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312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式,已知有各种方式。其中,所谓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方式等液晶单元中的液晶性物质的取向方位根据与显示面平行的电场而发生变化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宽的视角等有利特征。在包含ips方式的各种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在液晶单元的光源侧和观看侧这两者配置起偏器。进而,已知有在液晶单元与起偏器之间配置了具有各种光学功能的层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和2)。

在很多情况下,起偏器是将碘浸渍的聚乙烯醇拉伸而获得的层。这样的层通常不具有能够独立操作的强度。因此,通常将在该起偏器的两面贴合保护膜而形成的偏振片供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33408号公报(对应公报:美国专利第611509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6-524347号公报(对应公报: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14090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这样的保护膜,经常使用廉价的通用的tac(三乙酰纤维素)膜。然而,这样的tac膜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因此,当这样的tac膜位于起偏器的内侧(即一对起偏器之间)时,在从斜方向看显示面的情况下会引起着色。在将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黑色时,这种着色会导致其显示质量下降。

作为避免这种着色的方法,可考虑在光源侧和观看侧这两者采用相位差非常少的所谓零相位差膜作为起偏器的内侧的保护膜。然而,零相位差膜必须选择降低相位差显现的材料和生产工序,因此难以廉价且高效地制造。

作为避免着色的另一种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在光源侧采用零相位差膜作为起偏器的内侧的保护膜,在另一方观看侧使用正b层(折射率nx、ny及nz满足nz>nx>ny的层)作为起偏器的内侧的保护膜,进而将负b层(折射率nx、ny和nz满足nx>ny>nz的层)与该正b层组合配置,由此进行光学补偿。但是,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需要形成各自的层并对光轴进行定位来贴合,因此仍然难以廉价且高效地制造液晶显示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装置的显示质量良好、并且能够廉价且高效地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意外地发现,在液晶单元中的液晶性物质的取向方位根据与显示面平行的电场而发生变化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配置在与光源侧的起偏器的吸收轴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光轴的面内方向的基材层作为光源侧的内侧的保护膜,从而能够使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降低为与采用零相位差膜时大致相同,由此可构成装置的显示质量良好、并且能够廉价且高效地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下述[1]~[9]。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从光源侧起依次具有:

第一起偏器;

液晶单元,其液晶性物质的取向方位根据与显示面平行的电场而发生变化;以及

第二起偏器,

上述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与上述第二起偏器的吸收轴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配置,

上述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与上述液晶单元的上述液晶性物质的分子的取向轴平行地配置,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第一起偏器之间具有第一基材层,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第二起偏器之间不具有基材层或具有仅1层的第二基材层,

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光轴的面内方向与上述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平行。

[2]根据[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第二起偏器之间具有1层的上述第二基材层,

上述第二基材层的光轴的面内方向与上述第二起偏器的吸收轴平行。

[3]根据[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第二起偏器之间具有1层的上述第二基材层,

上述第二基材层是不具有相位差的层。

[4]根据[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第二起偏器之间具有1层的上述第二基材层,

上述第一基材层和上述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

[5]根据[1]、[2]及[4]中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第二起偏器之间具有1层的上述第二基材层,

上述第一基材层的nz系数和上述第二基材层的nz系数均在0.9~1.5的范围内。

[6]根据[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第二起偏器之间具有1层的上述第二基材层,

上述第一基材层和上述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

[7]根据[1]、[2]和[6]中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第二起偏器之间具有1层的上述第二基材层,

上述第一基材层的nz系数和上述第二基材层的nz系数均在-0.5~0.1的范围内。

[8]根据[1]~[7]中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起偏器和上述第一基材层是通过包含将第一拉伸前层叠体拉伸而制成第一拉伸层叠体的步骤的工序从而得到的第一共拉伸偏振片,上述第一拉伸前层叠体包含第一亲水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拉伸前膜。

[9]根据[1]~[7]中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起偏器和上述第一基材层是通过包含将第一拉伸前层叠体拉伸而制成第一拉伸层叠体的步骤的工序从而得到的第一共拉伸偏振片,上述第一拉伸前层叠体包含第一亲水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拉伸前膜,

上述第二起偏器和上述第二基材层是通过包含将第二拉伸前层叠体拉伸而制成第二拉伸层叠体的步骤的工序从而得到的第二共拉伸偏振片,上述第二拉伸前层叠体包含第二亲水性聚合物层和第二拉伸前膜。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良好,并且能够廉价且高效地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又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实施方式及例示物而对本发明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和例示物,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的范围及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任意地变更实施。

以下的说明中,“长条”的膜是指相对于宽度具有至少5倍以上的长度的膜,优选具有10倍或其以上的长度,具体而言是指具有可被卷成辊状而进行保管或搬运的程度的长度的膜。长度相对于膜的宽度的比例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100000倍以下。

以下的说明中,膜的面内相位差re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为由re=(nx-ny)×d表示的值。此外,膜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为由rth={(nx+ny)/2-nz}×d表示的值。进而,膜的nz系数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为由(nx-nz)/(nx-ny)表示的值。在此,nx表示在与膜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面内方向)上的给予最大的折射率的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在上述面内方向上的与nx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z表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测定波长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为590nm。

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所谓某材料的固有双折射值为正是指在拉伸该材料时,拉伸方向的折射率变得比与其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大的意思。此外,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所谓某材料的固有双折射值为负是指在拉伸该材料时,拉伸方向的折射率变得比与其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小的意思。固有双折射的值能够根据介电常数分布而计算。

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所谓某膜的正面方向是指该膜的主面的法线方向的意思,具体而言是指上述主面的极角0°且方位角0°的方向。

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要素的方向“平行”、“垂直”及“正交”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例如±5°的范围内的误差。

[1.液晶显示装置:概要]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从光源侧起依次具有:第一起偏器;液晶单元,液晶性物质的取向方位根据与显示面平行的电场而发生变化;以及第二起偏器。在这种装置中,构成液晶单元的液晶性物质通常具有棒状的分子结构,其取向轴与显示面平行。作为这种液晶单元的例子,具体而言,可举出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方式的液晶单元。在ips方式的液晶单元中,在与显示面平行的方向进行取向的棒状的液晶性物质在保持这样的平行状态下改变方向,从而控制透射单元的光的量。在本申请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液晶性物质的分子的取向轴是指显示黑色时的取向方向。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和第二起偏器的吸收轴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和液晶单元的液晶性物质的分子的取向轴平行地配置。以液晶单元为中心,有时将第一起偏器侧的方向称为光源侧,将第二起偏器侧的方向称为观看侧。作为第一起偏器和第二起偏器,可使用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已知的线性起偏器。在后面对构成线性起偏器的材料的细节进行叙述。

[2.基材层]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单元与第一起偏器之间具有第一基材层。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材层具有相位差,其光轴的面内方向与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平行。在此,光轴是指:在光学各向异性材料中,即使入射光,光也不分裂的方向。

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单元与第二起偏器之间不具有基材层或具有仅1层的第二基材层。从通过基材层而保护第二起偏器、使第二起偏器的耐久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仅1层的第二基材层。在具有第二基材层的情况下,该第二基材层可采用以下(1)~(3)的实施方式。

(1)第二基材层为具有相位差的层,第二基材层的光轴的面内方向与第二起偏器的吸收轴平行。

(2)第二基材层为具有相位差的层,第二基材层的光轴的面内方向与第二起偏器的吸收轴垂直。

(3)第二基材层为不具有相位差的层。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成为在液晶单元与第二起偏器之间不具有基材层或具有仅1层的第二基材层的结构,从而可制成简单结构的装置。进而,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第一基材层具有上述特定的结构,从而能够成为这样的简单的结构并且降低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

“在液晶单元与第二起偏器之间具有仅1层的第二基材层”的情况还可包含如下情况:在液晶单元与第二起偏器之间,除了第二基材层以外,还存在即不具有自支撑性也不具有相位差的任意的层。例如,可以在液晶单元与第二基材层之间、在第二基材层与起偏器之间、或在它们二者中设置粘接它们的层。这种粘接层的每1层的厚度可优选设为25μm以下,更优选设为10μm以下。厚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可设为例如超过0μm。形成粘接层的粘接剂包含狭义的粘接剂(在液体状态下制备、贴合工序时成为固体的粘接剂),并且还包含粘合剂(具有液体和固体这两者的性质,在贴合工序前和贴合工序后稳定保持湿润状态的粘合剂)。作为这样的层的例子,可举出日东电工公司制的粘合剂“cs9621t”等。

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除了具有光学功能以外,还可具有作为保护起偏器的保护膜的功能。具体而言,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均可作为起偏器的内侧(即一对起偏器之间)的保护膜发挥功能。在起偏器的外侧可以设置保护膜,也可以不设置保护膜。由于外侧的保护膜不会对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产生影响,因此能够使用通用的tac(三乙酰纤维素)膜等任意的保护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和(2)中,进一步优选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满足下述(a)或(b)中的任一个要件。

(a)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

(b)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

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该基材层的nz系数优选在0.9~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95~1.2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该基材层的nz系数优选在-0.5~0.1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2~0.05的范围内。

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该基材层的re优选在0nm~28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nm~140nm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该基材层的re优选在0nm~14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nm~70nm的范围内。通过将这些数值设在该范围内,从而能够特别良好地降低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

在基材层由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光轴的面内方向与面内方向的慢轴一致,在基材层由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光轴的面内方向与面内方向的快轴一致。

在实施方式(3)中,第二基材层为不具有相位差的层。在本申请中,某层“不具有相位差”是指其re和rth为接近0的规定范围内的值。即,是指re在0~5nm的范围内,rth在-10nm~10nm的范围内的情况。这种不具有相位差的基材层也称为“零相位差膜”。零相位差膜在降低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方面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制造零相位差膜中,必须选择降低相位差显现的材料和生产工序,因此难以廉价且高效地制造。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第一基材层中不使用这种零相位差膜,也能够降低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对第二基材层可以像实施方式(3)那样使用零相位差膜,由此进一步良好地实现着色的降低,但即使使用像实施方式(1)(2)那样具有相位差的层,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本发明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3)中,第一基材层的re优选在0nm~3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nm~1nm的范围内,第一基材层的rth优选在0nm~7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nm~5nm的范围内。通过将这些数值设在该范围内,从而能够特别良好地降低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

[3.实施方式(1)~(3)]

参照附图依次对上述的实施方式(1)~(3)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该例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对应。在图1中,示出了如下状态下的液晶显示装置10:水平地放置、光源侧朝下、观看侧朝上、各结构元件分解。液晶显示装置10从光源侧起依次具有:第一起偏器111、第一基材层121、液晶单元130、第二基材层122、以及第二起偏器112。

在液晶单元130中,通过光源侧的基板131、观看侧的基板132及其它的结构元件(未图示)规定单元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填充液晶性物质133,由此构成ips液晶单元。液晶单元130构成为液晶性物质的取向方位根据与显示面平行的电场而发生变化。液晶单元130的液晶性物质133具有棒状的分子结构,其取向轴规定为该分子的长轴方向。液晶性物质133的取向轴为与显示面平行的方向,在显示黑色时,为箭头a130表示的方向。

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第一起偏器111的吸收轴a111与第二起偏器112的吸收轴a112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第一起偏器111的吸收轴a111与液晶单元130的液晶性物质133的分子的取向轴a130平行地配置。进而,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第一基材层121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1与第一起偏器111的吸收轴a111平行,并且第二基材层122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2与第二起偏器112的吸收轴a112平行。因此,第一基材层121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1与第二基材层122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1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配置。

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操作中,来自光源(未图示)的光从图的下侧入射第一起偏器111。该入射光中的线性偏振光成分透射第一起偏器111,进而透射第一基材层121、液晶单元130、以及第二基材层122,从而到达第二起偏器112。在显示黑色时,理想的情况是,到达第二起偏器112的光的全部未透射第二起偏器112而实现显示黑色。另一方面,当使液晶单元130中的电场的状态改变、使液晶性物质的分子的取向轴从a130所示的方向改变时,透射液晶单元130的光的偏振状态改变,由此能够使到达第二起偏器112的光的一部分或全部透射,从而可实现显示黑色以外的显示。

在液晶显示装置10显示黑色时,第一起偏器111的吸收轴a111、第一基材层121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1、以及液晶单元130的液晶性物质133的分子的取向轴a130平行地配置。因此,在从第一起偏器111射出的偏振光中,无论是与显示面垂直的方向上透射的光、还是相对于显示面倾斜的方向上透射的光,在第二基材层122和液晶单元130中都以不过度地干扰偏振光状态的方式透射。然而,由于第二基材层122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2与它们垂直,因此特别在斜方向上透射的光中,会产生偏振光状态的干扰(线性偏振光的偏振光方向的改变、或从线性偏振光向椭圆偏振光的改变等)。预测这种偏振光状态的干扰是从斜方向看黑色显示面时的着色的原因。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发现,在这种情况下,长波长侧的光的偏振光状态被干扰后的偏振光状态和第二起偏器112的吸收轴a112吸收的偏振光状态的背离,与短波长侧的光的偏振光状态被干扰后的偏振光状态和第二起偏器112的吸收轴a112吸收的偏振光状态的背离基本相同。结果是:能够将实际观察的着色抑制在与使用零相位差膜作为上下基材层的情况相比不太多的程度。

进而,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第一基材层121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1与第一起偏器111的吸收轴a111平行。因此,这些的方向关系被准确定位了的它们的层叠体能够采用共拉伸等简便的方法来制造。此外,对于第二基材层122和第二起偏器112,同样也能够采用简便的方法制造这些的吸收轴和光轴的方向关系被准确定位了的层叠体。除此以外,液晶显示装置10也可制成像上述那样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少的装置。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可制成显示质量良好,并且能够廉价且高效地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该例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对应。在图2中,液晶显示装置20在替代第二基材层122而具有第二基材层222这一方面是与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不同的,而其它方面是相同的。第二基材层222在其光轴的面内方向a222与第二起偏器112的吸收轴a112垂直这一方面是与液晶显示装置10的第二基材层122不同的。

在液晶显示装置20显示黑色时,第一起偏器111的吸收轴a111、第一基材层121的光轴的面内方向a121、液晶单元130的液晶性物质133的分子的取向轴a130、以及第二起偏器222的吸收轴a222全部平行地配置。在这方面,液晶显示装置20具有以下结构,该结构有利于:使从第一起偏器111射出的沿垂直方向和斜方向行进的偏振光以不干扰偏振光状态的方式到达第二起偏器112。然而,在通常的彩色显示的液晶单元中,在液晶单元内大多配置有彩色滤光片,其具有负c(该层的折射率nx、ny以及nz满足nx>nz和ny>nz,且面内延迟量re为0nm≤re≤5nm这样小的值)这样的光学各向异性。入射到这样的液晶单元130的线性偏振光,作为稍有圆偏振光性的椭圆偏振光射出,该圆偏振光性在第二起偏器222中发生改变,结果就会干扰线性偏振光性。当第二起偏器222的相位差大时,该线性偏振光性的干扰会变得特别大。然而,由于其干扰的程度通常较小,因此通过吸收轴a111、光轴的面内方向a121、取向轴a130、以及吸收轴a222的平行配置的效果,从而能够使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着色变少。

在液晶显示装置20中,虽然难以通过共拉伸来制造第二基材层222和第二起偏器112,但是能够通过共拉伸来容易地制造第一基材层121和第一起偏器111。因此,液晶显示装置20在这方面能够廉价且高效地制造,并且可成为显示质量良好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又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该例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对应。在图3中,液晶显示装置30在替代第二基材层122而具有作为零相位差膜的第二基材层322这一方面是与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不同的,而其它方面是相同的。

液晶显示装置30通过采用零相位差膜作为第二基材层322,从而具有以下结构,该结构比图2的液晶显示装置30更有利于:使从第一起偏器111射出的沿垂直方向和斜方向行进的偏振光以不干扰偏振光状态的方式到达第二起偏器112。

在液晶显示装置30中,不仅难以通过共拉伸来制造第二基材层322和第二起偏器112,而且在制造第二基材层322时,还必须选择降低相位差显现的材料和生产工序,因此难以廉价且高效地制造。然而,能够通过共拉伸来容易地制造第一基材层121和第一起偏器111。因此,液晶显示装置30可制成显示质量良好、并且与例如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这两者均为零相位差膜的情况相比能够廉价且高效地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

[4.基材层和起偏器的材料和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制备如上所述的包含特定的基材层和起偏器、进而任意地包含起偏器的外侧的保护膜的偏振片,将该偏振片与ips液晶单元等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部分的已知部件组合。因此,以下对构成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材层和起偏器的材料和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构成基材层的材料,可从已知的相位差膜和起偏器保护膜的材料适宜地选择所期望的材料。从获得所期望的相位差、光透射性、以及强度等物性的观点出发,可优选使用作为相位差膜的材料而使用的材料。

作为基材层的材料,在使用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的情况下,作为该材料的例子,可举出包含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聚合物的树脂。作为该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聚苯硫醚等聚芳硫醚;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芳酯;纤维素酯聚合物、聚醚砜;聚砜;聚烯丙基砜;聚氯乙烯;降冰片烯聚合物等环状烯烃聚合物;棒状液晶聚合物等。这些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聚合物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共聚物。在这些中,从机械特性、耐热性、透明性、低吸湿性、尺寸稳定性及轻质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环状烯烃聚合物。

环状烯烃聚合物为其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环状烯烃聚合物可为在主链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在侧链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在主链和侧链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以及它们的2种以上的任意比率的混合物。其中,从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主链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作为脂环式结构的例子,可举出饱和脂环式烃(环烷烃)结构和不饱和脂环式烃(环烯烃、环炔烃)结构。其中,从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环烷烃结构和环烯烃结构,其中特别优选环烷烃结构。

在每一个脂环式结构中,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个以上,更优选为5个以上,优选为30个以下,更优选为20个以下,特别优选为15个以下。当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在该范围时,可使基材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及成型性高度地均衡。

在环状烯烃聚合物中,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5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重量%以上。当环状烯烃聚合物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在该范围时,基材层的透明性和耐热性变得良好。

在环状烯烃聚合物中,优选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聚合物是具有将环烯烃单体聚合而得到的结构的聚合物。此外,环烯烃单体为具有由碳原子形成的环结构、并且该环结构中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作为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例子,可举出能够进行开环聚合等聚合的碳-碳双键。此外,作为环烯烃单体的环结构的例子,可举出单环、多环、稠合多环、桥环以及将它们组合而成的多环等。其中,从使得到的聚合物的特性高度地均衡的观点出发,优选多环的环烯烃单体。

作为上述的环烯烃聚合物中优选的聚合物,可举出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系聚合物、环状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在这些中,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由于成型性良好,因此特别优选。

作为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及其氢化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及其氢化物。此外,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1种单体的开环均聚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2种以上单体的开环共聚物、以及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和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开环共聚物。进而,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1种单体的加成均聚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2种以上单体的加成共聚物、以及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和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加成共聚物。在这些中,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氢化物从成型性、耐热性、低吸湿性、尺寸稳定性、轻质性等观点出发,特别优选。

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例子,能够举出:双环[2.2.1]庚-2-烯(常用名:降冰片烯)、三环[4.3.0.12,5]癸-3,7-二烯(常用名:二环戊二烯)、7,8-苯并三环[4.3.0.12,5]癸-3-烯(常用名:甲桥四氢芴)、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常用名:四环十二碳烯)、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的衍生物(例如在环上具有取代基的化合物)。其中,作为取代基的例子,能够举出烷基、亚烷基及极性基团。此外,这些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可以多个结合于环。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极性基团的例子,可举出杂原子和具有杂原子的原子团。作为杂原子的例子,可举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硅原子及卤原子。作为极性基团的具体例,可举出羧基、羰氧基羰基、环氧基、羟基、氧基、酯基、硅烷醇基、甲硅烷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腈基及磺酸基。

作为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开环共聚的单体的例子,可举出: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单环状烯烃类及其衍生物;环己二烯、环庚二烯等环状共轭二烯及其衍生物。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开环共聚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可通过例如在开环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对单体进行聚合或共聚而制造。

作为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加成共聚的单体的例子,可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等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及它们的衍生物;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等环烯烃及它们的衍生物;以及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等非共轭二烯。在这些中,优选α-烯烃,更优选乙烯。此外,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加成共聚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可通过例如在加成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对单体进行聚合或共聚而制造。

上述的开环聚合物和加成聚合物的加氢物可通过例如在这些开环聚合物和加成聚合物的溶液中、在包含镍、钯等过渡金属的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碳-碳不饱和键优选90%以上加氢而制造。

在降冰片烯系聚合物中,优选:作为结构单元,具有x:二环[3.3.0]辛烷-2,4-二基-亚乙基结构、和y:三环[4.3.0.12,5]癸烷-7,9-二基-亚乙基结构;这些结构单元的量相对于全部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为90重量%以上,且x的比例与y的比例之比以x∶y的重量比计为100∶0~40∶60。通过使用这样的聚合物,从而能够使包含该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基材层成为尺寸长期不发生变化、光学特性的稳定性优异的基材层。

作为单环的环状烯烃系聚合物的例子,能够举出: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具有单环的环状烯烃系单体的加成聚合物。

作为环状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例子,能够举出:将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共轭二烯系单体的加成聚合物进行环化反应而得到的聚合物;环戊二烯、环己二烯等环状共轭二烯系单体的1,2-或1,4-加成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

作为基材层的材料,在使用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材料的情况下,作为该材料的例子,可举出包含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聚合物的树脂。作为该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苯乙烯系聚合物、聚丙烯腈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以及它们的多元共聚合物。苯乙烯系聚合物是具有苯乙烯单元结构作为重复单元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聚合物,可举出例如:聚苯乙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对硝基苯乙烯、对氨基苯乙烯、对羧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与乙烯、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乙酸乙烯酯等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在这些中,从相位差显现性高的观点出发优选苯乙烯系聚合物,其中特别优选聚苯乙烯、苯乙烯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或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

这些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构成基材层的材料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以上,更优选为15000以上,特别优选为20000以上,优选为100000以下,更优选为8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50000以下。当重均分子量在这样的范围时,基材层的机械强度和成型加工性高度地均衡,因此优选。在此,上述的重均分子量是使用环己烷作为溶剂(但是,试样在环己烷中不溶解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甲苯)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聚异戊二烯或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构成基材层的材料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特别优选为1.8以上,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特别优选为2.7以下。通过使分子量分布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提高聚合物的生产率、抑制制造成本。此外,通过使其为上限值以下,从而使低分子成分的量变小,因此能够抑制高温暴露时的缓和,提高基材层的稳定性。

构成基材层的材料的聚合物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70重量%~100重量%,特别优选为90重量%~100重量%。通过使聚合物的比例为上述范围,基材层可获得充分的耐热性和透明性。

构成基材层的材料的树脂除了上述的聚合物以外,还可包含配合剂。当举出配合剂的例子时,可举出:颜料、染料等着色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分散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微粒;表面活性剂等。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比率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构成基材层的材料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以上,优选为19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特别优选为170℃以下。通过使构成基材层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提高高温环境下的基材层的耐久性。此外,通过成为上限值以下,从而可容易地进行拉伸处理。

通过对由上述的材料形成的拉伸前的膜进行拉伸,从而能够获得具有所期望的相位差的基材层。拉伸方法可根据通过拉伸而显现的光学特性来任意地采用合适的方法。例如,能够进行一次以上采用以下方法的单轴或双轴的拉伸:利用辊间的圆周速度之差而沿长度方向进行单轴拉伸的方法(纵向单轴拉伸);使用扩辐拉伸机沿宽度方向进行单轴拉伸的方法(横向单轴拉伸);将膜沿斜方向进行拉伸的方法(斜拉伸)等方法。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基材层的情况下,其厚度可适宜地调节为可获得所期望的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的范围。例如,基材层的厚度可优选设为超过0μm且为40μm以下,更优选设为超过0μm且为30μm以下。

作为起偏器,可使用例如以下起偏器:按照合适的顺序和方式对聚乙烯醇、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等合适的亲水性聚合物的膜实施了利用碘和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和拉伸处理、进而根据需要实施了交联处理等合适的处理的起偏器。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通常可在拉伸处理的拉伸方向上显现吸收轴。起偏器层的厚度通常为5μm~80μm,但并不限定于此。

基材层和起偏器可作为它们贴合而成的层叠体而供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由此,基材层可作为起偏器内侧的保护膜发挥功能,也可将层叠体整体用作偏振片。

可以分别进行基材层的制造和起偏器的制造后将它们贴合而制成偏振片。然而,由于基材层的制造和起偏器的制造均可包含拉伸工序,因此也可以将它们通过共拉伸而制造,从而获得它们层叠而成的偏振片。即,对包含亲水性聚合物层和拉伸前膜的拉伸前层叠体进行拉伸,得到拉伸层叠体,进而,在拉伸前或拉伸后,进行亲水性聚合物的染色处理,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基材层和起偏器层叠的结构、且它们的光轴和吸收轴一致的偏振片。这样的偏振片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用作第一起偏器和第一基材层。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也可用作第二起偏器和第二基材层。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的范围及其均等的范围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实施。

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量的“%”和“份”,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为重量基准。此外,以下说明的操作只要没有另外的说明,在常温和常压的条件下进行。

[评价方法]

(相位差和nz系数的测定方法)

使用相位差计(王子计测公司制“kobra-21adh”),在膜的宽度方向上的50mm间隔的多个位置,测定了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计算这些位置的测定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膜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此时,测定是在波长590nm进行的。此外,根据得到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算出nz系数。

(通过目视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的方法)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没有外部光进入的暗室内,将显示画面设为显示黑色,通过目视进行观察。从极角60°的斜方位起在0°~360°的全方位进行观察,评价由方位角引起的色调的变化量。

20位观察者分别观察全部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每位观察者对全部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赋予等级,并给出相当于该等级的分数(1级10分、2级9分、…最低级1分)。求出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全部观察者的评分的总分,作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各自的分数。求出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给出的分数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将该差分割成均等的5个范围,从上位开始依次设为范围a~e。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分数属于哪个范围进行评价。

(基于模拟的反射率的计算方法)

使用shintek公司制造的“lcdmaster”作为模拟用的软件,将包含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造的偏振片、具有图1~图3中任一个概略地表示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模型化,进行了基于模拟的彩度c的评价。

作为模拟用的模型,设定了由液晶化合物相对于基板面平行地取向的液晶单元、具有相位差的彩色滤光片、以及它们外侧的一对偏振片构成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起偏器的吸收轴的方向、基材层的厚度、re、rth、nz系数、以及慢轴的方向是如各实施例和比较例那样设定的。此外,对液晶单元和彩色滤光片的设定是用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具有ips面板的市售的液晶显示装置(apple公司制ipad(注册商标)2)的实测值来进行设定的。进而,关于液晶单元的设定是假定在未施加电压时为显示黑色的模式即常黑模式,以黑色状态的形式来进行设定的。

当在该模式中对第一偏振片照射led光源时,计算向第二偏振片透射的透射光的光谱。对led光源的设定是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led光源的实测值来进行设定的。透射光的光谱的计算是在极角60°的条件下在方位角0°~360°的范围在每隔5°的方位角方向上进行的。根据通过计算而得到的透射光光谱算出彩度c,然后算出彩度c的平均值,采用该平均值作为极角60°的彩度。

[实施例1]

(1-1.起偏器的制造)

准备了用碘染色的、聚乙烯醇树脂制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将该拉伸前膜沿与该拉伸前膜的宽度方向成90°的角度的长度方向进行拉伸,得到了长条的起偏器的膜。该起偏器在该起偏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在该起偏器的宽度方向上具有透射轴。

(1-2.基材层(第一和第二)的制造)

在用氮置换的反应器中,加入了7份(相对于用于聚合的单体总量为1重量%)的三环[4.3.0.12,5]癸-3-烯(以下称为“dcp”)和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以下称为“tcd”)及四环[9.2.1.02,10.03,8]十四碳-3,5,7,12-四烯(以下称为“mtf”)的混合物(dcp/tcd/mtf=55/40/5重量比)、以及1600份的环己烷。进而,在反应器中,添加0.55份的三异丁基铝、0.21份的异丁醇、0.84份的作为反应调节剂的二异丙基醚、及3.24份的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1-己烯。向其中添加24.1份的溶解于环己烷的0.65%的六氯化钨溶液,在55℃搅拌了10分钟。接下来,一边将反应体系保持在55℃,一边历时150分钟分别向体系内连续地滴入693份的dcp和tcd及mtf的混合物(dcp/tcd/mtf=55/40/5重量比)、以及48.9份的溶解于环己烷的0.65%的六氯化钨溶液。然后,继续反应30分钟,终止聚合。由此,得到了在环己烷中包含开环聚合物的开环聚合反应液。聚合终止后,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单体的聚合转化率在聚合终止时为100%。

将得到的开环聚合反应液转移到耐压性的氢化反应器中,加入1.4份的硅藻土负载镍催化剂(日挥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t8400rl”、镍负载率57%)和167份的环己烷,在180℃、氢压4.6mpa使其反应6小时。通过该加氢反应,得到了包含开环聚合物的加氢物的反应溶液。将radiolite#500作为过滤床,在压力0.25mpa的条件下对该反应溶液进行加压过滤(石川岛播磨重工公司制造、产品名“fundafilter”),除去氢化催化剂,得到了无色透明的溶液。

接下来,将相对于100份的上述加氢物为0.5份的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汽巴特种化学品公司制造、产品名“irganox1010”)添加到得到的溶液中使其溶解。接下来,用zetaplusfilter30h(cunofilter公司制造、孔径0.5μm~1μm)依次过滤,进而用另外的金属纤维制过滤器(nichidai公司制造、孔径0.4μm)过滤,除去微小的固体成分。开环聚合物的加氢物的加氢率为99.9%。

接下来,使用圆筒型浓缩干燥器(日立制作所公司制造),在温度270℃、压力1kpa以下的条件下对通过上述的过滤得到的溶液进行处理,由此从溶液中除去作为溶剂的环己烷及其它挥发成分。然后,从与浓缩机直接连结的模头中将溶液中所包含的固体成分以熔融状态挤出成股状,进行冷却,得到了开环聚合物的加氢物的颗粒。构成颗粒的开环聚合物的加氢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38000,分子量分布(mw/mn)为2.5,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9℃。该开环聚合物的加氢物是固有双折射值为正的材料。

用熔融挤出法将得到的颗粒成型为膜状,得到了厚度45μm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将该长条的拉伸前膜沿与其宽度方向成90°的角度的长度方向进行拉伸,得到了nz系数为1.0的长条的、具有相位差的基材层。此时的拉伸条件是在拉伸温度120℃~150℃、拉伸倍率1.1倍~2.0倍的范围内设定的,以使re为140nm、rth为70nm。得到的基材层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

(1-3.偏振片(光源侧和观看侧)的制造)

分别对(1-1)中得到的长条的起偏器、以及(1-2)中得到的长条的基材层进行修剪,得到了单张的起偏器、以及单张的基材层。

使用粘合剂(日东电工公司制造,产品名“cs9621”)将单张的基材层与单张的起偏器贴合。在贴合时,以起偏器的吸收轴与基材层的慢轴平行的方式将它们定位。由此,得到了依次具有起偏器、粘合剂的层、以及基材层的偏振片(光源侧和观看侧)。

(1-4.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基于目视的评价)

准备具有ips面板的市售的液晶显示装置(apple公司制ipad2),从该装置取出ips面板。该ips面板在其光源侧和观看侧具有偏振片,它们的吸收轴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配置。

从ips面板取出光源侧和观看侧的偏振片,取而代之,将上述(1-3)中制造的2张偏振片分别作为光源侧偏振片和观看侧偏振片而粘贴。偏振片的粘贴在基材层侧的面朝向液晶单元的方向上进行。此外,偏振片的吸收轴的方向设为与取下的原来的偏振片相同的方向。由此,得到了具有图2概略地表示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对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目视进行了评价。

(1-5.基于模拟的评价)

将包含(1-3)中制造的偏振片、具有图1概略地表示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模型化,进行了基于模拟的彩度c的评价。

[实施例2]

(2-1.基材层(第一和第二)的制造)

使用扩辐拉伸机,将与实施例1的(1-2)中使用的长条的拉伸前膜相同的长条的拉伸前膜沿其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得到了nz系数为1.2的长条的基材层。此时的拉伸条件是在拉伸温度120℃~150℃、拉伸倍率1.3倍~2.2倍的范围内设定的,以使re为140nm、rth为98nm。得到的基材层在其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

(2-2.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代替实施例1的(1-2)中得到的基材层,使用(2-1)中得到的基材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和(1-3)~(1-5)同样地进行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实施例3]

(3-1.基材层(第一和第二)的制造)

将与实施例1的(1-2)中使用的长条的拉伸前膜相同的长条的拉伸前膜沿与其宽度方向成90°的角度的长度方向进行拉伸,得到了nz系数为1.0的长条的基材层。此时的拉伸条件是在拉伸温度120℃~150℃、拉伸倍率1.5倍~2.4倍的范围内设定的,以使re为280nm、rth为140nm。得到的基材层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

(3-2.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代替实施例1的(1-2)中得到的基材层,使用(3-1)中得到的基材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和(1-3)~(1-5)同样地进行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实施例4]

(4-1.基材层(第一和第二)的制造)

使用扩辐拉伸机,将与实施例1的(1-2)中使用的长条的拉伸前膜相同的长条的拉伸前膜沿其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得到了nz系数为1.2的长条的基材层。此时的拉伸条件是在拉伸温度120℃~150℃、拉伸倍率3.6倍~4.5倍的范围内设定的,以使re为280nm、rth为196nm。得到的基材层在其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

(4-2.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代替实施例1的(1-2)中得到的基材层,使用(4-1)中得到的基材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和(1-3)~(1-5)同样地进行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实施例5]

(5-1.基材层(零相位差膜、第二)的制造)

作为第二基材层,准备了热塑性树脂的长条状的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膜,厚度13μm、tg138℃)。测定该膜的相位差,结果re为0.8nm,rth为3.7nm,确认可用作零相位差膜。

(5-2.观看侧偏振片(包含第二起偏器和第二基材层)的制造)

代替实施例1的(1-2)中得到的长条的基材层,使用(5-1)中准备的基材层,在贴合时,不特别进行起偏器的吸收轴和基材层的慢轴的定位,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3)同样地进行,得到了依次具有起偏器、粘合剂的层、以及基材层的观看侧偏振片(包含第二起偏器和第二基材层)。

(5-3.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作为观看侧偏振片,代替实施例1的(1-3)中得到的偏振片,使用(5-2)中得到的观看侧偏振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图3概略地表示的结构。

[实施例6]

(6-1.光源侧偏振片(包含第一起偏器和第一基材层)的制造)

代替实施例1的(1-2)中得到的基材,使用实施例2的(2-1)中得到的基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3)同样地进行,得到了光源侧偏振片(包含第一起偏器和第一基材层)。

(6-2.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作为观看侧偏振片,代替实施例1的(1-3)中得到的偏振片,使用实施例5的(5-2)中得到的观看侧偏振片,作为光源侧偏振片,代替实施例1的(1-3)中得到的偏振片,使用(6-1)中得到的光源侧偏振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1-5)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图3概略地表示的结构。

[实施例7]

(7-1.偏振片(光源侧和观看侧)的制造)

准备了长条的环状烯烃树脂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100℃、厚度43.2μm)作为拉伸前膜。对该长条的拉伸前膜涂敷粘接剂(产品名“gohsenolz200”5%水溶液,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造)而形成粘接剂的层,进而在其上贴合聚乙烯醇树脂制的膜,得到了长条的拉伸前层叠体。

将该拉伸前层叠体沿与其宽度方向成90°的角度的长度方向进行拉伸,得到了长条的拉伸层叠体。此时的拉伸条件设定为:拉伸温度130℃、拉伸倍率6倍。通过该拉伸成为对构成拉伸前层叠体的拉伸前膜赋予了相位差的基材层。

接着,用碘对该拉伸层叠体的聚乙烯醇树脂的层进行染色,形成了起偏器。由此,得到了依次具有起偏器、粘接剂的层、以及基材层的偏振片(光源侧和观看侧)。

该偏振片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透射轴。此外,将基材层从偏振片的一部分剥离,测定基材层的相位差和膜厚,结果re为47nm,rth为23nm,膜厚为17.6μm。得到的基材层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

(7-2.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作为光源侧和观看侧的偏振片,代替实施例1的(1-3)中得到的偏振片,使用(7-1)中得到的偏振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1-5)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图1概略地表示的结构。

[实施例8]

(8-1.偏振片(光源侧和观看侧)的制造)

将拉伸前膜变更为另外的长条的环状烯烃树脂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102℃、厚度91.4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的(7-1)同样地进行,得到了偏振片(光源侧和观看侧)。

该偏振片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透射轴。此外,将基材层从偏振片的一部分剥离,测定基材层的相位差和膜厚,结果re为127nm,rth为63nm,膜厚为37.3μm。得到的基材层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

(8-2.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作为光源侧和观看侧的偏振片,代替实施例1的(1-3)中得到的偏振片,使用(8-1)中得到的偏振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1-5)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图1概略地表示的结构。

[比较例1]

代替实施例1的(1-2)中得到的基材层(第一和第二),使用市售的tac膜(re0.5nm、rth40n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和(1-3)~(1-5)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和评价。

[参考例]

代替第一和第二基材层,使用re0.8nm、rth3.7nm、厚度13μm的零相位差膜,除此以外,对与实施例1的(1-5)同样地构成的模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基于模拟的彩度c的评价。其结果是:彩度c为1.0。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1

表1中“光轴角度”是在显示黑色的情况下液晶单元中的液晶性物质的取向方向和偏振片中的基材层的光轴的面内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而言为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单位:°)。

根据以上的结果明显可知:就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从斜方向看显示面时的显示黑色的着色并不逊色于使用零相位差膜作为第一和第二基材层的参考例,被抑制在低水平。由此可知,就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装置的显示质量良好,并且能够廉价且高效地制造。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

111:第一起偏器;

112:第二起偏器;

121:第一基材层;

122:第二基材层;

130:液晶单元;

131:光源侧基板;

132:观看侧基板;

133:液晶性物质;

222:第二基材层;

322:第二基材层;

a111: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

a112:第二起偏器的吸收轴;

a121:第一基材层的光轴的面内方向;

a122:第二基材层的光轴的面内方向;

a130:液晶性物质的取向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