池B的下表面分别设有若干通孔,砂池A和砂池B的下表面的通孔的数量分别与通道E和通道F的数量相同,通道E和通道F与上述对应的通孔相接。砂池A和砂池B置于上述上壳体的内部。在砂池A和砂池B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通道G和通道H的上端,最好该通道G和通道H的截面呈倒喇叭状。上述通道G和通道H置于上下开口的下壳体内部,在该下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圆形分配板A,该分配板A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接收孔A和接收孔B。该接收孔A分别连接分配管A和分配管B的一端,该分配管A和分配管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分管A和分管B的一端。该接收孔B分别连接分配管C和分配管D的一端。上述分配板A通过定位销A活动连接分配板B,在该分配板B上设有直径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圆环,在三个圆环上均设有若干通孔,在每个通孔的下端均设有通道I,该通道I的上端与圆环上的通孔相连。上述内侧的分管A的另一端置于小圆环的上部,外侧的分管A的另一端置于大圆环的上部,分配管C和分配管D的另一端置于中圆环的上部。分配板B通过定位销B活动连接圆形喷丝板,该喷丝板上设有若干通孔,该通孔与上述通道A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
[000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熔体经两个入口进入上壳体,经沙池、分配板、喷丝板喷出,从而形成混合纺纤维,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增加分配板,该分配板上的通孔数量及孔径也可相应调整。
[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入口管路长短相同,熔体进入组件的方式相同,通路的截面积相同,熔体承受压力相同,熔体分配均匀,提高单丝纤维质量,熔体排废量小,产量损失较少。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简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砂池的俯视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配板A的俯视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配板B的俯视图;
[001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丝板的俯视图。
[0012]【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的示意简图中,该下开口的上壳体I的上端活动连接螺栓2,该在该上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组对称的通道A3和通道B4,该通道A和通道B的一端固定连接铝嘴5,且延伸到上壳体的外部。在通道A和通道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通道C6和通道D7,该通道C和通道D的截面呈喇叭状。在该通道C和通道D的下端分别连接包过滤网AS和包过滤网B9,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的外壁分别套接垫圈AlO和垫圈B11。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分别内嵌在砂腔A12和砂腔B13的上端,该砂腔A和砂腔B为圆柱形壳体,在砂腔A内部设有过滤砂A14,在该砂腔A的下端设有滤网A15,滤网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通道E16的上端。在砂腔B内部设有过滤砂B17,在该砂腔B的下端设有滤网B18,滤网B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通道F19的上端。上述包过滤网A、垫圈A、砂腔A、滤网A、通道E置于砂池A20的内部,上述包过滤网B、垫圈
B、砂腔B、滤网B、通道F置于砂池B21的内部。该砂池A和砂池B的下表面分别设有通孔,砂池A和砂池B的下表面的通孔的数量分别与通道E和通道F的数量相同,通道E和通道F与上述对应的通孔相接。砂池A和砂池B置于上述上壳体的内部。在砂池A和砂池B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通道G22和通道H23的上端该通道G和通道H的截面呈倒喇叭状。上述通道G和通道H置于上下开口的下壳体24内部,在该下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圆形分配板A25,该分配板A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接收孔A26和接收孔B27。该接收孔A分别连接分配管A28和分配管B29的一端,该分配管A和分配管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分管A30和分管B31的一端。该接收孔B分别连接分配管C32和分配管D33的一端。上述分配板A通过定位销A34活动连接分配板B35,在该分配板B上设有直径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圆环,在三个圆环上均设有通孔,在每个通孔的下端均设有通道136,该通道I的上端与圆环上的通孔相连。上述内侧的分管A的另一端置于小圆环37的上部,外侧的分管A的另一端置于大圆环38的上部,分配管C和分配管D的另一端置于中圆环39的上部。分配板B通过定位销B40活动连接圆形喷丝板41,该喷丝板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与上述通道A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
【主权项】
1.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主要包括有:上壳体、螺栓、通道A、通道B、铝嘴、通道C、通道D、包过滤网A、包过滤网B、垫圈A、垫圈B、砂腔A、砂腔B、过滤砂A、滤网A、通道E、过滤砂B、滤网B、通道F、砂池A、砂池B、通道G、通道H、下壳体、分配板A、接收孔A、接收孔B、分配管A、分配管B、分管A、分管B、分配管C、分配管D、定位销A、分配板B、通道1、小圆环、大圆环、中圆环、定位销B和喷丝板,其特征在于:该下开口的上壳体的上端活动连接螺栓,该在该上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组对称的通道A和通道B,该通道A和通道B的一端固定连接铝嘴,且延伸到上壳体的外部,在通道A和通道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通道C和通道D,在该通道C和通道D的下端分别连接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的外壁分别套接垫圈A和垫圈B,包过滤网A和包过滤网B分别内嵌在砂腔A和砂腔B的上端,该砂腔A和砂腔B为圆柱形壳体,在砂腔A内部设有过滤砂A,在该砂腔A的下端设有滤网A,滤网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通道E的上端,在砂腔B内部设有过滤砂B,在该砂腔B的下端设有滤网B,滤网B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通道F的上端,上述包过滤网A、垫圈A、砂腔A、滤网A、通道E置于砂池A的内部,上述包过滤网B、垫圈B、砂腔B、滤网B、通道F置于砂池B的内部,该砂池A和砂池B的下表面分别设有通孔,砂池A和砂池B的下表面的通孔的数量分别与通道E和通道F的数量相同,通道E和通道F与上述对应的通孔相接,砂池A和砂池B置于上述上壳体的内部,在砂池A和砂池B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通道G和通道H的上端,上述通道G和通道H置于上下开口的下壳体内部,在该下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圆形分配板A,该分配板A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接收孔A和接收孔B,该接收孔A分别连接分配管A和分配管B的一端,该分配管A和分配管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分管A和分管B的一端,该接收孔B分别连接分配管C和分配管D的一端,上述分配板A通过定位销A活动连接分配板B,在该分配板B上设有直径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圆环,在三个圆环上均设有通孔,在每个通孔的下端均设有通道I,该通道I的上端与圆环上的通孔相连,上述内侧的分管A的另一端置于小圆环的上部,外侧的分管A的另一端置于大圆环的上部,分配管C和分配管D的另一端置于中圆环的上部,分配板B通过定位销B活动连接圆形喷丝板,该喷丝板上设有若干通孔,该通孔与上述通道A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通道C和通道D的截面呈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通道G和通道H的截面呈倒喇叭状。
【专利摘要】双组份混合纺纺丝组件,上壳体连螺栓,上壳体设通道A、B,通道A、B连铝嘴,通道A、B连通道C、D,通道C、D连包过滤网A、B,包过滤网A、B套接垫圈A、B。包过滤网A、B在砂腔A、B上端,砂腔A设过滤砂A,砂腔A设滤网A,滤网连通道E。砂腔B内设过滤砂B,砂腔B设滤网B,滤网B连通道F。砂池A、B设通孔,砂池A、B连通道G、H,通道G、H置下壳体内,在下壳体内连分配板A,分配板A连分配板B,在分配板B上设大中小圆环。分配板B连喷丝板。本实用新型入口管路长短相同,熔体进入组件的方式相同,通路的截面积相同,熔体承受压力相同,熔体分配均匀,提高单丝纤维质量,熔体排废量小,产量损失较少。
【IPC分类】D01D5-28
【公开号】CN204509524
【申请号】CN201420867639
【发明人】曾世军, 韩爽, 邓春久
【申请人】大连华阳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