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9972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低福射、体积小及低耗能等优点,已逐渐在部分应用中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display,CRT),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面电视和移动电话等产品上。
[0003]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是给液晶显示器产品提供光源的组件,通常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下方,以提供均匀发散和一定亮度的光线至显示面板,根据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电极的不同电压来形成不同亮度、不同色彩和不同灰度的彩色画面。
[0004]光源设置于侧面的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线光源)由侧面进行导光板,导光板将线光源转化成均匀分布的面光源后出射,通过下偏光片后变为线偏振光到达显示面板。但是,现有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结构中,下偏光片仅能使线偏振光通过,即由导光板出射的光有部分无法通过该下偏光片,而这部分无法通过下偏光片的光被浪费掉。因此,现有技术的导光结构使得光源发出的光在传播过程时会有较大的损失,导致光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导光结构使得光传播过程中损失较大,导致光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包括:
[0008]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和反射面,以及连接所述出光面和反射面的侧面,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材料为各向同性材料;
[0009]反射式的增亮膜,所述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所在侧;
[0010]λ /4波片,所述λ /4波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和所述增亮膜之间,且所述λ /4波片的慢轴与所述增亮膜的透过轴的夹角为45度;
[0011 ]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所在侧。
[0012]本实施例中,采用增亮膜和λ/4波片进行配合,使得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不一致的出射光被增亮膜反射,经λ/4波片后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反射膜反射并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经λ/4波片转换为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一致的线偏振光后通过增亮膜,从而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光的利用率。
[0013]优选的,还包括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增亮膜上方,所述下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增亮膜的透过轴平行。本实施例中,下偏光片和增亮膜透过轴一致,透过增亮膜的线偏振光同样可以透过下偏光片。
[0014]优选的,所述下偏光片为吸收式偏光片。本实施例,下偏光片为吸收式偏光片,能够对与其透过轴不一致的光进行吸收。
[0015]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导光板。本实施例中,采用硬度较高且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玻璃导光板,利于实于导光板的薄型化,且玻璃导光板为各向同性材料,光在其中传播时不会发生偏振方向的改变。
[0016]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为硬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导光板,工艺成熟,容易实现,且硬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导光板为各向同性材料,光在其中传播时不会发生偏振方向的改变。
[0017]优选的,所述反射膜为增强镜面反射膜。
[0018]优选的,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2-5微米。
[0019]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采用增亮膜和λ/4波片进行配合,使得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不一致的出射光被增亮膜反射,经λ/4波片后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反射膜反射并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经λ/4波片转换为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一致的线偏振光后通过增亮膜,从而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光的利用率。
[002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结构,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
[0021]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背光模组的导光结构中,采用增亮膜和λ/4波片进行配合,使得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不一致的出射光被增亮膜反射,经λ/4波片后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反射膜反射并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经λ /4波片转换为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一致的线偏振光后通过增亮膜,从而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提尚光的利用率。
[002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
[0023]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且所述上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导光结构的所述下偏光片的透过轴平行或垂直。
[0024]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背光模组的导光结构中,采用增亮膜和λ/4波片进行配合,使得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不一致的出射光被增亮膜反射,经λ/4波片后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反射膜反射并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进入导光板,再经经λ /4波片转换为与增亮膜的透过轴一致的线偏振光后通过增亮膜,从而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提尚光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增亮膜的透过轴和λ/4波片的慢轴的夹角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0]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结构10,包括:
[0031]导光板1,导光板I包括相对设置的出光面11和反射面12,以及连接出光面11和反射面12的侧面13,其中,导光板I的材料为各向同性材料;
[0032]反射式的增亮膜2,增亮膜2设置于导光板I的出光面11所在侧;
[0033]λ/4波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