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8682发布日期:2018-07-18 00:0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电子照相(ep)印刷设备可通过使诸如光电导鼓的光电导构件基于待印刷的图像选择性地充电或放电而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选择性充电或放电可在光电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着色剂或其它印刷流体可被显影到光电导体的潜像上,并且着色剂或印刷流体可被转印到介质上以在介质上形成图像。在干式ep(dep)印刷设备中,粉状调色剂可被用作着色剂,并且在介质在光电导体下方经过时,着色剂可被介质接收。着色剂可在其通过加热的压辊时被固定就位。在一些液体ep(lep)印刷设备中,印刷流体可替代调色剂被用作着色剂。在一些lep设备中,印刷流体可在显影单元中显影,然后被选择性转印到光电导体(“零转印”)。例如,印刷流体可具有使其被静电吸引到光电导体上的潜像的电荷。光电导体可将印刷流体转印到可包括转印橡皮布(blanket)的中间转印构件(itm)(“第一转印”),在此印刷流体可被加热直到液态载体蒸发或基本蒸发,并且树脂着色剂熔化。itm可将树脂着色剂转印到印刷介质的表面(“第二转印”),印刷介质可被支撑在旋转的压印构件(例如,旋转的压印鼓)上。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的示例显影单元的横截面视图。

图1b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的示例显影单元的纵截面视图。

图2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的另一示例显影单元的横截面视图。

图3a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的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的横截面视图。

图3b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的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的纵截面视图。

图4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传送到显影单元的示例接口的纵截面视图。

图5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传送到显影单元的另一示例接口的纵截面视图。

图6a-图6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

图7a-图7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另一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

图8a-图8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又一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

图9a-图9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显影单元可从储存器接收印刷流体,并将印刷流体提供给诸如显影辊的显影构件。印刷流体可在显影辊上显影,并且显影辊可将显影的印刷流体转印到光电导体。显影单元可包括一组电极,该一组电极形成腔(例如,主电极、背电极等)。印刷流体可通过管道(例如,管、软管、通道等)被传送到腔。来自管道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可迫使印刷流体通过通道到达显影辊。

管道可将印刷流体传送到腔的第一端。印刷流体可如同射流那样离开管道。印刷流体在其离开时的压力/速度可使印刷流体行进到腔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印刷流体在腔的第二端处由于入射的射流而可能处于高压。射流可从第一端拉动印刷流体,并且少量印刷流体可流到第一端。结果,印刷流体可能在腔的第一端处处于低压。

第一端处的低压可能导致差的印刷质量。如果压力太低,印刷流体可能不会流过背电极。印刷流体流的缺少可能阻止印刷流体的显影在背电极处发生。结果,印刷流体的光学密度可能降低,并且流条纹可能在显影辊上的印刷流体中出现。这些缺陷可转印到印刷介质。在极端情况下,可能甚至存在印刷流体的完全匮乏。第二端处的高压可增大通过通道流向显影辊的印刷流体的量和速度。挡板可能不能容纳印刷流体的增加的流,并且印刷流体可能泄漏溢出挡板。因此,需要一种用于使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和速度输出到显影辊的设备。

图1a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150的示例显影单元100的横截面视图。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横”是指与显影辊150的轴线正交的平面、线、矢量等。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纵”是指与显影辊150的轴线平行或重合的平面、线、矢量等。显影单元100可包括一组电极110。该一组电极110可包括主电极112和背电极114。该一组电极110可形成腔120。通道140可被连接到腔120。通道140可将印刷流体从腔120运送到显影辊150。例如,印刷流体的压力可使印刷流体沿通道140向上流动到显影辊150。

入口130可将印刷流体传送到腔120。例如,入口130可通过管道(未示出)被联接到印刷流体储存器(未示出)。入口130的尺寸可被最大化。例如,入口130可不包括可能限制印刷流体向单个窄通路流动并使其如同窄射流那样进入腔120的任何东西。在一个示例中,入口直径可至少与管道的直径一样大。在这种示例中,沿着入口130可不存在直径比管道的直径小的位置。通过大入口进入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可低于进入比管道窄的入口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和速度。相应地,第二端处的压力可能不会像利用窄入口那样高。另外,加宽可使更多的印刷流体被引导到第一端,并且第一端处的压力可比利用窄入口情况下的压力高。

图1b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150的示例显影单元100的纵截面视图。入口130可在腔120的第一端122,并且腔120的第二端124可与第一端122相对。入口130可包括将入口130联接到管道160的端盖132。入口130可从管道160的尺寸变宽至腔120的尺寸。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变宽”是指入口130的横截面面积在入口轴线上在印刷流体离开管道160之后的第一位置和入口轴线上比第一位置更加远离管道160的第二位置之间增大。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截面面积”是指横截面面积。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入口轴线”是指平行于显影辊轴线并与端盖132的在其与管道160相交处的内表面等距的轴线。例如,入口130可包括在端盖132与管道160相交的位置和入口130的最接近腔120的端部之间的截面面积增大部。

在一个示例中,入口130可包括锥形部分134。锥形部分134可从端盖132向外成锥形至腔120的尺寸。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向外成锥形”是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截面面积连续和恒定增大。例如,锥形部分134可以恒定的斜率向外成锥形。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斜率”是指从入口轴线至与入口轴线共面的线(例如,入口的内表面上的线)的横向距离在该线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改变除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入口轴线的纵向距离,或者术语“斜率”是指如此计算的商的反正切。在一些示例中,对于锥形部分134的内表面上的与入口轴线共面的所有线,斜率可相同。可替代地或另外,基于腔120的形状的变化,可具有不同斜率的线。在一些示例中,入口130可以不大于阈值的斜率向外成锥形,该阈值诸如为15度、20度、30度、45度、60度等(即,锥形部分134的内表面上的与入口轴线共面的所有线可具有不大于该阈值的斜率)。一些线可具有几乎为零的斜率并与入口轴线保持恒定距离,而其它线则更快地变宽。在所例示的示例中,一侧以恒定的斜率变宽,而另一侧不变宽并具有几乎为零的斜率。

在其它示例中,入口130可变宽而不成锥形。在一个示例中,入口130的变宽可以是不恒定的,并且入口130的内表面可形成与入口轴线共面的具有变化斜率的曲线。该曲线可例如为多项式的、指数的等。在一个示例中,入口130的变宽可以是不连续的。入口130可以多个台阶变宽,而在各台阶之间截面面积不改变。各台阶之间的斜率可以是恒定的或变化的。入口130的变宽可进一步减小进入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印刷流体可在其遇到变宽的截面时扩散,这可导致压力和速度的减小。结果,相对于没有变宽的入口,第二端124处的压力可减小,并且第一端122处的压力可更高。

图2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250的另一示例显影单元200的横截面视图。显影单元200可包括一组电极210。该一组电极210可包括主电极212和背电极214。该一组电极210可形成腔220以从入口230接收印刷流体。从入口230接收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可迫使印刷流体通过通道240并到达显影辊250。

显影单元200可包括插入件270。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插入件”是指在固定位置中的改变腔220中的印刷流体流的物体。插入件可由聚合物、金属、碳基化合物等制成。插入件270可位于入口230或腔220中。无论插入件的位置如何,插入件270都可使入口230或腔220中的印刷流体流改向。插入件270可在印刷流体的路径中。例如,插入件270可位于印刷流体进入入口230中的位置、在印刷流体进入入口230中之后的位置等。在一个示例中,插入件270可沿入口轴线定位或居中。插入件270可使印刷流体朝向腔220的面和边缘且远离腔220的中心改向。如本文使用的,术语“面”是指包围腔220的表面的大致平坦部分(即,限定腔220的一组电极210的表面的平坦部分),并且术语“边缘”是指表面上接合两个面的区域。例如,边缘可以是该一组电极210的表面的在两个面之间的圆滑部分。在一个示例中,插入件270可迫使到达的印刷流体在该印刷流体可继续纵向流动之前朝向面和边缘横向流动。

插入件270也可或替代地扰乱印刷流体的流动。印刷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在其已经被插入件270改向或扰乱后可更小。相对于没有插入件的示例,改向和扰乱可减小在第二端离开通道240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印刷流体向腔220的第一端的流动可通过由插入件270对印刷流体流动的改向和扰乱而增加。相对于没有插入件的示例,在腔220的第一端处由插入件270对印刷流体的改向或扰乱可增大在第一端离开通道240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因此,由插入件270进行的改向和扰乱可使印刷流体以更均匀的压力被传送到显影辊250。

在一些示例中,入口230可被限制,从而印刷流体可以窄射流进入腔220。窄射流可冲击插入件270,并可围绕插入件270行进,这可改变进入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和速度。插入件270吸收印刷流体的一些压力/速度,并可使一些压力/速度改向至腔220的否则将处于更低压力的部分。在一些示例中,入口230可不受限制,并具有大的截面面积。插入件270和大的截面面积可协作以使印刷流体以与单独利用任一元件相比更均匀的压力离开通道240并到达显影辊250。

在一个示例中,入口230可变宽,并且插入件270可将印刷流体引导到入口230的变宽部分中。在没有插入件270的情况下,变宽可减小进入的印刷流体的压力,但是变宽部分和第一端处的印刷流体可保持在与第二端处的印刷流体相比较低的压力。第二端处的印刷流体仍可受到在入口230处进入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和速度的影响。插入件270可将印刷流体朝向变宽部分引导,这可增大第一端处的印刷流体压力。插入件270还可阻碍进入的印刷流体,这可防止进入的印刷流体的速度影响第二端处的印刷流体的压力。结果,与仅使入口230变宽或仅包括插入件270相比,当插入件270被包括而与变宽结合时,传送到显影辊的印刷流体可具有更均匀的压力。

图3a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350的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300的横截面视图。显影单元300可包括一组电极310(例如,主电极312、背电极314等)。该一组电极310可形成腔320。腔320可从入口330接收印刷流体。腔320中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可使印刷流体通过通道340流向显影辊350。

显影单元300可包括插入件370。插入件370可位于入口330或腔320中,并可改变入口或腔320中的印刷流体流。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插入件370可包括当观察横截面时位于中心的孔372和围绕孔372的实心环374。孔372可允许印刷流体通过插入件370朝向腔320的中心行进。在一个示例中,没有孔的插入件370可使第一端处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增大太多,并使第二端处或两端之间的中部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减小太多。例如,在第一端处可存在压力或速度的尖峰。

环374的尺寸(例如,直径)和孔372的尺寸(例如,直径)可被选择为减弱第二端处的印刷流体压力,同时防止在插入件370后面形成低压阴影区。孔372的定位和数量也可被调整以控制传送到显影辊350的印刷流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各个位置处的压力。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孔372与环374同轴,但在其它示例中,孔372可与环374不同轴。孔372或环374也可形成除圆之外的截面形状,诸如正方形、三角形(例如,具有朝向腔320的边缘定向的角、具有朝向腔320的面定向的角等)等。

插入件370可包括多个肋376。该多个肋376可支撑环374并将其保持在固定位置。该多个肋376可将环374连接到入口330或腔320。该多个肋376也可使印刷流体改向。在所例示的示例中,该多个肋376与表面的面大致对齐,并且该多个肋376之间的间隙与表面的边缘大致对齐。该多个肋376可将进入的印刷流体朝向边缘引导,以使进入的印刷流体流扩散,同时允许印刷流体行进到第二端。在其它示例中,可存在更多或更少的肋,并且肋的位置可不同于所例示的示例。该多个肋376被例示为以大致对称的构造定位,但是在其它示例中,该多个肋376可位于非对称位置。

图3b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以均匀的压力传送到显影辊350的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300的纵截面视图。入口330可从端盖332延伸到腔320的第一端322,在端盖332处,入口330连接到管道360。腔320的第二端324可与第一端相对。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插入件370可被附接到端盖332。在一个示例中,插入件370可被模制到端盖332中,可以是端盖332的一部分等。在其它示例中,插入件370可位于入口330或腔320而非端盖332中的位置。例如,插入件370可位于距端盖332比距腔320的第一端322更近的位置处。将插入件370朝向端盖332定位可留出时间以使印刷流体流在其经过插入件370后变得更平滑且更层流。

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对于插入件370在纵向方向上的整个深度而言,插入件370具有均匀大小的横向尺寸。例如,多个肋376可在最接近管道360的一侧与在最接近腔320的一侧具有相同的截面面积和位置。类似地,孔372和环374可在最接近管道360的一侧与在最接近腔320的一侧具有相同的尺寸(例如,直径)和位置。在替代示例中,截面面积、直径、位置等可改变以帮助使印刷流体改向。

图4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传送到显影单元的示例接口400的纵截面视图。接口400可包括主体430。主体430可包括远端435和近端436。远端435可以能够连接到管道(未示出)。近端436可被附接到或能够连接到显影单元电极腔(未示出)。主体430可从远端435向近端436变宽。例如,主体430的内表面的尺寸可从远端435处的管道的尺寸增大到近端436处的显影单元电极腔的尺寸。在所例示的示例中,主体430可以台阶模式变宽。例如,主体可包括台阶部分434。台阶部分434可在多个离散位置处急剧变宽。主体的不同侧可以不同的比率变宽,即使它们在距远端435或近端436相同的纵向距离处。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底侧可不像顶侧那样快地变宽,或者可根本不变宽。

接口400可包括插入件470。所例示的插入件470不包括位于中心的孔,但是其它插入件可具有这种孔。插入件470可阻碍在远端435处接收的印刷流体流,并可使印刷流体改向。例如,插入件470可沿着主体430的内表面引导印刷流体。在所例示的示例中,进入的印刷流体可到达插入件470,并且在其可继续其原始路线之前需要横向移动。横向移动可产生将印刷流体朝向主体的内表面引导的向外的压力。

接口400可包括端盖432。端盖432可以能够将接口400联接到管道。插入件470可位于与端盖432不同的纵向位置处。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插入件470距远端435比距近端436更近,例如,以允许印刷流体流在其到达接口400的近端436之前实现更均匀的速度。在替代示例中,插入件470可位于其它位置,诸如距近端436比距远端435更近的位置。

图5是用于将印刷流体传送到显影单元的另一示例接口500的纵截面视图。接口500可包括具有远端535和近端536的主体530。主体530可包括在远端535处的端盖532。端盖532可以能够连接到管道(未示出)。近端536可被附接到或能够连接到显影单元电极腔(未示出)。主体530可在远端535和近端536之间从管道的尺寸变宽到电极腔的尺寸。例如,主体530可向外成锥形,可向外以多个台阶变宽等。在所例示的示例中,主体530可在截面的顶侧包括台阶部分534,而底侧可相对于入口轴线包括极少的变宽或不变宽。

接口500可包括插入件570。插入件570可包括孔572、环574和多个肋576。在一些示例中,对于插入件570的整个深度,插入件570可不具有均匀大小的横向尺寸。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孔572和环574的尺寸(例如,直径)可从最接近远端535的一侧向最接近近端536的一侧增大。环574的直径的增大可随着主体530的壁变宽而沿着主体530的壁引导进入的印刷流体流,并且孔572的直径的增大可减小进入流中行进通过孔572的部分的压力和速度。在其它示例中,孔572和环574中的一个的直径可增大,或者多个肋576中的一个的截面面积或位置可沿着其深度改变。例如,多个肋576可包括斜度,该斜度导致位置沿其深度的改变。

图6a-图6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600a、600b。在一个示例中,曲线图600a、600b沿着在通道的中心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线在通道的出口下方2毫米(mm)处测量出。在曲线图600a、600b中,正位置值指示更接近第二端的位置,负位置值指示更接近第一端的位置。示例显影单元可包括未变宽且没有插入件的入口。在压力曲线图600a中,通道的第二端处的压力可显著大于通道的第一端处的压力。类似地,在速度曲线图600b中,速度在第一端处比其在第二端处小得多。

图7a-图7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另一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700a、700b。该另一示例显影单元可包括具有最大化直径且成锥形的入口。示例显影单元可不包括插入件。在压力和速度曲线图700a、700b中,第二端处的印刷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可比先前的曲线图600a、600b中的低,并且第一端处的压力和速度可相比先前的曲线图600a、600b显著提高。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可仍存在压力和速度的一些差异。

图8a-图8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又一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800a、800b。该又一示例显影单元可包括具有最大化直径且成锥形的入口。该又一示例显影单元可包括在中心没有孔且不具有多个肋的实心插入件。在压力曲线图800a中,压力可大部分均匀,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稍微增大。在速度曲线图800b中,速度可大部分均匀,但由于被插入件向上偏转的流体而在接近第一端处具有尖峰。

图9a-图9b是在印刷流体离开通道并到达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的位置稍下方的印刷流体的示例压力和速度的曲线图900a、900b。该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可包括具有最大化直径且成锥形的入口。该另外的示例显影单元可包括具有孔且具有多个肋的插入件,该多个肋被定向为将流朝向流体腔的角部引导。肋的位置、定向和尺寸还可或替代地被选择以易于制造。在压力曲线图900a中,压力可大部分均匀,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稍微增大。在速度曲线图900b中,速度可大部分均匀,且没有如在先前的速度曲线图800b中出现的速度的尖峰。

以上说明例示本公开的各种原理和实施方式。一旦以上公开被完全理解,许多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相应地,本申请的范围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