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659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刮板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载于丝网印刷机的刮板头,尤其是在设于刮板的宽度方向端部的防侧漏部件的安装构造上具有特征的刮板头。



背景技术:

在丝网印刷机中,在机体内部保持具有印刷图案(印刷用的贯通孔)的掩模,在掩模的下方设置由基板搬运装置搬运来的基板,在该基板上进行焊膏的丝网印刷。在该丝网印刷机中,在基板搬运装置之外,还设有用于保持搬运来的基板而将其定位于印刷位置的基板保持装置、用于定位并保持掩模的掩模保持装置及对掩模从上表面涂匀焊膏的刮板装置等。糊状的焊膏沿宽度方向呈线状被供给至掩模之上,板状的刮板相对于该焊膏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刮板使焊膏在掩模上滚动并且压入到印刷图案,由此对位于下方的基板涂敷(印刷)焊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153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利用刮板一边在掩模之上旋转一边移动的焊膏在与刮板的行进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扩展。即,刮板是沿宽度方向较长的板材,但最初收纳于刮板的宽度尺寸内的焊膏在一边旋转一边移动的印刷作业的期间扩展至刮板的宽度以上。并且,扩展后的焊膏从刮板的两端部露出。鉴于这点,长久以来,相对于具备刮板的刮板头,在刮板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安装防侧漏板,以防止焊膏的侧漏。

然而,焊膏在附着的状态下随着时间经过发生劣化,其在作业中剥离脱落,从而引起向基板印刷、或者堵塞印刷图案的孔等弊害。因此,防侧漏板优选能够进行用于去除劣化的焊膏的清扫。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相对于刮板头装卸防侧漏板的结构。该装卸构造为,在刮板头主体侧的引导槽插入防侧漏板侧的T型螺母并进行螺栓紧固。但是,该T型螺母位于对进行安装的作业者来说隐蔽的位置而难以被看到,除此之外,具有在螺栓松弛的状态下进行旋转而难以进入到引导槽这样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该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性优异的刮板头。

本实用新型的刮板头具有:刮板,一边使焊膏在该刮板与形成有印刷图案的掩模之间旋转一边向上述印刷图案压入该焊膏;支撑部件,将上述刮板支撑为前倾姿势;及防侧漏部件,以位于上述刮板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方式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撑部件进行装卸,上述支撑部件在其上表面侧沿着长边方向设置T型槽,上述防侧漏部件具备防止焊膏的侧漏的防侧漏板、保持上述防侧漏板的保持托架、能够向上述T型槽的细槽部分插入的引导块及与上述T型槽对应的T型螺母,相对于上述保持托架并排安装上述引导块与上述T型螺母,上述引导块比上述T型螺母靠近向上述T型槽插入的插入侧,并安装于限制上述T型螺母的旋转的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刮板头,能够装卸的防侧漏部件的安装中,向支撑部件上表面侧的T型槽的细槽部分插入引导块,接着,插入由该引导块限制了旋转的T型螺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刮板头能够以引导块引导的方式向T型槽内插入T型螺母,并且能够在维持T型螺母自身的插入姿势的状态下向T型槽内插入,因此作业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丝网印刷机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的构成图。

图2是放大表示刮板头的印刷时的侧视图。

图3(A)~图3(B)是简化表示刮板头的印刷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刮板头的立体图,尤其表示防侧漏板的装卸时的状态。

图5是表示刮板头的防侧漏部件的图。

图6是针对防侧漏部件的固定部而改变角度来表示图4的A-A向视剖面的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刮板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刮板头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刮板头组装在丝网印刷机之中。为此,首先,简单说明丝网印刷机。图1是表示丝网印刷机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的构成图。丝网印刷机1构成为进行对印刷电路基板安装电子元件的元件执行机的前工序。在该丝网印刷机1中,在基板搬运装置3、掩模保持装置5及刮板装置7之外,还具备清扫装置等。而且,搭载控制印刷机整体的控制装置,进行对各装置的驱动部的预定的控制。

在丝网印刷机1中,利用基板搬运装置3进行印刷电路基板6的搬入。该基板搬运装置3由输送机构成,在贯穿图1所示的纸面的方向(机体宽度方向)上输送印刷电路基板6。另外,基板搬运装置3构成升降机,使搭载在升降台之上的印刷电路基板6上升,使印刷电路基板6配置在安装于掩模保持装置5的掩模8的正下方。在掩模保持装置5中,嵌入到矩形的框部件的掩模8以水平状态被固定。

在设置于掩模保持装置5的掩模8之上,沿着机体宽度方向供给线状的焊膏。并且,焊膏在刮板装置7的作用下一边在掩模8上滚动一边压入到印刷图案,并向位于掩模8之下的印刷电路基板6涂敷。该刮板装置7的具备刮板11的一对刮板头10A、10B搭载于移动台21。移动台21被组装为相对于沿机体前后方向(附图中左右方向)架设的引导杆22能够滑动,沿水平方向能够进行直线移动。另外,在丝网印刷机1中,与引导杆22平行的螺纹轴23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被架设,由驱动马达25施加旋转。而且,由移动台21内部的固定螺母与螺纹轴23构成滚珠丝杠机构。

在移动台21上搭载由电动缸等构成的两台升降装置26,相对于各个升降装置26安装有刮板头10A或者10B。一对刮板头10A、10B具有相同结构,在移动台21的移动方向即前后方向上对称地配置。即,刮板11是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尺寸长的矩形形状的板材,彼此相向的一对刮板成为以上端的距离靠近、下端的距离远离的方式倾斜的姿势。这是因为,各刮板11相对于移动方向成为前倾姿势。具体来说,向附图左侧移动的位于附图右侧的刮板头10A的刮板11向附图左侧倾斜,相反,向附图右侧移动的位于附图左侧的刮板头10B的刮板11向附图右侧倾斜。

在此,图2是放大表示刮板头10A的印刷时的侧视图。该刮板头10A的附图左侧为行进方向,刮板11成为朝向该方向的前倾姿势。为此,在印刷时,如图示那样使焊膏50位于刮板11与掩模8之间,通过刮板11向该焊膏50作用前进方向的力与向下的力。因此,焊膏50一边旋转一边前进,并且利用来自刮板的适度压力向下方的印刷图案压入。与往复的移动台21的移动方向相应地使各升降装置26交替地进行升降动作,一对刮板头10A、10B利用各刮板11沿预定方向使焊膏50在掩模8上滚动,并且使焊膏50向印刷电路基板6涂敷。

然而,一边通过刮板11受到压力一边滚动的焊膏50如图3(A)~图3(B)所示那样变化。图3(A)~图3(B)是简化表示刮板头10A、10B的印刷时的俯视图。即,焊膏50以比刮板11的宽度尺寸短的长度向掩模8上供给。但是,具有流动性的焊膏50在受到阻力而在掩模8上滚动的期间沿刮板11的宽度方向扩展。因此,为了不使焊膏50在刮板头10A(刮板头10B也相同)上露出,在刮板11的两端部安装防侧漏板12,如图3(B)所示,实现焊膏50的防侧漏。

该防侧漏板12如上述课题的栏中所描述的那样期望定期进行清扫,因此成为能够装卸的结构。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刮板头10A、10B中,为了与以往的结构相比容易进行防侧漏板12的安装作业而添加了改进。对此,首先,对以往的刮板头进行简单说明。图7是表示以往的刮板头100的立体图,尤其表示防侧漏板的装卸时的状态。

刮板头100相对于基座杆101固定有刮板102。基座杆101及刮板102具有如图示那样倾斜的姿势,在基座杆101的下表面侧固定刮板102,在上表面侧固定有导轨103。导轨103用于安装具备防侧漏板112的防侧漏部件110。该防侧漏部件110在保持托架111的臂部111a螺纹固定防侧漏板112,在保持托架111的倾斜的固定部111b上安装有两个T型螺母113。

T型螺母113供贯穿固定部111b的螺栓115螺合,通过螺栓115的拧紧进行相对于导轨103的紧固。即,向形成于导轨103的T型槽301插入T型螺母113,并拧紧螺栓115,由此将防侧漏部件110固定于基座杆101侧。但是,没有成为拧紧状态的T型螺母113处于旋转自如的状态。因此,即使如图示那样成为向T型槽301插入的姿势,当在插入时与导轨103接触时,也可能改变T型螺母113的朝向而无法向T型槽301进入。特别是,安装时的T型螺母113处于固定部111b的里侧,处于作业者看不到的位置,因此插入时的T型螺母113很有可能与导轨103接触而改变朝向。因此,在上述以往的刮板头100中,防侧漏部件110的安装对于作业者来说是繁琐的作业。

本实施方式的刮板头10A、10B针对这样的问题点进行了改善。图4是表示该刮板头10A、10B(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称为刮板头10)的立体图,表示防侧漏板的装卸时的状态。特别是示出与图7所示的刮板头100相反的一侧、即作业时的作业者能看到的状态的图。另外,图5是表示刮板头10的防侧漏部件20的图,从与图4所示的方向相反的一侧表示。

刮板头10与以往例相同地相对于基座杆13固定有刮板11。基座杆13及刮板11处于倾斜的姿势,在基座杆13的下表面侧(图4的附图里侧)固定刮板11,在图示的上表面侧固定有导轨14。导轨14用于安装具备防侧漏板12的防侧漏部件20。该防侧漏部件20通过向保持托架15的臂部151螺纹固定防侧漏板12而成。并且,相对于保持托架15的倾斜的固定部152安装有T型螺母16与引导块17。

T型螺母16与以往例相同地构成为,供贯穿固定部152的螺栓31螺合,通过T型螺母16的拧紧来进行相对于导轨14的紧固。另一方面,引导块17是比T型螺母16细长的部件,进入到形成于导轨14的T型槽140的细槽部分401。在此,图6是针对防侧漏部件的固定部而改变角度来表示图4的A-A向视剖面的图。导轨14的T型槽140具有与T型螺母16配合的形状,形成有处于较浅位置的细槽部分401与较深位置的沿宽度方向扩宽的宽幅部分402。

引导块17形成为能够插入到这样的T型槽140的细槽部分401的宽度尺寸。并且,该引导块17比T型螺母16靠近向T型槽140插入的插入侧(图5的右侧),因此在防侧漏部件20的安装时,引导块17比T型螺母16先行朝向T型槽140进入。另外,引导块17在向T型槽140插入的插入侧前端部分形成有宽度尺寸变小的锥部171。因此,即使引导块17的进入位置相对于T型槽140在槽宽方向上略微偏移,通过使锥部171与T型槽140的入口部分接触,也能够进行修正了偏移的进入。

引导块17的锥部171即使在如以往例的T型螺母113那样隐藏于保持托架111的情况下也发挥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锥部171以从保持托架15突出的方式被固定。因此,如图4所示,引导块17的从保持托架15突出的锥部171能够由作业者以目视的方式进行确认。

另外,引导块17通过两根螺栓32相对于保持托架15的固定部152螺纹固定为不会位置偏移。并且,如图5所示,引导块17的与锥部171相反一侧的端面172与T型螺母16的端面相接。因此,即便是本来旋转自如的T型螺母16,也由引导块17来限制旋转,维持向T型槽140进入时的姿势。在这样端面彼此相接的情况下,不允许T型螺母16进行微小旋转,但未必一定需要使端面彼此相接。即,如图6所示,在T型螺母16与T型槽140的尺寸设有由间隙引起的游隙,因此允许在进入时产生的T型螺母16的略微的朝向变更。因此,也可以在引导块17的端面172与T型螺母16的端面之间隔开被允许的旋转量的间隙。

接着,在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刮板头10进行防侧漏部件20的安装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作业者观察基座杆13(刮板头10)的上表面侧进行作业。并且,作业者以使T型螺母16处于保持托架15的里侧的方式保持防侧漏部件20进行安装。此时,作业者无法直接看到T型螺母16,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观察从保持托架15突出的引导块17的前端部分一边向T型槽140插入即可。而且,利用该插入使保持托架15沿着T型槽140横向移动,将引导块17向T型槽140的细槽部分401引导并使其进入,紧接着的T型螺母16也顺畅地进入到T型槽140内。

此时,作业者能够利用引导块17的锥部171使引导块17容易地插入到T型槽140(特别是细槽部分401)。并且,T型螺母16利用引导块17限制旋转并维持插入姿势,因此能够使T型螺母16不钩挂T型槽140的入口地插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刮板头10中,关于防侧漏部件20的安装,处理简单且作业性优异。并且,通过拧紧T型螺母16的螺栓31,安装后的防侧漏部件20与导轨14之间被紧固,防侧漏部件20相对于基座杆13被固定。

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刮板头说明了其一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引导块17的前端部(锥部171)以作业者容易看到的方式从保持托架15突出,但由于能够利用螺栓32确认引导块17的位置,因此也可以处于隐藏在保持托架15的里侧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丝网印刷机

7…刮板装置

10(10A、10B)…刮板头

11…刮板

12…防侧漏板

13…基座杆

14…导轨

15…保持托架

16…T型螺母

17…引导块

20…防侧漏部材

21…移动台

140…T型槽

50…焊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