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46054阅读:来源:国知局
面抵接。壳体101的上部下表面是壳体101的上部中与肋部42a的上表面42b相对的面。另外,如将参照图9后述地那样,在将显影装置4从鼓单元30上拆下时,肋部42a的倾斜面42c与鼓单元30的外壳3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31a抵接。
[0036]调色剂盒5安装于保持框体60的前端部。也就是说,调色剂盒5安装于纸张搬运方向上的保持框体60的上游侧(图2的右侧)。另外,在显影装置4安装于保持框体60的状态下,调色剂盒5相对于保持框体60能够拆装。
[0037]而后,在鼓单元30、显影装置4、调色剂盒5及保持框体60作为成像单元70而成为一体的状态下,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出入或者拆装。
[0038]接下来,对鼓单元30、显影装置4、调色剂盒5及保持框体60成为一体的成像单元7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出入动作进行说明。
[0039]在图5所示的成像单元70从装置主体中被拉出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地那样,成像单元70的前端部,即图5所示的成像单元70的右侧端部被抬起。这时,盖部件42的肋部42a的上表面42b与装置主体的壳体101的上部肋部的下表面101a抵接。
[0040]而后,如图7和图8所示地那样,通过将成像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拉出至前侧,肋部42a的上表面42b沿装置主体的壳体101的上部肋部的下表面101a滑动。这样,肋部42a作为成像单元70从装置主体被拉出时的引导部件发挥作用。
[0041]此外,在成像单元70被安装于装置主体时,肋部42a也与装置主体的壳体101的上部肋部的下表面101a抵接,作为成像单元70的引导部件发挥作用。
[0042]接下来,对显影装置4相对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的拆装动作进行说明。保持框体60将鼓单元30和显影装置4保持为能够拆装。
[0043]如图2所示,在将显影装置4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上拆下的情况下,在显影装置4之前,先将调色剂盒5 (参照图1)从保持框体60上拆下。而后,如图9所示,显影装置4的前端部,即图9所示的显影装置4的右侧端部被抬起。这时,盖部件42的肋部42a的倾斜面42c与鼓单元30的外壳3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31a抵接。
[0044]而后,通过将显影装置4拉出至前侧上方,如图10所示,显影装置4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上被拆下。这样,肋部42a作为显影装置4从鼓单元30和保持部件60上被拆下时的引导部件发挥作用。
[0045]此外,在显影装置4被安装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时,肋部42a与鼓单元30的外壳3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31a抵接,而作为显影装置4的引导部件发挥作用。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鼓单元30、显影装置4和装置主体。鼓单元30具有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在盖部件42的上表面中,在显影辊20的轴向上的两端部设置有肋部42a。也就是说,肋部42a设置于盖部件4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在由鼓单元30、显影装置4、调色剂盒5及保持框体60构成的成像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时,肋部42a与装置主体的壳体101抵接。
[0047]由此,成像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时,盖部件42的肋部42a能够强制性地与装置主体抵接。因此,能够提高成像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或拆装时的可操作性。
[0048]另外,在盖部件42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肋部42a。因此,能够抑制盖部件4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装置主体抵接。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限制刮板21的中央部弯曲而导致限制刮板21的中央部与显影辊20的空隙变窄。进而,能够抑制调色剂凝聚在显影辊20的表面。
[0049]另外,如上所述,在显影装置4相对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被拆装时,肋部42a与鼓单元30的外壳31抵接。由此,通过与提高成像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或拆装时的可操作性的肋部42a是同一个的肋部42a,也能够提高显影装置4相对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被拆装时的可操作性。
[0050]另外,如上所述,肋部42a具有上表面42b和倾斜面42c。上表面42b在成像单元70出入时与装置主体的壳体101抵接。倾斜面42c在显影装置4相对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被拆装时与外壳31抵接。由此,在使成像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时,能够容易地使肋部42a与装置主体的壳体101的上部肋部抵接。另外,显影装置4相对于鼓单元30和保持框体60被拆装时,肋部42a能够容易地与外壳3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31a抵接。
[0051]另外,如上所述,显影装置4具有轴承22和刮板保持部件23。轴承22在显影辊20的上方与显影辊20隔着规定的间隔,将显影辊20的旋转轴20a支承为可旋转。刮板保持部件23设置于轴承22的外周面,将限制刮板21与显影辊20之间的规定间隔保持为一定。由此,存在如下情况:在成像单元70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时,盖部件42的肋部42a与装置主体抵接,从而由肋部42a对限制刮板21的两端部施加按压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刮板保持部件23,也能够抑制限制刮板21的两端部与显影辊20的间隔变窄。
[0052]另外,如上所述,在鼓单元30、显影装置4、调色剂盒5及保持框体60作为成像单元70而成为一体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由此,鼓单元30、显影装置4及调色剂盒5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同时出入。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鼓单元30、显影装置4及调色剂盒5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的可操作性。
[0053]此外,应当认为本次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的,而是由权利要求示出的,还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0054]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不限于图1所示的单色打印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数字或模拟方式的单色复印机、彩色打印机、彩色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像承载体单元和显影装置相对于装置主体一体地出入的各种图像形成装置。
[005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只由调色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来作为显影剂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使用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来作为显影剂。
[005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鼓单元30和显影装置4相对于装置主体与调色剂盒5和保持框体60 —体地出入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鼓单元30和显影装置4相对于装置主体与调色剂盒5和/或保持框体60独立地出入。
[0057]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抑制限制刮板21的中央部弯曲来抑制限制刮板21的中央部与显影辊20的间隙变窄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除了限制刮板21,在沿显影辊20的轴向延伸的部件配置于显影辊20的上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部件的中央部弯曲来抑制该部件与显影辊20的间隙变窄。
【主权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像承载体单元,其具有形成静电潜像的像承载体; 显影装置,其具有显影辊和第一外壳,所述显影辊与所述像承载体相对配置并将调色剂供给至所述像承载体,所述第一外壳将所述显影辊支承为可旋转并收纳包含所述调色剂的显影剂;以及 装置主体,其用来安装所述像承载体单元和所述显影装置, 所述像承载体单元和所述显影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一体地出入, 在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中,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上的两端部设置有肋部,在所述像承载体单元和所述显影装置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出入时,所述肋部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壳体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像承载体单元上被拆下时,所述肋部与所述像承载体单元的第二外壳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部具有: 上表面,其在所述像承载体单元和所述显影装置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出入时,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壳体抵接;和 倾斜面,其相对于所述上表面向下侧成锐角,并且在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像承载体单元上被拆下时,与所述第二外壳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具有: 限制刮板,其在所述显影辊的上方与所述显影辊隔着规定间隔而相对配置; 轴承,其将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支承为可旋转;和 刮板保持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轴承的外周面,将所述限制刮板与所述显影辊的间隔保持为一定, 所述肋部配置于所述限制刮板的两端部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保持框体,其构成为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能够出入,将所述像承载体单元和所述显影装置保持为能够拆装;和 显影剂补充单元,其相对于所述保持框体能够拆装, 所述像承载体单元、所述显影装置、所述显影剂补充单元及所述保持框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一体地出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感光鼓的鼓单元、具有将调色剂供给至感光鼓的显影辊以及将显影辊支承为可旋转的显影容器的显影装置、用来安装鼓单元和显影装置的装置主体。鼓单元和显影装置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一体地出入。在显影容器的上表面中,在显影辊的轴向上的两端部设置有肋部,在鼓单元和显影装置相对于装置主体出入时,所述肋部与装置主体的壳体抵接。
【IPC分类】G03G21/16, G03G15/08
【公开号】CN105404114
【申请号】CN201510536301
【发明人】穗谷智也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公告号】US9389535, US2016007019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