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5528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薄型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薄型显示装置,例如涉及具备在电路基板(印刷基板)和金属板利用垫片确保接地的功能的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源直下型的液晶电视中,已知使树脂制背光盖(中壳体)覆盖设置有作为背光源的LED的金属板构件,在该树脂制构件上安装有主PWB (printed wiring board ;印刷线路板)的结构。
[0003]这里参照图1,对于将垫片190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主PWB150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a)所示,垫片(导电构件)190由双面胶固定在形成有主PWB150的接地(GND)的PWB背面151。并且,如图1(b)所示,在垫片190固定于主PWB150的状态下,在处于金属板构件130的背面侧(图示上侧)设置有树脂制的后壳体120的状态的组件中,通过在后壳体120形成的垫片贯通用孔140,垫片190由双面胶粘贴在金属板构件130的规定的区域。结果,成为图1 (c)所示的结构,主PWB150和金属板构件130经由垫片190适当接触,确保导通。
[0004]目前提案了这种技术和各种其他方案。例如,对内置了天线的通信便携终端,能防止天线特性的结果并且进一步实现薄型化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I)。具体而言,设置有使第一金属板嵌入成形的第一树脂制壳体,以及使第二金属板嵌入成形的第二树脂制壳体。进一步地,在该第一树脂制壳体和第二树脂制壳体之间,夹持着印刷了天线的电路基板,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以及天线利用多个导电性垫片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097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然而,仅由双面胶将垫片190固定在主PWB150和金属板构件130上。并且,通过后壳体120的垫片贯通用孔140来进行固定,因此,采用像这样的结构的电视中,会有双面胶的粘接性劣化,组装时的贴付方法的偏差等问题。例如,如图1(d)所示,还可以假想垫片190由于变形等从垫片贯通用孔140偏离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变明显的情况下,使主PffB150和金属板构件130导通的垫片190变得接触不稳定,使不必要的辐射恶化,另外,还可能会接触其它器件造成不良影响。另外,为了不让像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出货,因此检测工序耗费的精力增加,需要采取对策。
[0007]另外,专利文献I公开的技术中,通过使用垫片,使分离的导电物电连接,进行有效利用。另外,进行双面胶固定,在中间的树脂壳体开孔定位。然而,并不能抑制由于压缩垫片而产生的变形,可能会与不可接触的区域相接触,因此正寻求其它技术。另外,撕开双面胶等的粘接物的情况下,垫片可能会由于振动等而移动,需要采取对策,因此正寻求其它技术。
[0008]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本发明的薄型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板构件,该金属构件设置在显示屏的背面侧;具备贯通孔的非导电性板构件,该非导电性板构件与所述金属板构件相对地设置在背面侦h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与所述非导电性板构件相对地设置在背面侧;以及垫片,该垫片设置于所述贯通孔,使所述金属板构件与所述电路基板保持导通,所述非导电性板构件包括垫片固定部,该垫片固定部在所述贯通孔的周围形成凸状。
另外,所述垫片可以比所述垫片固定部厚。
另外,所述垫片固定部可以为形成在所述贯通孔周围的壁面。
另外,所述垫片固定部可以具备在所述垫片的侧面卡紧的锯齿状。
另外,也可包括:孔,该孔形成在所述垫片固定部;以及棒状体,该棒状体贯通所述孔、刺进所述垫片。
发明效果
[0010]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技术,对于在接触电路基板和金属板构件时贯通的、作为树脂制构件的背光源盖体(中壳体)的贯通孔的形状进行结构改进,使得能够机械地固定垫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背景技术】涉及的,液晶电视中背光源的金属板构件和主PWB的利用垫片进行接地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电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电视中背光源的金属板构件和PWB的利用垫片进行接地的结构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关注接地结构的垫片设置部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利用垫片进行接地的结构的形成步骤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利用垫片进行接地结的构的设置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设置部的图。
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设置部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设置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接着,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简称为“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13]〈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电视10的分解立体图,以正面侧在图中的下侧,背面侧在图中上侧的方式进行设置,概要地进行显示。
[0014]如图所示,在显示屏12的背面侧(图中上侧)相对地设置背光源单元30。另外,在显示屏12的前面侧(图中下侧)设置前壳体11。
[0015]背光源单元30是所谓的直下型背光源,在金属板构件的前面侧设置多个LED作为光源。进一步地在背光源单元30的背面侧相对地设置树脂制的背光源壳体20。并且进一步地在其背面侧的规定的区域相对地设置主PWB50。进一步地,在安装主PWB50的背光源壳体20的背面侧相对地设置后壳体13。
[0016]详细如下文所述,在背光源壳体20上设置连通背光源壳体20前后的垫片设置部40。在该垫片设置部40设置规定大小的垫片90,背光源单元30的金属板构件的规定的长方形区域35和主PWB50的规定的接地电路区域(接地图案)电连接。
[0017]图3的立体图关注于背光源壳体20以及主PWB50进行表示。
[0018]如上文所述,在背光源壳体20的背面上设置、固定主PWB50。这时,利用垫片90,主PWB50相对于背光源单元30接地。在主PWB50的背面侧(图上侧)的上表面设置各种处理用LSI和输入输出端子等。
[0019]下面,参照图4以及图5对接地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4是关注接地结构的垫片设置部的图。另外,图5是表示利用垫片进行接地的结构的形成步骤的图,特别是图5(c)相当于图3的A-A剖面。
[0020]如图所示,在背光源壳体20形成用于设置垫片90的垫片设置部40。另外,垫片90为15mmX 15mmX 15mm尺寸的立方体,具有能被压扁一定量的缓冲性。
[0021]垫片设置部40由四角形的垫片贯通用开口 42、以及包围该垫片贯通用开口 42的四边的壁部44形成。另外,从考虑长期使用导致劣化从而使垫片90掉落等观点来看,可以主要以竖立液晶电视10使用时相当于下侧的区域为中心形成壁部44,可不形成在相当于上边的区域中。但是,若考虑垫片90会随着主PWB50等的移动而偏移变形的情况,则优选地也可形成在上边的区域。另外,不是完全以壁面形成,也可采用多个针状的结构。
[0022]这里,垫片贯通用开口 42为16mmX 16mm的尺寸。由此,设置垫片90的情况下,在垫片90和垫片贯通用开口 42的外周部分之间形成上下左右0.5mm的间隙。
[0023]壁部44以规定宽度形成,使得在背面侧以3.5_的高度凸状地包围垫片贯通用开口 42。另外,背光源壳体20的板状部分的厚度为3.0mm。另外,液晶电视10恰当地组装后的状态下,背光源单元30 (金属板构件32)和背光源壳体20的距离为2.55mm。进一步地,壁部44的前端部和主PWB50的距离为2.5mm。S卩,背光源单元30的背面侧的金属板构件32和主PWB50的距离为11.55mm,垫片90以压扁3.45mm的状态而固定。另外,主PWB50的前面侧(图下侧,即,与背光源壳体20相对的面侧)上,在固定垫片90的区域上确保长18mmX宽15mm的长方形区域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