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7843发布日期:2020-09-25 1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横向电场驱动方式的液晶面板,其具备薄板化为小于0.5mm的一对透明绝缘性基板彼此相对地配置而形成的阵列基板及对置基板、在所述一对透明绝缘性基板间配置的密封材料、封装于所述一对透明绝缘性基板间的由所述密封材料包围的区域的液晶层;以及

取向膜,其设置于所述对置基板之上,使用具有如下光导电性特性的材料,即,就没有照射光的状态和照射了光的状态下的体积电阻值的变化而言,与没有照射所述光的状态相比,照射了光的状态下的体积电阻值至少变化为小于或等于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光导电性特性,照射了光的状态下的体积电阻值处于大于或等于1012ω·cm且小于或等于1013ω·cm的范围内,没有照射光的状态下的体积电阻值处于大于或等于1014ω·cm且小于或等于1015ω·c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向膜在厚度方向具备相对地配置于下层侧的第1层区域、以及相对于所述第1层而配置于上层侧的第2层区域,

所述第1层区域和所述第2层区域各自主要包含彼此不同的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取向剂,

所述第1层区域包含具有所述光导电性特性的材料,

所述第2层区域主要包含的取向剂即聚酰亚胺与第1层区域主要包含的取向剂即聚酰亚胺相比,具有高酰亚胺化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层区域主要包含的取向剂即聚酰亚胺是将具有光取向性的前驱体进行酰亚胺化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层区域主要包含的取向剂即聚酰亚胺是将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为原料的聚酰胺酸作为前驱体进行酰亚胺化而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就所述第2层区域而言,照射了光的状态下的体积电阻值及没有照射光的状态下的体积电阻值均大于或等于1015ω·c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面板变形为弯曲形状,并且具有弯曲的显示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透明绝缘性基板薄板化为小于0.2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晶面板的前表面还具备隔着透明粘接片固定的前面面板。


技术总结
不特别地损害显示质量,或不显著地增加成本,改善横向电场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由静电引起的显示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薄板化为小于0.5mm的阵列基板(110)及对置基板(120);封装于这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140);以及设置于该对置基板(120)之上,与没有照射光的状态相比,具有照射了光的状态下的体积电阻值至少变化为小于或等于1/10的光导电性特性的取向膜(122)。

技术研发人员:清田和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