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9948发布日期:2019-02-15 19:4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书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以板书的方式呈现知识点,以便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也便于学习者直观地进行记忆理解学习。黑板是最常用的呈现板书的教学工具,为了呈现更多的内容,通常会采用多块独立的黑板拼接成型。目前常采用内嵌插销的方式拼接,具体的,插销的一端插入到其中一个黑板的边框内,另一端插入到另一个黑板的边框内,由于插销较短,两个待拼接的黑板的重心与插销支撑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加上插销螺丝孔存在设计公差和加工误差,且黑板的上边框的连接孔与插销螺纹孔存在尺寸差,使得黑板拼接上方的缝隙较大,影响美观,另外,此拼接方式还存在段差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装置,其拼接方式简单,拼接后缝隙小,并可保证段差在要求范围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书写装置,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边框和第一下边框;

第二板体,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上边框和第二下边框,所述第二上边框与所述第一上边框位置对应,所述第二下边框与所述第一下边框位置对应;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下边框内,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下边框内,以将所述第一下边框和所述第二下边框连接;

间隙调节机构,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上边框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与所述第二上边框连接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用于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件。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设置第一卡钩,在所述第一上边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

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设置第二卡钩,在所述第二上边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邻近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设置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开设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固定件邻近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设置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开设第二调节孔,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调节螺母旋接。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第一固定长孔,所述第一上边框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长孔开设第一螺纹孔,第一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长孔旋接至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上边框上;

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长孔,所述第二上边框上对应所述第二固定长孔开设第二螺纹孔,第二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长孔旋接至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上边框上。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下边框和所述第二下边框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容纳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容纳腔间隙配合。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下边框和所述第二下边框连接。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直角连接件,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下边框和所述第二下边框均设有容纳所述连接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所述直角连接件相匹配的直角安装位。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第三螺纹孔,在所述第一下边框和所述第二下边框上对应所述第三螺纹孔开设有边框通孔,所述边框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边框螺钉穿过所述边框通孔旋拧至所述第三螺纹孔内,以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下边框和所述第二下边框连接。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体为电子平板,所述第二板体为用于供使用者书写并呈现书写内容的书写板。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板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容易产生较大缝隙的两个板体的上端设置间隙调节机构,不仅可以利用此间隙调节机构对两个板体的上端进行连接,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两个板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减小两个板体之间的缝隙和段差。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书写装置采用的拼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书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书写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书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书写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间隙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电子平板;11、第一上边框;111、第一卡槽;112、第一螺纹孔;12、第一下边框;121、容纳腔;

2、书写板;21、第二上边框;211、第二卡槽;212、第二螺纹孔;

3、连接件;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三螺纹孔;

4、间隙调节机构;41、第一固定件;411、第一固定长孔;42、第二固定件;421、第二固定长孔;43、第一卡钩;44、第二卡钩;45、第一调节板;451、第一调节孔;46、第二调节板;461、第二调节孔;47、调节螺栓;48、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书写装置,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连接件3和间隙调节机构4,其中,第一板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边框11和第一下边框12,沿水平方向,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并排设置,第二板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上边框21和第二下边框,第二上边框21与第一上边框11位置对应,第二下边框与第一下边框12位置对应,连接件3的一端插入到第一下边框12内,另一端插入到第二下边框内,以将第一下边框12和第二下边框连接,间隙调节机构4包括与第一上边框11连接的第一固定件41和与第二上边框21连接的第二固定件42,第一固定件41与第二固定件42之间设置用于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件。通过在容易产生较大缝隙的两个板体的上端设置间隙调节机构4,不仅可以利用此间隙调节机构4对两个板体的上端进行连接,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两个板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减小两个板体之间的缝隙和段差。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书写装置采用的拼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为电子平板1,第二板体为书写板2。电子平板1可以显示电子文档、图片、视频等内容,书写板2用于供使用者书写并呈现书写内容,可以为黑板或者白板等任意可以书写的板体结构,书写板2配合电子平板1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教学,教师在书写板2上书写板书的同时可以在电子平板1上呈现预先做好的电子文档、图片、视频等格式的教学内容,或者在书写板2上安装摄像头,便于教师在书写板书时对板书内容进行拍摄记录,同时在电子平板1上可以同步地呈现板书内容。

当然,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可以设置为书写板2或电子平板1,且书写装置也不限于只有一个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还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在第一板体的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为电子平板1,第二板体为书写板2,一个电子平板1和两个书写板2位于同一平面,并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另外,可以在电子平板1的表面设置防眩光钢化玻璃,以使电子平板1既可以通过触控书写,也可以通过粉笔或油笔书写。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远离第二固定件42的一端设置第一卡钩43,在第一上边框11上开设有与第一卡钩43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111;第二固定件42远离第一固定件41的一端设置第二卡钩44,在第二上边框21上开设有与第二卡钩44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211。通过在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上均设置卡钩,在安装时,卡钩先卡住上边框上的卡槽,然后再利用调节件固定两个固定件并调节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这样简化了间隙调节机构4与上边框的连接形式,提升了拼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邻近于第二固定件42的一端设置第一调节板45,第一调节板45上开设第一调节孔451,第二固定件42邻近于第一固定件41的一端设置第二调节板46,第二调节板46上开设第二调节孔461,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47和调节螺母48,调节螺栓47依次穿过第一调节孔451和第二调节孔461与调节螺母48旋接。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调节板,并利用调节螺栓47和调节螺母48旋拧后产生的挤压作用力,使得两个调节板相互靠近,进而带动两个固定件相互靠近,达到调整两个板体之间的间隙的目的。

为了防止间隙调节机构4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上边框,还可以在固定件上增加螺钉对其进行位置固定。具体的,第一固定件4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第一固定长孔411,第一上边框11上对应第一固定长孔411开设第一螺纹孔112,第一紧固螺钉穿过第一固定长孔411旋接至第一螺纹孔112内,以将第一固定件41固定在第一上边框11上;第二固定件4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长孔421,第二上边框21上对应第二固定长孔421开设第二螺纹孔212,第二紧固螺钉穿过第二固定长孔421旋接至第二螺纹孔212内,以将第二固定件42固定在第二上边框21上。

调节螺栓47在对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如果第一固定件41上开设的供紧固螺钉通过的孔为圆孔,第一固定件41在被拉动的过程中会对紧固螺钉施加一个沿紧固螺钉径向延伸的剪切作用力,长时间使用后,紧固螺钉可能会出现滑丝,严重的紧固螺钉会被拉扯断。因此,在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上分别开设第一固定长孔411和第二固定长孔421,可以有效防止调节螺栓47在调节时对紧固螺钉施加沿紧固螺钉径向的剪切作用力,延长紧固螺钉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下边框12和第二下边框均设置有与连接件3相配合的容纳腔,连接件3与容纳腔间隙配合。通过将连接件3设置为与下边框的容纳腔相匹配,可以防止连接件3轻易地脱离下边框,提高连接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连接可靠性,连接件3通过螺钉分别与第一下边框12和第二下边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3为直角连接件,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第一下边框12和第二下边框均设有容纳连接件3的容纳腔121,容纳腔121内设有与直角连接件相匹配的直角安装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上均设置第三螺纹孔33,在第一下边框12和第二下边框上对应第三螺纹孔33开设有边框通孔,边框通孔与容纳腔121连通,边框螺钉穿过边框通孔旋拧至第三螺纹孔33内,以将连接件3分别与第一下边框12和第二下边框连接。

直角结构的连接件3的强度更高,可以有效防止变形,而设置边框螺钉对连接件3和下边框进行加强固定,不仅可以防止两个下边框之间的间隙变大,还可以有效防止连接件3脱离下边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