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盖板组件、3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471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玻璃盖板组件、3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盖板组件、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裸眼3D产品,比如液晶狭缝光栅的手机/平板,柱面透镜膜的手机/平板以及液晶透镜的手机/平板。这些产品都需要在原2D产品的基础上增加3D光学器件,如液晶狭缝光栅、透镜膜、液晶透镜,增加这些器件,无疑会增加产品的厚度和重量,这对便携式手持终端来说,都是劣势。而且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in cell技术已经成为各品牌旗舰机型的标配,可见in cell技术必然成为市场的趋势。

但是,将3D光学器件与显示器贴合后,玻璃盖板和位于显示器内部的触控层之间又增加了多层介质,这势必会影响模组的触摸功能甚至使之失效。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在3D产品的触控显示模组中实现in cell技术,并且不影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功能的玻璃盖板组件、使用所述玻璃盖板组件的3D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3D产品中实现in cell技术时,由于需要在玻璃盖板和位于显示器内部的触控层之间增加3D光学器件,从而影响触控显示模组的触控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玻璃盖板组件。所述玻璃盖板组件包括玻璃盖板和狭缝光栅图案层,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的内表面;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包括多个狭缝光栅单元,每一所述狭缝光栅单元具有条状结构,且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两两相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的内表面,并形成均匀分布的多个狭缝以形成狭缝光栅图案。

优选地,每一所述狭缝光栅单元由不透光材料加工而成。

优选地,还包括覆盖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的透明保护层,所述狭缝光栅单元夹设于所述透明保护层和所述玻璃盖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层延伸进入相邻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之间的狭缝,且覆盖所述狭缝底部裸露的所述玻璃盖板的内表面。

优选地,在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之间,任意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的宽度相同,任意两个所述狭缝的宽度相同。

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和玻璃盖板组件,所述玻璃盖板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器的出光侧;

所述玻璃盖板是如上述任一所述的玻璃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在所述显示器的一侧设置狭缝光栅图案层,通过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将所述显示器可提供的视差图像转换为三维影像,从而实现3D显示功能,因此所述3D显示装置可以在触控显示模组中实现in cell技术,并且不影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3D显示装置中玻璃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狭缝光栅式3D技术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所述3D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器110和玻璃盖板组件130,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设于所述显示器110的出光侧。可选择的,所述3D显示装置100可以是如手机、平板、车载电脑、车载显示器、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和触屏功能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显示器110可以提供视差图像,包括但不限于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显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其中,所述视差图像可以通过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转换为三维影像。

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包括玻璃盖板131、狭缝光栅图案层133和透明保护层135。其中,沿朝向所述显示器110方向,所述玻璃盖板131、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和所述透明保护层135依次设置。

所述玻璃盖板131是用于保护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普通玻璃盖板。设定所述玻璃盖板131朝向所述显示器110的一面为内表面,远离所述显示器110的一面为外表面。应当理解,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外表面可以进行涂层处理,例如钢化处理或防指纹处理等。

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内表面。具体地,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包括多个狭缝光栅单元132,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两两相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内表面,并形成均匀分布的多个狭缝134以形成狭缝光栅图案。

其中,在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之间,任意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的宽度相同,任意两个所述狭缝134的宽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具有条状结构,并由不透光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透明保护层135覆盖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从而将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夹设于所述透明保护层135和所述玻璃盖板131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保护层135还延伸进入相邻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之间的狭缝134,且覆盖所述狭缝134底部裸露的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内表面。

接下来,将对所述3D显示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再结合图3所示,是狭缝光栅式3D技术的光学原理图。设于所述显示器110出光侧的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的狭缝光栅可以将视差图像的左右画面(L代表左画面,R代表右画面)分别投射到观察者的左右眼中,从而使得观察者在合适的位置可以看到完整的3D效果。

而且,观察者的观察距离S与双眼瞳孔间距E、显示层与光栅层的间距d、显示器像素间距m的关系如下公式:

S=E×d/m。

为了将所述观察距离S控制在恰当的距离,同时保证终端触控功能的正常使用,利用in cell的触控结构,将可以实现3D显示功能的狭缝光栅图案层133设计在所述玻璃盖板131靠近所述显示器110的一侧,观察距离就可以控制在合适的距离。

可选择地,触控单元包含于所述显示器110中,而且所述触控单元可能在下基板的内侧也可能在上基板的内侧或者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光栅图案的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通过对位mark点与所述显示器110的像素进行精确贴合,其中贴合层并未示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装置100在玻璃盖板组件130设置狭缝光栅图案层133,通过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将所述显示器110可提供的视差图像转换为三维影像,从而实现3D显示功能,因此所述3D显示装置100可以在触控显示模组中实现in cell技术,并且不影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