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和盒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349334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轨道73的凸柱73a从后端部53d_D即曲柄槽53d的低位部移动到前端部53d-U即高位部。
[0134]结果,驱动侧和非驱动侧轨道73都向前和向上移动,在门3被充分打开到预定打开角度的状态下,轨道73定位保持在比图1OA的(b)所示的低位部高预定程度的如图1lA的(b)所示的高位部。
[0135]如上所述地,安装在轨道73上的托盘70随着轨道73从低位部到高位部的移动而向上移动,并在装置主组件2内侧相对竖直方向定位保持在高位部。托盘70的高位部的位置是第二内侧位置(II)。
[0136]在托盘70位于第一内侧位置(I)和第二内侧位置(II)的状态下,如后所述地,托盘70由锁定部锁定在装置主组件侧,从而防止了向前移动。尽管锁定部防止托盘70的向前移动,但是锁定部构造成允许托盘70在上下方向移动。因此,尽管如上所述轨道73随着门3的打开操作而向前和向上移动,但是通过锁定部防止托盘70向前移动,并且托盘随着轨道的升高而从第一内侧位置(I)竖直升高,从而被移动到并保持在第二内侧位置(II)。
[0137]在托盘70从第一内侧位置(I)竖直升高到第二内侧位置(II)的过程中,托盘70的对应(关联)V形部70a和70b与每个盒P的凸柱24c和25c接合(图1lB的(a))。此夕卜,托盘70的对应的防止表面70c与每个盒P的凸部24d接合(图1lB的(b))。结果,每个盒P处于由托盘70在对应的小框部71稳定支撑盒P的状态。
[0138]此外,通过随着托盘70的进一步上升而使每个盒P与托盘70 —起升高,从而每个盒P的圆弧部24c和25c升高,并与装置主组件2侧的对应V形部51a和52a分隔开(图1lA的(b)和图1lB的(C))。此外,每个盒P的倒U形凹槽部件24b升高,并与装置主组件2侧的旋转阻止部53b分隔开(图1lA的(b))。此外,每个盒P的鼓4的下表面被升高,并与带12分隔开(图1lA的(b))。
[0139]在门3被充分打开到预定打开角度的状态下,托盘70处于移动到比第一内侧位置
(I)高预定程度的第二内侧位置(II)的状态,并被稳定保持。
[0140]参考图12和13,描述托盘70的锁定部。图12 (a)是从上面看托盘70的前框部的透视图,图12(b)是从下面看托盘70的前框部的透视图。在托盘70的前框部,设置有支撑部件锁定部(托盘锁定部)74、握持(把手)部75和握持部推压弹簧76。锁定部74和握持部75配置成通过锁定部74的槽74a和握持部75的凸柱75a之间的接合而彼此相互关联。此外,锁定部74的端部具有锥形表面74b。此外,握持部75总是由握持部推压弹簧76朝主组件后侧(箭头N方向)推压。
[0141]图13(a)至(d)是从装置主组件2的上面看托盘70的示意图。图13(a)示出了从装置主组件2拉出托盘70的状态(外侧位置),锁定部74从托盘70的前框部的驱动侧表面70d突出。当如图13(b)所示将托盘70插入装置主组件2中时,托盘70接触例如设置在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上的凸部53e,但是通过利用锁定部74的锥形表面74b,锁定部74抵抗弹簧76向箭头J方向缩回。
[0142]图13(c)示出了将托盘70进一步插入装置主组件2中的状态。托盘70与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的凸部53e的干涉被消除,使得锁定部74再次从托盘侧表面70d突出。这里,装置主组件2具有托盘管制弹簧2C (图3、6和7),用于沿与箭头N方向相反的方向给托盘70施加推压力。
[0143]因此,用户将托盘70插入到图13(c)的位置,但托盘70最终管制在(限制到)锁定部74接触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的凸部53e的位置。图13 (d)示出了盒P相对于装置主组件2位于第二内侧位置(II)的状态,在该位置,形成在鼓4上的潜像不被显影。锁定部74和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的凸部53e在竖直表面接触,使得允许托盘70在不会向前移动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移动。
[0144]用户使移动到第二内侧位置(II)的托盘70的握持部75抵抗弹簧76的推压力而沿与箭头N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锁定部74沿箭头J方向(图13(b))移动,解除其与凸部53e的接触。结果,用户沿如上所述的装置主组件的前向(与箭头N方向相反)拉出托盘70,进而移动托盘70到装置主组件2外侧的外侧位置(III),使得用户能够在新、旧盒之间实行更换。
[0145]图14示出了在第二内侧位置(II)或外侧位置(III)安装在托盘70上的盒P的支撑状态。为了便于说明,图14所示的是托盘70的一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0146]如上所述地,托盘70具有分别对应于每个盒P的向上开口的V形部70a和70b,它们作为在驱动侧和非驱动侧设置的第二定位部。此外,对应于每个盒P,设置有向上开口的作为第二防止部的防止表面70C。当从上面将盒P插入托盘70的对应容纳部71中时,盒P侧的凸柱24c和25c与托盘70的V形部70a和70b接合。此外,盒P侧的凸部24d接触托盘70的防止表面70c。
[0147]作用于托盘70上的盒P上的力仅仅是重力。此外,相对于装置主组件2的前后方向(箭头A方向:第一方向),将盒P的重心G设置在作为旋转中心的凸柱24c、25c和作为旋转阻止部的凸部24d之间。因此,在盒P侧的驱动侧和非驱动侧凸柱24c、25c分别与驱动侧和非驱动侧V形部70a和70b接合,从而将盒P高精度地定位在托盘70上。
[0148]图15(a)示出了门3被打开且托盘70位于装置主组件2内侧的第二内侧位置(II)的状态。为了便于说明,图15(b)示出了盒P、驱动侧盒支架151和一部分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图16(a)示出了门3部分地朝关闭位置移动的状态,为了便于说明,图16(b)示出了盒P、驱动侧盒支架51和一部分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
[0149]在图16中,门3没有充分朝关闭位置移动。随着门3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的移动,与前门接合凸柱3b接合的连杆72(沿箭头N方向)移动到装置主组件2的后侧。利用该移动,与轨道接合槽72b接合的轨道73也(沿箭头N方向)移动到装置主组件2的后侧。
[0150]这里,设置在轨道73上的凸柱73a也与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的曲柄槽53d接合,因此也随着连杆72的移动而沿曲柄槽53d向下移动到装置主组件2的后侧(沿箭头N方向)。此时,如上所述地,安装在轨道73上的托盘70通过接合部定位成不会沿装置主组件2的前后方向(箭头A方向)移动,结果,托盘70仅会向下移动。
[0151]利用托盘70的下降,盒P也相对于装置主组件2向下移动。此时,盒P侧的圆弧部24a和25a配置成接触装置主组件2侧的V形部51a和52a。在图15和16中,仅示出了驱动侧的部件。此外,盒P侧的部件24b配置成与从驱动侧主组件侧板53切割并凸出的旋转阻止部53接合。
[0152]如图17所示,为了将旋转阻止部53b引导到部件24b的槽部,在部件24b的端部设置锥形部24e。考虑到盒P在托盘70上的位置变化和托盘70相对于装置主组件的位置变化,需要一定的引导量。
[0153]然而,如图14至16所示,在托盘70位于第二内侧位置(II)的状态下,第一定位部51a和52a以及第一防止部53b相对于第一方向A位于第二定位部70a、70b和第二防止部70c之间。
[0154]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方向A,盒P侧的圆弧部24a、25a和部件24b位于盒P侧的凸柱24c、25c和凸部24d之间,从而以尽可能高的位置精度用托盘70支撑盒P。因此,当向下移动托盘70时,盒P能够相对于装置主组件2平稳定位。特别地,部件24b和旋转阻止部53b能够彼此平稳接合。
[0155]图17(a)示出了在部件24b和旋转阻止部53b之间存在位置偏离量ml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部件24b和旋转阻止部53b接合,部件24b需要具有引导量ml。此外,盒P需要具有升降量m2。
[0156]另一方面,图17(b)示出了在盒P侧的部件24b和旋转阻止部53b之间存在位置偏离量nl的情况。这里,位置偏离量nl比位置偏离量ml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部件24b和旋转阻止部53b接合,部件24b需要具有引导量nl。此外,盒P需要具有升降量n2,该升降量n2比升降量m2大。也就是说,增大了装置主组件2的高度。
[0157]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托盘70上的盒P的定位结构,托盘70具有V形部70a、70b,因此可以在托盘70上高精度地定位盒P,没有游隙。因此,在盒P的部件24的端部仅需要具有较小引导量的锥形部。结果,能够使装置主组件2中的盒P的升降量变小,从而能够实现装置主组件2的小型化。
[0158]图18(a)示出了门3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当从图16的状态进一步关闭门3时,与上述相似地,轨道73和托盘70向下移动。然而,在图16的状态中,盒P的下部已经被驱动侧和非驱动侧盒支架51、52收容,因此不再进一步向下移动。
[0159]要与盒P的凸柱24c、25c和凸部24d分别接合的托盘70的V形部70a、70b和防止表面70c都是向上开口。因此,托盘能够自由地执行下降动作。从而,托盘70与盒P分隔开。
[0160]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像装置I和盒P的结构总结如下。
[0161](I)成像装置I是可拆卸地安装多个盒P(PY、PM、PC、PK)的装置,用于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成像装置I包括用于支撑多个盒P的支撑部件70。支撑部件70拉出盒到成像装置I的装置主组件2的外侧,并能够处于可拆卸地安装每个盒P的外侧位置(III)。
[0162]此外,支撑部件70能够处于第一内侧位置(I),在该位置,盒P在装置主组件2内侧相对于装置主组件2定位。此外,支撑部件70能够处于在装置主组件2内侧位于外侧位置(III)和第一内侧位置(I)之间的第二内侧位置(II)。
[0163]在装置主组件2中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1a、52a和第一防止部53b。当支撑部件70位于第一内侧位置(I)时,第一定位部51a、52a定位盒P。第一防止部53b防止盒P围绕第一定位部旋转。
[0164]此外,在装置主组件2中设置有第二定位部70a、70b和第二防止部70c。当支撑部件70位于外侧位置(III)和第二内侧位置(II)之间时,第二定位部70a、70b定位盒P。第二防止部70c防止盒P围绕第二定位部旋转。为了在外侧位置(III)和第二内侧位置(II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