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框胶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815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封框胶涂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框胶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封框胶涂布工艺是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具体地,通过在基板的面板周边涂布封框胶而粘接彩膜与阵列基板,使彩膜与阵列基板导通,并在面板内形成液晶盒;通过对封框胶涂布量的控制,还能够控制液晶盒的厚度。同时,封框胶也能防止对封装于液晶盒内的液晶的污染。

目前,封框胶涂布装置通常包括仅具有一个出口的注射筒。封框胶经由该出口被涂布到面板上。然而由于在Cell对盒工艺中,封框胶内侧和外侧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即封框胶内侧与Cell内液晶接触,而封框胶外侧则与空气或真空接触,从而两者所处的压力会有不同。这样会导致在实际对盒完成后的样品上,通常封框胶外侧的胶高度会低于内侧的胶高度,最终会导致样品周边Gap(间隙)不均。该Gap不均通常会导致得到的液晶面板的周边发黄,L0漏光,周边Mura(不均匀)等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封框胶涂布装置,以克服上文所述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封框胶涂布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封框胶的可自转注射筒,其具有从外围到中心分布的多个出口;以及与注射筒流体连通的喷嘴组件,其包括排列成一行的两个或以上子喷嘴,其中所述注射筒中越靠近注射筒的中心的出口与所述喷嘴组件中越靠近所述行的第一端的子喷嘴连通,所述注射筒中越靠近注射筒的外围的出口与所述喷嘴组件中越靠近所述行的第二端的子喷嘴连通,以使得从所述注射筒的中心向外分布的出口分别依次与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分布的子喷嘴连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反。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嘴组件包括排列成一行的两个子喷嘴,其中一个子喷嘴与所述注射筒的位于外围的出口连通,另一个子喷嘴与所述注射筒的位于中心的出口连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嘴组件包括排列成一行的三个子喷嘴,其中位于所述行的第一端的子喷嘴与所述注射筒的位于最外围的出口连通,位于所述行的第二端的子喷嘴与所述注射筒的位于中心的出口连通,位于中间的子喷嘴与所述注射筒的位于外围与中心之间的出口连通。

在可选示例中,所述注射筒被配置为在填充封框胶之后并且在经由喷嘴组件涂布封框胶之前进行自转。

在可选示例中,所述涂布装置还包括固定的外筒,以及位于所述外筒与所述注射筒之间的旋转驱动设备。

在可选示例中,所述注射筒的各个出口分别具有相互独立的凹形槽,以收集相应出口附近的封框胶。

在可选示例中,所述注射筒与所述喷嘴组件一体形成。

在可选示例中,所述注射筒与所述喷嘴组件分离形成,并且所述注射筒可旋转地耦合到所述喷嘴组件。

在可选示例中,所述涂布装置上设置有定位标记,以用于在注射筒自转后对喷嘴组件的位置进行定位。

在可选示例中,注射筒自转的旋转速度的范围是从500RPM至2000RPM。

在可选示例中,所述注射筒的与喷嘴组件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筒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盖上的气管接头。

在可选示例中,注射筒和喷嘴组件由不锈钢制成。

在可选示例中,注射筒的位于外围的出口和/或位于外围与中心之间的出口具有多个。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从图3中的线C-C'所在位置的俯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整体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从图1可看出,现有技术的涂布装置包括形成一体的注射筒a和喷嘴b。其中喷嘴b仅具有一个出口。图1的右下角示出了沿喷嘴b上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封框胶被填充在注射筒a中,并且注射筒a是固定不动的。然后封框胶在压力下从单个喷嘴b均匀流出以涂布在基板上,从而涂布在基板上的封框胶将具有均匀的高度。然而,由于上文所述的封框胶的内外侧受到的压力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封框胶将呈现内高外低的情况,导致封框胶的漏光等缺陷。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从图2可看出,该封框胶涂布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封框胶的可自转注射筒1。注射筒1可根据箭头所示意性指示的方向旋转。相应地,注射筒1具有从外围到中心分布的多个出口,例如外围出口11和中心出口12。在可选的示例中,注射筒1的各个出口分别具有相互独立的凹形槽,以收集相应出口附近的封框胶。这可改善对具有不同尺寸的硅球的封框胶的分离效果。另外可通过调节每个出口所具有的凹形槽在喷嘴组件上的投影面积来调节流到每个子喷嘴的封框胶的流量大小,以平衡每个子喷嘴的流量。

该封框胶涂布装置还包括与注射筒1流体连通的喷嘴组件2。喷嘴组件2包括排列成一行的两个子喷嘴21、22。从图2的右下角示出的沿线B-B'截取的截面图可看出。两个子喷嘴21、22相互紧挨并且相互分离,从而形成两个涂布口。虽然在图2中仅示出位于图的左侧的两个外围出口连通到子喷嘴21,但是实质上位于图的右侧的两个外围出口同样连通到子喷嘴21(经由位于子喷嘴21、22后面的通道)。

在封框胶被填充到注射筒1后,注射筒1进行自转,其自转的速度大致为500-2000rpm之间,当然任何其他适当的速度也是可设想的。在注射筒1的自转的作用下,封框胶中的硅球会在离心力作用下,按照硅球尺寸的大小,自注射筒1中心向外呈现规律性排布,即注射筒1中心的硅球尺寸最小,越远离注射筒1中心的硅球尺寸越大。相应地,位于注射筒1中心的小硅球将通过位于注射筒1的中心的出口12流到子喷嘴22,并且经由子喷嘴22被涂布到面板上。同时,位于注射筒1的外围的较大硅球将通过位于注射筒1的外围的出口11流到子喷嘴21,并且经由子喷嘴21被涂布到面板上。由此实现最终涂布到面板上的封框胶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差,即封框胶的朝向面板外的一侧比封框胶的朝向面板内的一侧更高。这样的初始高度差可以补偿在未来由于封框胶受到的内外应力不同而导致的高度差,从而改善由于封框胶的缺陷导致的显示面板不良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注射筒1与喷嘴组件2例如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注射筒1和喷嘴组件2可一体形成或者在分别形成后被焊接在一起,从而在注射筒1旋转的时候,喷嘴组件2也将跟随其旋转。那么,为了保证涂布工序的正常进行,注射筒被配置为在填充封框胶之后并且在经由喷嘴组件涂布封框胶之前进行自转。在自转一定时间后,即在实现了其中的硅球的重新分布之后,注射筒停止自转,然后执行涂布的工序。由于在涂布的时候,必须保证喷涂具有较小硅球的封框胶被涂布在框的内侧,则要求喷嘴组件被正确定向,即,使得图2中的子喷嘴22朝向待涂胶框的内侧。由此,可在封框胶涂布装置上设置定位标记,以用于在注射筒自转后对喷嘴组件的位置进行定位。例如在子喷嘴22上做出标记,以便于指示其位置。可替代地,在封框胶涂布装置上设置锁定设备,以在注射筒停止自转后,锁定喷嘴组件的朝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注射筒1的自转可通过电机驱动来完成。当然其也可以通过任何其他适当的技术来实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域主要在于:其喷嘴组件2具有三个子喷嘴,并且其注射筒1和喷嘴组件2外设置有外筒3。其中外筒3用于保护注射筒1和喷嘴组件2。

在第二实施例中,喷嘴组件2具有三个子喷嘴。三个子喷嘴21、22、23同样排列成一行。其中子喷嘴21位于图中的最左侧,子喷嘴22位于图中的最右侧,子喷嘴23位于中间。图3的右下角示出了沿着线B-B'截取的喷嘴组件的截面图。相应地,注射筒1具有位于注射筒的外围的出口11、位于注射筒的中心的出口13和位于注射筒的外围与中心之间的出口12。图4示意性示出了从图3的线C-C'所在位置向下看的俯视图。其中可看出位于注射筒的外围的出口11可具有多个,同样位于注射筒的外围与中心之间的出口12可具有多个。当然,出口11、12、13的数量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情况,其可以具有其他适当的布局。相应地,(多个)出口11与子喷嘴21流体连通,(多个)出口12与子喷嘴23流体连通,出口13与子喷嘴22流体连通。

第二实施例的涂布装置可使得具有较大尺寸的硅球从子喷嘴21流出,具有中等尺寸的硅球从子喷嘴23流出,并且具有较小尺寸的硅球从子喷嘴22流出,从而使得被涂布的封框胶可形成由高至低的三个台阶。这可提高涂布封框胶的精度,并且改进被涂布后的封框胶对环境中的压力差的适应能力。当然,喷嘴组件2根据需要也可具有三个以上的子喷嘴数量,以进一步提高涂布的精度。

在可选示例中,用于驱动注射筒1旋转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可位于注射筒1与外筒3之间。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其注射筒1与喷嘴组件2是分离的,并且注射筒1可旋转地耦合到喷嘴组件2,以接受从注射筒1流出的封框胶。从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喷嘴组件2不需要跟随注射筒1一起旋转,相反可保持固定不动。由此,可实现在旋转注射筒1的同时,利用喷嘴组件2进行涂布工作。当然,在注射筒1与喷嘴组件相互耦合的部位可具有必要的密封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封框胶涂布装置的整体构造示意图。该涂布装置利用气压原理进行工作。如图6所示,该封框胶涂布装置包括注射筒1、喷嘴组件2、外筒3、筒盖4、设置于注射筒盖4上的气管接头5、气管6以及外筒固定块7。注射筒1内盛装有封框胶。通过气管6将气管接头5与气泵等气体输出装置连接。在使得注射筒1进行高速自转后,通过气管接头5向注射筒1内注入气体,将封框胶通过喷嘴2挤出,由此实现涂布工作。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措词‘包括’并不排除在权利要求未列出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元件前面的措词‘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多个这样的元件的存在。在相互不同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某些措施的简单事实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被用于改进。在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符号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