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母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73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母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母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母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母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小尺寸(例如18.5英寸以下)的显示面板通常会在同一块尺寸较大的基板上批量制作,再从制作得到的显示母板上通过切割等工艺形成单独的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对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电路检测通常会以批量的方式来进行。具体来说,对于包括若干个显示面板的显示母板,可以通过在显示母板上设置的一个检测信号的总输入端口配合相应的传输线路将来自外部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每一显示面板的检测信号的输入端处,从而可以通过一次检测信号的加载完成所有显示面板的检测,节省了大量检测时间。
[0003]然而在上述检测过程中,所有显示面板对应于同一检测信号的输入端都是相互连通的,因此在任一显示面板中发生会影响检测信号电平的不良时,其他显示面板在该检测信号的影响下也会产生相同的异常现象,将导致检测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形下,现有技术只能将所有产生异常现象的显示面板都判定为含有此类不良,不仅造成了产品良率上的损失,还额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整个检测过程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母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母板,可以解决在阵列基板的检测过程中显示面板中发生的不良会导致显示母板上的所有显示面板同时产生相同的异常现象而无法正常进行检测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母板,包括若干个显示面板区域,每个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晶体管电路;对应于任一外部检测信号,所述阵列基板母板设有一输入端子,该输入端子分别经过至少一个单向导通电路与每个显示面板区域内的晶体管电路中用于接收该外部检测信号的接线端相连;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用于传输所述外部检测信号。
[0006]可选地,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栅极与源极相连或者栅极与漏极相连的薄膜晶体管。
[0007]可选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金属层、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的第一绝缘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所述栅极金属层对应区域内的有源层、以及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分别与所述有源层相接的源极金属层和漏极金属层。
[0008]可选地,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有源层和所述源极金属层和所述漏极金属层之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中形成有源极连接过孔和漏极连接过孔。
[0009]可选地,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0010]可选地,每个显示面板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单向导通电路。
[0011]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母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为上述任意一种的阵列基板母板。
[0012]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由上述任意一种的显示面板母板沿所述显示面板区域的边缘切割形成。
[0013]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意一种阵列基板母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0014]形成所述晶体管电路;
[0015]形成所述单向导通电路;
[0016]其中,所述晶体管电路和所述单向导通电路是同时形成的。
[00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每一显示面板的检测信号输入位置处设置一单向导通电路,可以在保障检测信号正常传输的同时避免显示面板的内部电路反过来影响检测信号的电平,因而可以解决在阵列基板的检测过程中显示面板中发生的不良会导致显示母板上的所有显示面板同时产生相同的异常现象而无法正常进行检测的问题。
[0018]基于此,由于本发明可以避免检测过程中同一显示母板上不同显示面板之间的相互干扰,因此有助于检测效率的提高;同时,由于本发明可以通过改进阵列基板母板上的电路结构实现,因而可以简单地融入到现有制作工艺当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阵列基板母板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单向导通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单向导通电路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阵列基板母板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阵列基板母板包括若干个显示面板区域11a,每个显示区域Ila内设置有晶体管电路12。应理解的是,该阵列基板母板可以包括设有若干个显示面板区域Ila的底板11。视具体应用场景的需要,底板11上的显示面板区域Ila可以是多于一个的任意个数,而图1中具体以8个显示面板区域I Ia作为示例。而在底板11每一显示面板区域Ila内,均形成有上述晶体管电路12。可以理解的是,晶体管电路12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显示的部分必要电路结构,例如交叉排列的数据线和扫描线、与扫描线相连的若干个晶体管器件、与数据线相连的像素电极或者发光器件,以及在显示面板区域Ila内的边缘位置处与扫描线相连的扫描驱动电路等等。总的来说,上述晶体管电路12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Array基板)上的电路结构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0025]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晶体管电路12具有何种电路结构,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等电路缺陷,因而在产品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加电测试以确认晶体管电路12可以正常工作。比如,在利用阵列基板母板形成显示面板母板之后,可以将若干路外部检测信号输入至晶体管电路12中,并通过预先设置在晶体管电路12中的检测电路与外部检测信号的配合使每一显示面板区域都显示预设画面,从而通过与标准画面的比对可以确认晶体管电路12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0026]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阵列基板母板上所有显示面板区域Ila内的晶体管电路12都同时以相同的外部检测信号进行检测。参见图1,对应于任一外部检测信号,上述阵列基板母板均设有一输入端子13(图1中仅以一个输入端子作为示例),该输入端子13分别经过至少一个单向导通电路14与每个显示面板区域Ila内的晶体管电路12中用于接收该外部检测信号的接线端相连。其中,上述单向导通电路14用于上述外部检测信号。具体地,任一上述单向导通电路14可以通过生成由输入端子13流向对应的上述晶体管电路12的单向电流来传输外部检测信号。
[0027]应理解的是,根据具体的检测需要,输入端子13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在具有多于一个的输入端子13时,阵列基板母板上可以还包括设置方式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