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237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轻薄化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演进,目前在市面上已有触控显示装置或立体显示装置等电子产品。另一方面,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可通过将现有的触控结构、视差屏障模块和显示面板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然而,若是将触控结构、视差屏障模块和显示面板组装在一起,则会有厚度过厚和/或重量过重的问题。举例而言,由于视差屏障模块和显示面板各包含两层衬底,直接将视差屏障模块与显示面板结合将造成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明显增加,不利于轻薄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减少衬底的使用,进而使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更为轻薄,且可节省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硬件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此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视差屏障模块和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视差屏障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上。视差屏障模块包含第一衬底、第二衬底和液晶层。第一衬底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上。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相对设置,且第一衬底位于第二衬底与显示面板之间。液晶层设置于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触控结构设置于第二衬底上。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触控结构包含第三衬底、触控电极层和偏光层。第三衬底与第一衬底设置于第二衬底的相对两侧。触控电极层设置于第二衬底上,且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二衬底与第三衬底之间。偏光层设置于触控电极层与第三衬底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一粘着层。第一粘着层设置于偏光层与第三衬底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显示面板包含封装薄膜、有机发光层和像素电极层。封装薄膜与第二衬底设置于第一衬底的相对两侧。有机发光层位于封装薄膜与第一衬底之间。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有机发光层与第一衬底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显示面板包含第四衬底、像素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封装薄膜。第四衬底与第二衬底设置于第一衬底的相对两侧。像素电极层设置于第四衬底上。有机发光层设置于像素电极层上。封装薄膜设置于有机发光层与第一衬底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粘着层。第二粘着层设置于封装薄膜与第一衬底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显示面板为底部发光型显示面板。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显示面板为顶部发光型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此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显示面板,此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接着,在显示面板上形成视差屏障模块。此视差屏障模块包含第一衬底、第二衬底和液晶层,其中第一衬底形成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上,第二衬底形成而与第一衬底相对设置,第一衬底位于第二衬底与显示面板之间,且液晶层形成于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接着,在第二衬底上形成触控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减少衬底的使用,进而使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更为轻薄,且可节省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硬体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现参照结合附图描述如下,其中:

图1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制造图3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中间阶段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6为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仔细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概念,其可实施于各式各样的特定内容中。所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仅供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100包含显示面板110、视差屏障模块120和触控结构130。显示面板110可用以产生彩色影像,且可以是例如扭转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液晶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VA)液晶显示面板、蓝相液晶(blue-phase liquid crystal)显示面板、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面板或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显示面板等,但不限于此。显示面板110具有出光侧110A,使得对应彩色影像的光线从出光 侧110A射出。

视差屏障模块120设置于显示面板110上。详细而言,视差屏障模块120包含第一衬底121、第二衬底122和液晶层123。如图1所示,第一衬底121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出光侧110A上,第二衬底122与第一衬底121为相对设置,且第一衬底121位于第二衬底122与显示面板110之间。第一衬底121和第二衬底122为透明衬底,且可以是例如玻璃衬底和塑胶衬底等,但不限于此。液晶层123设置于第一衬底121与第二衬底122之间。此外,在第一衬底121和第二衬底122上还包含电极层(图1未示出),使得在液晶层123中的液晶分子可基于第一衬底121与第二衬底122的作用而产生偏转。

触控结构130设置于视差屏障模块120上。如图1所示,触控结构130设置于第二衬底122上,使得视差屏障模块120位于显示面板110与触控结构130之间。触控结构130可以是外贴式结构、外嵌式(on-cell)结构或单片玻璃式结构(One Glass Solution)等,但不限于此。此外,触控结构130可以是例如电容式触控结构或电阻式触控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以外嵌式结构为例,请参照图2,图2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200包含显示面板110、视差屏障模块120和触控结构130,其中触控结构130包含第三衬底131、触控电极层132和偏光层133。第三衬底131用以承载触控电极层132和偏光层133,且同时作为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200的覆盖板。触控电极层132位于第三衬底131与偏光层133之间。触控电极层132可包含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等透明导电材料,但不限于此。在偏光层133与第二衬底122之间还具有第一粘着层140,使得触控结构130通过第一粘着层140而与视差屏障模块120贴合。第一粘着层140可以是例如光学胶或水胶等,但不限于此。

在显示面板110为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例子中,请参照图3,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300的示意图。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300包含显示面板110、视差屏障模块120和触控结构 130,其中显示面板110为底部发光型(bottom-emission)结构,其包含封装薄膜111、有机发光层112和像素电极层113。如图3所示,封装薄膜111与第二衬底122设置于第一衬底121的相对两侧,且封装薄膜111位于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300的最底部。有机发光层112位于封装薄膜111与第一衬底121之间,而像素电极层113设置于有机发光层112与第一衬底121之间。像素电极层113可包含例如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等透明导电材料,但不限于此。图3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300的优点在于,第一衬底121可同时作为视差屏障模块120和显示面板110的衬底,因此可减少衬底的使用,进而节省其制造成本和制造工艺步骤等,且使其厚度更为轻薄。

在图3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300的制造上,由于第一衬底121的上下侧都有结构,故第一衬底121需要通过翻面处理,而使得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300的制造较为复杂。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先在第一衬底121的其中一侧上形成视差屏障模块120中的电极层124,之后在电极层124上形成保护层125,以保护视差屏障模块120中的电极层124。接着,如图4B所示,在第一衬底121的另一侧上形成像素电极层113、有机发光层112和封装薄膜111。最后,如图4C所示,将保护层125去除,以进行后续形成视差屏障模块120中其他结构的步骤。上述保护层125可包含UV胶或是其他可用来保护电极层124的材料。

此外,请参照图5,图5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500的示意图。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500包含显示面板110、视差屏障模块120和触控结构130,其中显示面板110为顶部发光型(top-emission)结构,其包含封装薄膜111、有机发光层112、像素电极层113和第四衬底114。如图5所示,第四衬底114与第二衬底122设置于第一衬底121的相对两侧,且第四衬底114位于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500的最底部。像素电极层113设置于第四衬底114上,有机发光层112设置于像素电极层113上,且封装薄膜111设置于有机发光层112与第一衬底121之间。像素电极层113可包含例如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等透明导电材料,但不限于此,且封装薄膜111包含透明 封装材料。在封装薄膜111与第一衬底121之间还具有第二粘着层150,使得视差屏障模块120通过第二粘着层150而与显示面板110贴合。第二粘着层150可以是例如光学胶或水胶等,但不限于此。图5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500的优点在于,第一衬底121可同时作为视差屏障模块120和显示面板110的衬底,因此可减少衬底的使用,进而节省其制造成本和制造工艺步骤等,且使其厚度更为轻薄。

此外,比较图3和图5可知,相较于图5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500,图3的底部发光型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300还可减少第四衬底114的使用,进而节省其制造成本和制造工艺步骤等,且使其厚度更为轻薄。

另外,在图1至图3和图5中,由于在第三衬底131的上下侧形成结构后,就无法再对第三衬底131进行薄化,因此可先选用较薄厚度的第三衬底131,使得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100、200、300和500可更为轻薄。选用的第三衬底131的厚度可以是0.25至0.7毫米,但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6,图6为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600的流程图。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600配合图1所示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100说明如下。首先,进行步骤602,提供显示面板110。提供的显示面板110可以是例如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面板、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的结构为如图3或图5所示的结构。

接着,进行步骤604,在显示面板110上形成视差屏障模块120。如图1所示,视差屏障模块120包含第一衬底121、第二衬底122和液晶层123,其中第一衬底121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出光侧110A上,第二衬底122与第一衬底121为相对设置,第一衬底121位于第二衬底122与显示面板110之间,且液晶层123设置于第一衬底121与第二衬底122之间。在进行步骤604之前,可先在显示面板110的出光侧110A上形成粘着层(如图3所示的第二粘着层150),使得视差屏障模块120通过粘着层而与显示面板110贴合。

接着,进行步骤606,在视差屏障模块120上形成触控结构130。详细而言,触控结构130形成于视差屏障模块120的第二衬底122上。触控结构130可以是外贴式结构、外嵌式(on-cell)结构或单片玻璃式结构(One Glass Solution)等,但不限于此。此外,触控结构130可以是例如电容式触控结构或电阻式触控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在进行步骤606之前,可先在视差屏障模块120的第二衬底122上形成粘着层(如图2所示的第一粘着层140),使得触控结构130通过粘着层而与视差屏障模块120贴合,从而形成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100。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减少衬底的使用,进而使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更为轻薄,且可节省所述触控式立体显示装置的硬件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