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05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器。
图1图示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面板10和后面板11。前面板10包括前玻璃基板100而后面板11包括后玻璃基板110。
用于通过其之间的互放电来保持单元的发射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形成在前玻璃基板100上。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每个包括由透明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101a和102a以及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汇流电极101b和102b。用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扫描的扫描信号和用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保持的维持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101。保持信号主要提供给维持电极102。上电介质层103形成在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上部上以限制放电电流并且在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之间提供绝缘。具有MgO沉积的保护层104形成在上电介质层103的上表面上以促进放电条件。
寻址电极112形成在后玻璃基板110上以与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交叉。下电介质层114形成在寻址电极112的上部上以在寻址电极113之间提供绝缘。障壁111形成在下电介质层114上以形成放电单元。荧光体层113涂覆在障壁111之间以发射可见光。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用于驱动寻址电极112的数据驱动器。该数据驱动器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112。该数据驱动器包括用于产生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IC)。该数据驱动IC包括在诸如带载封装(TCP)或膜上芯片(chip-on-film,COF)的膜型元件(film type element)中。
图2图示了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如图2所示,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通过输入端子210接收图像信号,并且通过输出端子220将对应于该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图1的寻址电极112。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210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而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220形成于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220的形成方向基本上平行于图1的寻址电极112的形成方向。
由于等离子体显示设备支持满高分辨率(full high definition)(HD),因此增加了形成在一个数据驱动IC上的输出端子的数目。由于输出端子的数目增加,因此使数据驱动IC的长度和尺寸增加。当数据驱动IC的尺寸增加时,膜型元件的尺寸增加。从而,增加了数据驱动IC的制造成本或膜型元件的制造成本,并且增加了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
在图2中,参考数字230标示功率端子。用于形成数据信号的最大电压的数据电压输入到功率端子230。此外,参考数字240标示地端子。用于形成数据信号的地电平的地电平电压输入到地端子240。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包括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IC),该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用于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电极。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用于驱动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器;用于驱动维持电极的维持驱动器;以及数据驱动IC,所述数据驱动IC用于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扫描驱动器,所述扫描驱动器用于在提供了上升到正方向的第二信号之后在预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负方向的第一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用于在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负方向的第三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以及用于在寻址时段内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维持驱动器,所述维持驱动器用于在预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正方向的第四信号提供给维持电极;和数据驱动IC,所述数据驱动IC用于在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期间、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


将参考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同样的数字指示同样的元件。
图1图示了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图2图示了一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IC);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器;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驱动信号;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驱动信号的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之间的关系;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的高压电路;图10图示了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的膜型元件;以及图11图示了配备有膜型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参考附图以更详细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包括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IC),所述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用于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电极。
该电极可包括寻址电极。
用于接收图像信号的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可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
输入端子可基本上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中心中。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输出端子的一部分可形成在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中心中的输入端子的左面。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输出端子的剩余部分可形成在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中心中的输入端子的右面。
数据驱动IC可包括接收图像信号并且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输入端子,用于接收数据信号的数据电压的数据电压接线单元,以及用于接收数据信号的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接线单元。
参考电压接线单元可包括两个或更多端。所述两个或更多端中的至少一个可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
参考电压可以是地电平电压。
数据驱动IC可安装在膜型元件上。
膜型元件的电极端子的方向可基本上平行于数据驱动IC的长度的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
数据驱动IC可包括用于将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的高压电路、用于控制高压电路的逻辑电路、用于将功率源提供给逻辑电路的辅助电源单元、用于将参考电压提供给逻辑电路的辅助参考电源单元、用于将数据信号的数据电压提供给高压电路的数据电压接线单元、以及用于将参考电压提供给高压电路的参考电压接线单元。辅助电源单元、辅助参考电源单元、数据电压接线单元和参考电压接线单元可形成在相同的层上。
辅助电源单元、辅助参考电源单元、数据电压接线单元和参考电压接线单元可包括金属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用于驱动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器;用于驱动维持电极的维持驱动器;以及数据驱动IC,所述数据驱动IC用于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扫描驱动器,所述扫描驱动器用于在提供了上升到正方向的第二信号之后在预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负方向的第一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用于在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负方向的第三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以及用于在寻址时段内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维持驱动器,所述维持驱动器用于在预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正方向的第四信号提供给维持电极;和数据驱动IC,所述数据驱动IC用于在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期间、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给寻址电极。
预复位时段可包括在所有子场的第一子场中。
在第一子场中提供的上升斜坡信号的最大电压的量值可大于在跟随第一子场的子场中提供的上升斜坡信号的最大电压的量值。
当提供第三信号时,维持驱动器可将参考电压提供给维持电极。
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可将由谐振形成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10、扫描驱动器320、维持驱动器330和数据驱动器3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通过构成帧的子场的组合来表示灰度等级。换言之,一帧包括多个子场。子场的每个包括用于初始化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10的所有单元的复位时段、用于选择单元的寻址时段、以及用于在所选单元中产生保持放电的维持时段。图像的灰度等级通过根据多个子场中的至少一个子场的组合来改变维持时段的灰度水平来表示。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10包括扫描电极Y1到Yn、维持电极Z以及寻址电极X1到Xm。
扫描驱动器320将用于在复位时段期间初始化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10的所有单元的复位信号、用于在寻址时段期间选择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用于在维持时段期间在所选单元内产生保持放电的维持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Y1到Yn。
维持驱动器330将偏置电压提供给维持电极Z。维持驱动器330在维持时段期间将用于在所选单元内产生保持放电的维持信号提供给维持电极Z。
数据驱动器340接收图像信号,产生与扫描信号同步的数据信号,并且将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X1到Xm。数据驱动器340包括用于产生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IC。
接收到数据驱动器340的图像信号在执行图像处理过程之后获得。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控制器(未示出)输出对应于在执行反伽马校正过程、误差扩散过程、抖动过程、子场映射过程以及子场重排列过程之后获得的图像处理结果的图像信号。反伽马校正过程改进了灰度等级的线性度。误差扩散过程在执行反伽马校正过程之后扩散了产生的误差。抖动过程将误差反映到真实灰度(realgray)。子场映射过程执行真实灰度的映射。子场重排列过程通过子场排列映射于子场中的灰度信息。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器。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器包括数据驱动IC 34、数据电压供给控制单元343和能量恢复电路单元345。
数据电压供给控制单元343包括数据电压供给控制开关Q1。数据电压供给控制单元343将从数据电压源(未示出)提供的数据电压Vd提供给数据驱动IC 34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 341连接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X。数据驱动IC 341通过开关操作将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X。
将参考随后的附图详细地描述未在图4中示出的数据驱动IC 341的部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 341包括形成于数据驱动IC 34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以及形成于数据驱动IC 341的一侧的输入端子。
数据驱动IC 341包括顶开关Qt和底开关Qb。数据电压供给控制单元343和能量恢复电路单元345共同连接到顶开关Qt的一个端子。顶开关Qt的另一端子连接到底开关Qb的一个端子。底开关Qb的另一端子接地。连接到顶开关Qt的所述另一端子和底开关Qb的一个端子的第二节点n2连接到寻址电极X。
能量恢复电路单元345包括能量存储单元345a、能量供给控制单元345b、能量恢复控制单元345c和电感器单元345d。
能量存储单元345a包括能量存储电容器C。能量存储单元345a存储将被提供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X的能量,并且存储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恢复的能量。
能量供给控制单元345b比较能量供给控制开关Q2。能量供给控制单元345b形成从能量存储电容器C提供给寻址电极X的能量的供给路径。能量供给控制单元345b的一个端子连接到能量存储电容器C。
优选的是,能量供给控制单元345b进一步包括反向阻断二极管D3,用于防止反向电流通过能量供给控制开关Q2流到能量存储单元345a。
能量恢复控制单元345c包括能量恢复控制开关Q3。能量恢复控制单元345c形成从寻址电极X恢复到能量存储电容器C的能量的恢复路径。能量存储电容器C和能量供给控制单元345b共同连接到能量恢复控制单元345c的一个端子。优选的是,能量恢复控制单元345c进一步包括反向阻断二极管D4,用于防止逆电流从能量存储单元345a流到能量恢复控制开关Q3。
电感器单元345d通过LC谐振将存储在能量存储单元345a中的能量提供给寻址电极X。此外,电感器单元345d通过LC谐振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能量恢复到能量存储单元345a。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驱动信号。如图5所示,在第一子场SF1的预复位时段PRERP中,上升到负方向的第一下降斜坡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电极Y,而正电压被提供给维持电极Z。此外,在复位时段RP的设置上(setup)时段SU中将上升到正方向的上升斜坡信号PR提供给扫描电极Y之后,在复位时段RP的设置下(set-down)时段SD中,在负方向上下降到设置下参考电压-Ve的第二下降斜坡信号NR被提供给扫描电极Y。在设置下时段SD中,维持电极Z的电压保持在参考电压。优选的是,参考电压是地电平电压。优选的是,第一下降斜坡信号的电压逐渐下降,如图5所示。然而,虽然提供了在负方向上从0V电压或地电平电压下降的信号而不考虑该信号的形状,但获得了预复位时段的效果。优选的是,提供给维持电极Z的正电压的斜率大于第一下降斜坡信号的斜率,如图5所示。然而,虽然提供了在正方向上从0V的电压或地电平电压上升的信号而不考虑该信号的形状,但获得了预复位时段的效果。
在寻址时段AP中,扫描信号-SCNP提供给扫描电极Y,用于上升到数据电压Vd的数据信号DP提供给寻址电极X,而偏置电压vzb提供给维持电极Z。数据信号DP通过图4的数据驱动IC 341来提供。数据驱动IC 341包括形成于数据驱动IC 34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以及形成于数据驱动IC 341的一侧的输入端子。
扫描信号-SCNP下降到扫描电压-Vy,并且扫描电压-Vy是-200V。偏置电压vzb是100V。通过在维持时段SP中将用于上升到维持电压Vs的维持信号SUSP交替地提供给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在寻址时段AP中选择的单元内产生维持放电。优选的是,维持信号交替地提供给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然而,维持信号可提供给扫描电极Y或维持电极Z。换言之,正电压和负电压可提供给扫描电极Y或维持电极Z。正电压和负电压的供给可重复。一帧的至少一个子场包括预复位时段。优选地,预复位时段包括在一帧的第一子场中。原因是,在一帧的第一子场中单元的初始化比在除了一帧的第一子场之外的剩余子场中单元的初始化相对更困难。换言之,由于在第一子场中单元内的空间电荷量相对地少于剩余子场中单元内的空间电荷量,因此单元的初始化是困难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驱动中,在维持时段SP与复位时段SP之间的持续时间期间不产生擦除放电。通过使用通过所有子场中先前的子场中产生的维持放电而在寻址电极X上积累的正的壁电荷,在设置下时段SD和寻址时段AP中产生设置下放电和寻址放电。在设置下时段SD期间,维持电极Z的电压保持在参考电压GND或0V的电压。通过使用在先前的子场中寻址电极X上积累的正的壁电荷,设置下放电和寻址放电产生于扫描电极Y和寻址电极X之间。
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中在设置上时段SD之前壁电荷在每个放电单元内足够地积累,因此在除了第一子场SF1之外的子场中,复位电压Vr降低。例如,在第一子场SF1中,复位电压Vr是100V,而在其它子场中,复位电压Vr是80V。换言之,在除了第一子场SF1之外的子场中复位电压Vr可小于第一子场SF1中的复位电压Vr。此外,在除了第一子场SF1之外的子场中,可忽略复位电压Vr。
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应用具有如图5所示的波形的驱动信号时,寻址放电的延迟值-即抖动值在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继续到随后的子场时减小。
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中在预复位时段中,正的壁电荷和负的壁电荷在单元内的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上足够地积累,因此防止了错误放电。此外,由于在除了第一子场SF1之外的子场中复位电压Vr的量值小,因此暗室对比度增加。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驱动信号的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之间的关系。在寻址时段中,图3的数据驱动器340将用于选择单元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而扫描驱动器320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电极。当数据驱动器340通过图4的数据驱动IC 341提供如图6所示的数据信号时,扫描驱动器320以指定的次序将在第一时间T1期间下降的电压、在第二时间T2期间保持的扫描电压-Vy以及在第三时间T3期间上升的电压提供给扫描电极。由于第一时间T1和第三时间T3的至少一个的持续时间范围从20ns到150ns,因此产生于扫描电极中的噪声的量值减小。第二时间T2的持续时间可根据扫描信号提供给的扫描电极的次序而改变。例如,提供给第n扫描电极的扫描信号的第二时间T2的持续时间可不同于提供给第n+1扫描电极的扫描信号的第二时间T2的持续时间。当所有扫描电极分为两个或更多扫描电极组时,提供给所有扫描电极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扫描电极组的扫描信号的第一时间T1的持续时间可不同于提供给剩余扫描电极组的扫描信号的第一时间T1的持续时间。此外,提供给所有扫描电极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扫描电极组的扫描信号的第三时间T3的持续时间可不同于提供给剩余扫描电极组的扫描信号的第三时间T3的持续时间。在图5中,在子场SF1和SF2的寻址时段AP中提供给扫描电极的扫描信号的宽度彼此相等。然而,由于在跟随第一子场SF1的子场中空间电荷的活度大于第一子场SF1中空间电荷的活度,因此在跟随第一子场SF1的子场中扫描信号的宽度可小于在第一子场SF1中的扫描信号的宽度。
图4的数据驱动IC 341的输出端子形成于数据驱动IC 34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而数据驱动IC 341的输入端子形成于数据驱动IC341的一侧。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包括输入端子410、多个输出端子420、数据电压接线单元430和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输入端子410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并且接收图像信号。多个输出端子420形成于数据驱动IC 34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并且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数据电压接线单元430接收用于产生数据信号的最大电压的数据电压。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接收用于产生数据信号的最小电压的参考电压。
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410基本上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420形成于输入端子410的两侧。由于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410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因此数据驱动IC与控制器的连接是容易的。
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410的数目为6到8,而输出端子420的数目为96到256。形成于数据驱动IC另一侧的输出端子420的数目是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420的数目的三倍。例如,当输出端子的总数为256时,192个输出端子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另一侧,而64个输出端子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
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的一半形成于输入端子410的右面,而剩余的一半形成于输入端子410的左面。例如,当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的总数为64时,32个输出端子形成于输入端子410的右面,而32个输出端子形成于输入端子410的左面。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410不仅可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中心中,而且可形成于数据驱动IC一侧的另一部分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的部分放大视图。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420、输出数据信号的逻辑电路423和高压电路421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中。用于将功率源提供给逻辑电路423的辅助电源单元425和用于将参考电压提供给逻辑电路423的辅助参考电源单元427形成于逻辑电路423上。
逻辑电路423通过图7的放大器450和图8的高压电路421连接到输入端子410和输出端子420。数据电压接线单元430、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辅助电源单元425和辅助参考电源单元427包括通过由图案化过程执行的模制而形成的金属层,并且形成于相同的层上。由此,数据驱动IC的制造工艺简单并且数据驱动IC的制造成本减小。
数据电压接线单元430和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分别提供用于产生数据信号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的数据电压和参考电压。放大器450放大通过输入端子410输入的图像信号。
依赖于包括输入端子410和输出端子420的端子的数目、端子之间的距离以及数据驱动IC内的信号流来确定数据驱动IC的端子的设置。此外,数据驱动IC的一侧与另一侧之间的距离越短,数据驱动IC的尺寸就越小。
具体而言,由于输出端子420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和另一侧,因此数据驱动IC的尺寸小于图2的数据驱动IC的尺寸。优选的是,数据驱动IC的一侧的长度和另一侧的长度彼此相等。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的高压电路。如图9所示,数据驱动IC的高压电路包括第一到第六开关元件Tr1到Tr6、反相器Inv和电阻R。从逻辑电路523输出的信号提供给第四开关元件Tr4的栅极端子。通过反相器Inv反相的信号提供给第三开关元件Tr3的栅极端子。由此,不同的信号提供给第一开关元件Tr1的栅极端子和第二开关元件Tr2的栅极端子。
当第五开关元件Tr5或第六开关元件Tr6通过第一到第四开关元件Tr1到Tr4的操作来接通时,剩余的开关元件Tr5或Tr6关断。由此,数据电压Vd或参考电压提供给用于将数据信号输出到一个寻址电极的输出端子420。数据电压Vd通过图7的数据电压接线单元430来提供,而参考电压通过图7的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来提供。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中,参考电压是地电平电压,而电阻R是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的电阻。
数据驱动IC的高压电路421将数据信号保持在特定电压以防止在数据信号的保持时段期间数据驱动IC的错误操作。例如,当第六开关元件Tr6接通时,地电平电压的参考电压通过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提供给输出端子420。由此,数据信号基本上保持在0V的电压。即,甚至当浪涌电流流到高压电路421时,输出端子420的电压亦通过作为图7的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的一部分的中心接线单元445而保持在0 V的电压。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通过浪涌电流错误操作的可能性低。
图10图示了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的膜型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IC包括在诸如TCP或COF的膜型元件中。
为了防止数据驱动IC 700的损坏,数据驱动IC 700的长度的方向基本上平行于膜型元件的电极端子710的长度的方向。此外,数据驱动IC 700的长度的方向基本上垂直于膜型元件的缠绕方向(windingdirection)。膜型元件的电极端子710的形成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数据驱动IC 700的长度的方向。具体而言,连接到数据驱动IC 700的输入端子、数据电压接线单元、参考电压接线单元的膜型元件的电极端子720形成于膜型元件的一侧。此外,连接到数据驱动IC 700的输出端子的膜型元件的电极端子710形成于与膜型元件的一侧相对的膜型元件的另一侧。
数据驱动IC的上述结构防止了放大器电路之间不必要的距离。换言之,由于连接到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的放大器电路彼此靠近地定位,因此不产生放大器电路之间不必要的距离。由此,数据驱动IC的尺寸减小。数据驱动IC的制造成本和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小。
此外,由于地电平电压的参考电压通过包括图7的中心接线单元445的一端的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的三端来提供,因此图9的电阻R的量值减小。由此,防止了由数据驱动IC的错误操作所引起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错误操作。
如图7所示,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的所述三端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一侧,在该处形成输入端子410。由此,当数据驱动IC安装在膜型元件上时,地电平电压通过单个层的接线而提供于参考电压接线单元440的中心附近。由于该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简单,因此该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小。
膜型元件的电极端子710和720的形成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数据驱动IC的长度的方向。由此,当膜型元件安装在等离子体显示设备上时,膜型元件的长度在其缠绕方向上减小。结果,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小。
图11图示了配备有膜型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如图11所示,用于热散发的热耗散板400形成在包括前面板311和后面板313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10上。其上形成图3的扫描驱动器320和维持驱动器330的扫描驱动器板720和维持驱动器板730设置在热耗散板400上。
此外,其上形成图3的数据驱动器340的膜型元件750和数据驱动器板740设置在热耗散板400上。数据驱动器板740从控制板760接收图像信号,将图像信号传输到膜型元件750,并产生数据电压。配备有数据驱动IC的膜型元件750从控制板760接收图像信号,并然后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形成于后面板313上的寻址电极。此时,由于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形成于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因此数据驱动IC的尺寸和膜型元件的尺寸减小。
由此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显而易见的是,实施例可以多种方式变化。这样的变化不应视作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所有这样的修改意图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包括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数据驱动集成电路(IC),用于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所述电极。
2.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电极包括寻址电极。
3.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号的所述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一侧。
4.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输入端子基本上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以及其中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的一部分形成在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的输入端子的左面,而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的剩余部分形成在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的输入端子的右面。
5.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IC包括输入端子,其接收图像信号并且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一侧;数据电压接线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的数据电压;以及参考电压接线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的参考电压。
6.权利要求5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参考电压接线单元包括两个或更多端,并且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端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一侧。
7.权利要求5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参考电压是地电平电压。
8.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IC安装在膜型元件上。
9.权利要求8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膜型元件的电极端子的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长度的方向。
10.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IC包括高压电路,用于将所述数据信号输出到所述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逻辑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高压电路;辅助电源单元,用于将功率源提供给所述逻辑电路;辅助参考电源单元,用于将参考电压提供给所述逻辑电路;数据电压接线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信号的数据电压提供给所述高压电路;以及参考电压接线单元,用于将参考电压提供给所述高压电路,其中所述辅助电源单元、所述辅助参考电源单元、所述数据电压接线单元以及所述参考电压接线单元形成在相同的层上。
11.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辅助电源单元、所述辅助参考电源单元、所述数据电压接线单元以及所述参考电压接线单元包括金属层。
12.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扫描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扫描电极;维持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维持电极;以及数据驱动IC,用于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所述寻址电极。
13.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号的所述数据驱动IC的输入端子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一侧。
14.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输入端子基本上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并且其中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的一部分形成在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的输入端子的左面,而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输出端子的剩余部分形成在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一侧的中心中的输入端子的右面。
15.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IC安装在膜型元件上。
1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扫描驱动器,用于在提供了上升到正方向的第二信号之后在预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负方向的第一信号提供给所述扫描电极,用于在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负方向的第三信号提供给所述扫描电极,并用于在寻址时段中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所述扫描电极;维持驱动器,用于在所述预复位时段中将上升到正方向的第四信号提供给所述维持电极;以及数据驱动IC,用于在将所述扫描信号提供给所述扫描电极期间、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所述寻址电极。
17.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预复位时段包括在所有子场的第一子场中。
18.权利要求17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子场中提供的上升斜坡信号的最大电压的量值大于在跟随所述第一子场的子场中提供的上升斜坡信号的最大电压的量值。
19.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当提供所述第三信号时,所述维持驱动器将参考电压提供给所述维持电极。
20.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子将通过谐振形成的所述数据信号提供给所述寻址电极。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该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数据驱动IC,该数据驱动IC用于在将扫描信号提供给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期间、通过形成于所述数据驱动器IC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输出端子将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寻址电极。
文档编号G09G3/20GK101064086SQ200610078928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7日
发明者韩正观, 朴记洛, 裵钟运, 柳圣焕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