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纸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515发布日期:2019-10-13 00:3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纸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纸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墙面贴纸是建筑室内装修常用的一种装修方式,主要是将墙纸黏贴在室内墙面上以提高美观度。传统的壁纸黏贴方式,一般是在墙面上刷胶,然后将墙纸黏贴在墙面上。整个过程均通过人工操作完成。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没有专用的设备辅助情况下,容易出现壁纸歪斜、产生褶皱等情况,影响施工进度。

于是市面上出现了用于墙纸贴合的装置,包括全自动和半自动的。如CN207510115U公开了一种墙纸贴合用的半自动贴合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均通过螺丝连接有万向轮,底座的顶端外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底座的顶部设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底端两侧向下形成凸块,两个凸块分别和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端外壁两侧分别焊接有副支撑座,且两个副支撑座之间设有注胶筒,注胶筒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远离注胶筒的一端通过轴承和副支撑座连接,移动板的顶端外壁中间焊接有两个主支撑座。

CN204915077U公开了一种自动式墙纸贴合器,其组成包括:把手、拆卸杆、分离片和载物杆,其中把手与拆卸杆通过螺栓连接,分离片与拆卸杆、把手通过螺栓连接,载物杆与把手、分离片通过螺栓连接,增强了载物杆在工作中的稳定性。

但是,上述墙纸贴合装置存在两张相邻墙纸之间边缘重合或存在缝隙的问题,导致最终贴好的墙纸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贴合效果更好的墙纸贴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墙纸贴合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升降架、滑动设置在升降架上的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所述升降架上设有多个沿竖向布置的激光发射器,所述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的一侧边缘位于激光发射器所在竖直平面上。在黏贴墙纸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移动到工作位置附近,打开激光发射器,使得激光发射器在墙面上形成的光斑位于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的边缘;若光斑未对准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的边缘,则调整装置的位置,直至光斑位于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的边缘。然后移动装置,使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与墙壁紧贴,在移动过程中要保持光斑位于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的边缘;最后通过升降架的升降,使得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上下移动,涂胶单元的上下移动使得胶水附着在墙壁上,压平单元的上下移动将墙纸压贴在墙壁上,完成墙纸的铺设。

所述的压平单元位于涂胶单元的上方,所述墙纸的两侧边缘与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的两侧边缘重合。若压平单元位于涂胶单元的下方,则工作时升降架需要从下往上升,当涂胶单元运动至最上方与天花板接触后,升降架无法继续上升,但此时,压平单元并未与天花板接触,此时就需要人工将剩余部分的墙纸压贴在墙壁上,工人需要爬上操作台进行工作,较为繁琐。而采用本申请这样的设置,工作时升降架需要从上往下降,当涂胶单元运动至最下方与地面接触后,升降架无法继续下降,此时,虽然压平单元并未与地面接触,但工人站在地上就可以将剩余部分的墙纸贴好,更方便也更安全。

所述的涂胶单元包括储胶桶、涂胶辊、设置在涂胶辊两端用于连接涂胶辊和储胶桶的连接管,所述涂胶辊和连接管均为中空结构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储胶桶底部固定且和储胶桶内连通,所述涂胶辊表面开设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涂胶辊的一侧边缘位于激光发射器所在竖直平面上,且墙纸位于两根连接管之间,所述墙纸的宽度与涂胶辊的长度相同,所述储胶桶滑动设置在升降架上。

所述的涂胶辊的外侧包裹海绵层。设置海绵层,可以使得涂在墙上的胶水更加均匀。

所述的通孔的孔径为1~3mm。通孔的直径在该范围内,胶水可以缓慢流出,既满足涂墙需求,也不会滴落造成胶水浪费。

所述的压平单元包括压平辊、设置在压平辊两端用于连接压平辊和升降架的连接板,所述压平辊的一侧边缘位于激光发射器所在竖直平面上,且墙纸位于两根连接板之间,所述墙纸的宽度与压平辊的长度相同,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在升降架上。具体来说,连接板呈U字形,在U字形两条竖直边的顶端与压平辊的两端转动连接,U字形的底边的中部与升降架滑动连接。

所述的升降架内设有丝杆,所述压平单元和涂胶单元中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丝杆旋转的电机。具体来说,涂胶单元的丝杆螺母设置在储胶桶上,压平单元的丝杆螺母位于连接板上。

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可固定的万向轮。设置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移动;当贴墙纸开始之前,装置的位置完全确定之后,固定万向轮使之无法移动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激光发射器,可以保证墙纸的边缘与墙面立边或相邻墙纸的边缘重合,从而保证贴墙纸的质量;

(2)通过升降架的升降完成胶水的涂覆和墙纸的压平,减少人工工作量,并保证贴墙纸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为底板,2为升降架,3为激光发射器,4为储胶桶,5为连接管,6为涂胶辊,7为海绵层,8为连接板,9为压平辊,10为万向轮,11为墙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墙纸贴合装置,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上底板1、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的升降架2、滑动设置在升降架2上的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升降架2上设有四个沿竖向布置的激光发射器3,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的一侧边缘位于激光发射器3所在竖直平面上。压平单元位于涂胶单元的上方,墙纸的两侧边缘与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的两侧边缘重合。工作时,升降架2从上往下降,当涂胶单元运动至最下方与地面接触后,升降架2无法继续下降,此时,虽然压平单元并未与地面接触,但工人站在地上就可以将剩余部分的墙纸贴好,更方便也更安全。

涂胶单元包括储胶桶4、涂胶辊6、设置在涂胶辊6两端用于连接涂胶辊6和储胶桶4的连接管5,涂胶辊6和连接管5均为中空结构且连通,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储胶桶4底部固定且和储胶桶4内连通,涂胶辊6表面开设均匀分布的通孔,涂胶辊6的一侧边缘位于激光发射器3所在竖直平面上,且墙纸位于两根连接管5之间,墙纸的宽度与涂胶辊6的长度相同,储胶桶4滑动设置在升降架2上。涂胶辊6的外侧包裹海绵层7。设置海绵层7,可以使得涂在墙上的胶水更加均匀。通孔的孔径为1~3mm。通孔的直径在该范围内,胶水可以缓慢流出,既满足涂墙需求,也不会滴落造成胶水浪费。

压平单元包括压平辊9、设置在压平辊9两端用于连接压平辊9和升降架2的连接板8,压平辊9的一侧边缘位于激光发射器3所在竖直平面上,且墙纸位于两根连接板8之间,墙纸的宽度与压平辊9的长度相同,连接板8滑动设置在升降架2上。具体来说,连接板8呈U字形,在U字形两条竖直边的顶端与压平辊9的两端转动连接,U字形的底边的中部与升降架2滑动连接。

升降架2内设有丝杆(图中未显示),压平单元和涂胶单元中设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套设在丝杆上,丝杆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丝杆旋转的电机。具体来说,涂胶单元的丝杆螺母设置在储胶桶4上,压平单元的丝杆螺母位于连接板8上。

底板1的底部设有可固定的万向轮10。设置万向轮10,便于整个装置移动;当贴墙纸开始之前,装置的位置完全确定之后,固定万向轮10使之无法移动即可。

在黏贴墙纸11时,将本装置移动到工作位置附近,打开激光发射器3,使得激光发射器3在墙面上形成的光斑位于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11的边缘;若光斑未对准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11的边缘,则调整装置的位置,直至光斑位于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11的边缘。然后移动装置,使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与墙壁紧贴,在移动过程中要保持光斑位于墙的立边或者相邻墙纸11的边缘;最后通过升降架2的升降,使得涂胶单元和压平单元上下移动,涂胶单元的上下移动使得胶水附着在墙壁上,压平单元的上下移动将墙纸11压贴在墙壁上,完成墙纸11的铺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