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855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触控屏101、光学胶片102、液晶面板103及背光模组104。光学胶片102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触摸屏等)的特种胶粘剂,要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

在液晶显示屏组装过程中,触控屏101通过光学胶片102与液晶面板103整个上表面贴合一起。液晶面板103通过光学胶片102与背光模组104的边缘部分贴合在一起,背光模组104为显示屏提供光源。

但是,在液晶显示屏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贴合偏差、框胶高温老化或者撞击等原因,可能使液晶面板103和背光模组104配合度下降,背光模组104产生的少量光会从两者间缝隙透出来,而在屏幕前方边缘出现漏光,影响屏幕显示效果。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侧边贴附黑色胶带或者使用胶框遮挡,黑色胶带或者胶框具有一定的厚度,且覆盖于光学胶片102的表面。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采用的改善屏幕边缘漏光的方案会导致整个屏幕的厚度增加,有悖于目前显示屏向轻薄化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触摸屏、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胶片和背光模组,其中:

所述光学胶片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摸屏贴合,所述光学胶片的下表面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贴合,所述光学胶片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以使得所述背光模组产生的光透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周边缝隙后被所述吸光粒子吸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可视区域无交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片的内层胶片在所述周边区域内掺杂有所述吸光粒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光粒子为炭黑粒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片为OCA光学胶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光学胶片;

在所述光学胶片的周边区域内掺杂吸光粒子;

将所述光学胶片的上表面与触摸屏进行贴合;

将所述光学胶片的下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进行贴合;

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进行组合,以使得所述背光模组产生的光透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周边缝隙后被所述吸光粒子吸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可视区域无交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片的内层胶片在所述周边区域内掺杂有所述吸光粒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热扩散方式或粒子植入方式掺杂所述吸光粒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光粒子为炭黑粒子,和/或,所述光学胶片为OCA光学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光学胶片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然后光学胶片的上表面与触摸屏贴合,光学胶片的下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贴合,背光模组产生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周边缝隙后被吸光粒子吸收,而且吸光粒子是掺入光学胶片内的,不增加屏幕的厚度。因此,采用本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屏幕厚度的前提下改善屏幕边缘漏光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胶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胶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胶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胶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屏幕侧边贴附黑色胶带或者使用胶框遮挡来防止屏幕漏光,这样会导致整个屏幕的厚度增加,有悖于目前显示屏向轻薄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本实施例对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胶片102进行了改进,力争在不增加屏幕厚度的前提下,改善屏幕边缘漏光问题。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触摸屏201、光学胶片202、液晶显示面板203和背光模组204。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与触摸屏201贴合,下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203贴合。光学胶片202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从而在光学胶片202的周边区域形成吸光层,以使得背光模组204产生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203周边缝隙后被吸光粒子205吸收。由于吸光粒子205是掺入光学胶片202内的,所以不会增加屏幕的厚度。光学胶片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触摸屏等)的特种胶粘剂,要求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具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胶片202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阴影部分为周边区域,周边区域包括光学胶片202的四周边缘区域,每个边缘的设定宽度范围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

优选的,该吸光粒子205为炭黑粒子。本发明不仅限于炭黑粒子,其他吸光粒子也可以。

由此可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屏幕厚度的前提下,改善屏幕边缘漏光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液晶显示领域中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第二实施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胶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光学胶片202的内层胶片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光学胶片202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上层(包括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中层和下层(包括光学胶片202的下表面)。光学胶片202的内层胶片位于光学胶片202的中层,则吸光粒子205分布于光学胶片202的中层的周边区域内。也即,该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周边区域内不掺杂有吸光粒子205,这样不会影响光学胶片202的粘附性能。一般可以通过热扩散方式或粒子植入方式来掺入吸光粒子205。具体的,可以从光学胶片202的周围边缘侧面掺入吸光粒子。

具体的,热扩散方案可以采用高剂量的吸光粒子的氧化物或化合物源,与待掺杂的光学胶片材料,高温下放置在一起,从而实现向光学胶片材料中掺杂吸光粒子的目的。另外,粒子植入方案可以利用吸光粒子的高能离子态,注入待掺杂光学胶片周围边缘区域的设定宽度范围内,然后经退火使注入的原子激活从而完成掺杂。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片的内层胶片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也即,该光学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周边区域内不掺杂有吸光粒子,不会影响光学胶片的粘附性能。

第三实施例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胶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光学胶片202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上层(包括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中层和下层(包括光学胶片202的下表面)。吸光粒子205分布于光学胶片202的上层和下层的周边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可以在不增加屏幕厚度的前提下,改善屏幕边缘漏光问题。

第四实施例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胶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光学胶片202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光学胶片202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上层(包括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中层和下层(包括光学胶片202的下表面)。吸光粒子205分布于光学胶片202的上层、中层和下层的周边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可以在不增加屏幕厚度的前提下,改善屏幕边缘漏光问题。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光学胶片202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从而在光学胶片202的周围边缘区域形成吸光层。周边区域包括光学胶片202的四周边缘区域,每个边缘的设定宽度范围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周边区域与液晶显示面板203的可视区域无交集,每个边缘的设定宽度以不能遮挡液晶显示面板203的可视区域为宜,避免影响屏幕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片的周边区域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可视区域无交集,可以避免影响屏幕显示效果。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图2中的光学胶片202可以为OCA(Optical Clear Adhhesive,光学胶)光学胶片。OCA光学胶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胶片,其优点是高清澈度、高透光性、高黏着力、高耐候、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其厚度易于控制,能提供均匀的间距,长时间使用不容易产生黄化、剥离及变质的问题。OCA光学胶片是触控屏的最佳胶粘剂,本发明不限于使用OCA光学胶片,其他光学胶片也可以,例如:pc胶片、PET胶片等。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OCA光学胶片,能够达到减少眩光,减少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发出光的损失,增加LCD的亮度,提供高的透射率,减少能耗,增加对比度,尤其是强光照射下的对比度等效果。

第七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710中,提供光学胶片202。

在步骤S720中,在光学胶片202的周边区域内掺杂吸光粒子205。

在该步骤中,对现有的光学胶片102进行了改进,光学胶片202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从而在光学胶片202的周边区域形成吸光层。采用热扩散方式或粒子植入方式掺杂吸光粒子205。周边区域包括光学胶片202的四周边缘区域,每个边缘的设定宽度范围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具体的,可以从光学胶片202的周围边缘侧面掺杂吸光粒子205。

光学胶片202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上层(上表面)、中层和下层(下表面)。光学胶片202的内层胶片位于光学胶片202的中层,则吸光粒子205分布于光学胶片202的中层的周边区域内。也即,该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周边区域内不掺杂有吸光粒子205,这样不会影响光学胶片202的粘附性能。

热扩散方案可以采用高剂量的吸光粒子的氧化物或化合物源,与待掺杂的光学胶片材料,高温下放置在一起,从而实现向光学胶片材料中掺杂吸光粒子的目的。另外,粒子植入方案可以利用吸光粒子的高能离子态,注入待掺杂光学胶片周围边缘区域的设定宽度范围内,然后经退火使注入的原子激活从而完成掺杂。

优选的,光学胶片202为OCA光学胶片,OCA光学胶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胶片,其优点是高清澈度、高透光性、高黏着力、高耐候、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其厚度易于控制,能提供均匀的间距,长时间使用不容易产生黄化、剥离及变质的问题。OCA光学胶片是触控屏的最佳胶粘剂,本发明不限于使用OCA光学胶片,其他光学胶片也可以,例如:pc胶片、PET胶片等。

优选的,该吸光粒子205为炭黑粒子,本发明不仅限于炭黑粒子,其他吸光粒子也可以。

在步骤S730中,将光学胶片202的上表面与触摸屏201进行贴合;

在步骤S740中,将光学胶片202的下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203进行贴合;

光学胶片202在其周边区域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从而在光学胶片202的周围边缘区域形成吸光层。周边区域包括光学胶片202的四周边缘区域,每个边缘的设定宽度范围内掺杂有吸光粒子205。周边区域与液晶显示面板203的可视区域无交集,每个边缘的设定宽度以不能遮挡液晶显示面板203的可视区域为宜,避免影响屏幕显示效果。

在步骤S750中,将液晶显示面板203与背光模组204进行组合,以使得背光模组204产生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203周边缝隙后被吸光粒子205吸收。

由此可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屏幕厚度的前提下改善屏幕边缘漏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案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规范内,对本发明的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