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072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基板(CF,Color Filter)、薄膜晶体管基板(TFT,Thin Film Transistor)、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之间的液晶(LC,Liquid Crystal)及密封框胶(Sealant)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通常,液晶显示面板像素驱动所需要的电压以及控制信号都来自于外接的驱动电路板,需经过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从驱动电路板传输到液晶显示面板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0、驱动电路板200、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0和驱动电路板200的覆晶薄膜300;所述覆晶薄膜300上设有多个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0,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上设有多条面板引脚端子110,每一个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0对应邦定一个面板引脚端子110,所述多个面板引脚端子110平行间隔排列。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画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相应的像素密度(Pixel per inch,PPI)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液晶显示面板所需要的信号输入线和面板引脚端子110也越来越多,在面板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布置更多的面板引脚端子110就不得不缩小各个面板引脚端子110之间的间距,面板引脚端子110之间的间距越小,所述面板引脚端子110与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0的邦定(Bonding)难度就越大,容易出现邦定偏差,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面板引脚端子110与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0邦定错位,导致信号输入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能够减少覆晶薄膜引脚的邦定偏差,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异常。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减少覆晶薄膜引脚的邦定偏差,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异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包括:多条平行间隔排列的面板引脚端子,每一条面板引脚端子均包括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沿所述面板引脚端子的延伸方向交替相连,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中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交错排布;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

所述面板引脚端子的材料为铜、或铝。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的差值大于5μm且小于20μm。

所述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5μm。

所述面板引脚结构应用于像素密度大于280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板、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板的覆晶薄膜;

所述覆晶薄膜上设有多个覆晶薄膜输出引脚,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设有多条面板引脚端子,每一个覆晶薄膜输出引脚对应邦定一个面板引脚端子;

所述多条面板引脚端子平行间隔排列,每一条面板引脚端子均包括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沿所述引脚端子的延伸方向交替相连,相邻的两条引脚端子中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

所述面板引脚端子的材料为铜、或铝。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的差值大于5μm且小于20μm,所述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5μm。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大于280。

通过ACF胶邦定所述覆晶薄膜输出引脚与面板引脚端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其包括:多条平行间隔排列的面板引脚端子,每一条面板引脚端子均包括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沿所述面板引脚端子的延伸方向交替相连,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中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通过减少面板引脚端子部分区域的宽度,能够增大各个面板引脚端子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少覆晶薄膜引脚的邦定偏差,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异常,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良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减少覆晶薄膜引脚的邦定偏差,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异常。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面板引脚端子与覆晶薄膜输出引脚的贴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面板引脚端子与覆晶薄膜输出引脚的贴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包括:多条平行间隔排列的面板引脚端子1,每一条面板引脚端子1均包括多个第一延伸部11和多个第二延伸部12,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11和多个第二延伸部12沿所述面板引脚端子1的延伸方向交替相连,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1中的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交错排布;

所述第一延伸部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2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面板引脚端子1的材料为铜或铝等导电材料。

具体地,为了保证邦定效果,优选所述第一延伸部1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的宽度的差值大于5μm且小于20μm,所述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1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5μm。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面板引脚的布线空间较小,此时通过应用本发明的面板引脚结构,可有效增大各个面板引脚端子的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少面板引脚端子1与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的邦定难度,避免因邦定偏差导致的信号输入异常,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良率,优选地,所述面板引脚结构应用于像素密度大于280的液晶显示装置。

请参阅图4和图5,基于上述的面板引脚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驱动电路板20、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和驱动电路板20的覆晶薄膜30;

所述覆晶薄膜30上设有多个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上设有多条面板引脚端子1,每一个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对应邦定一个面板引脚端子1;

所述多条面板引脚端子1平行间隔排列,每一条面板引脚端子1均包括多个第一延伸部11和多个第二延伸部12,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11和多个第二延伸部12沿所述引脚端子1的延伸方向交替相连,相邻的两条引脚端子1中的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延伸部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2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面板引脚端子1的材料为铜或铝等导电材料。

具体地,为了保证邦定效果,优选所述第一延伸部1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2的宽度的差值大于5μm且小于20μm,所述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1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5μm。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面板引脚的布线空间较小,此时通过应用本发明的面板引脚结构,可有效增大各个面板引脚端子的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少面板引脚端子1与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的邦定难度,避免因邦定偏差导致的信号输入异常,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良率,优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的像素密度大于280。

具体地,所述覆晶薄膜输出引脚31与面板引脚端子1可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进行邦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邦定覆晶薄膜引脚的面板引脚结构,其包括:多条平行间隔排列的面板引脚端子,每一条面板引脚端子均包括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沿所述面板引脚端子的延伸方向交替相连,相邻的两条面板引脚端子中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通过减少面板引脚端子部分区域的宽度,能够增大各个面板引脚端子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少覆晶薄膜引脚的邦定偏差,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异常,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良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减少覆晶薄膜引脚的邦定偏差,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异常。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