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制造出的颜色转换层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0754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制造出的颜色转换层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确保优异的颜色转换特性和较高的荧光效率,从而实现高 品质的画质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制造出的颜色转换层的显示装 置(Self emission type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color conversion layer prepared thereby)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在显示器产业中,作为从CRT (Cathode-ray tube :阴极射线管)到 PDP(plasma display panel :等离子显不板)、0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 发光二极管)、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被替代的平板显示器实现了 急剧的变化。其中,LCD作为用于几乎所有产业中的图像显示装置而被广泛应用,其应用范 围在持续扩大。
[0003] IXD的透过率在从背光单元发出的白色光穿过液晶单元的同时被调节,并且穿过 红(Red)、绿(Green)、蓝(Blue)的滤色器而发出的三种基色被混合而实现全色。
[0004] 虽然作为背光单元的光源而使用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冷阴极 荧光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经常向背光单元的CCFL施加电源,因此会产生消耗电量 的问题。此外,还指出了与现有的CRT相比约70%水平的颜色再现性、因添加汞而造成的环 境污染问题的缺点。
[0005] 作为用于消除上述问题点的替代品,目前对利用了 LED(Light Emitting Diode : 发光二极管)的背光单元的研究正在较为活跃实施。在将LED作为背光单元而使用的情况 下,超过了作为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色 再现范围规格的100%,从而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更鲜明的画质。
[0006] 在此,在同一产业界中,为了提升背光光源的效率而提出了通过滤色器以及IXD 面板的材料以及结构等的变更的方式。
[0007] 虽然在滤色器上涂布了包含颜料或染料的分散组合物之后,通过图案形成工序而 形成了各种颜色的像素,但这样的颜料以及染料会引发使背光光源的透过效率降低的问 题。所述透过效率的降低最终会使显示装置的颜色再现性降低,结果很难实现高品质的画 面。
[0008] 颜色再现性较低的问题能够通过滤色器的发光效率的增加而消除,由此而提出了 在此基础上使滤色器的厚度增加,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层叠或接近而导入颜色转换层(或 光转换层)的方式。
[0009] 图1为表示显示装置内的颜色转换层的作用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由背光(1)产 生的光源能够通过颜色转换层(3)以及滤色器(5)而使发光效率直接增加。
[0010] 至今作为颜色转换层的组成而正在使用染料或颜料,但是仅靠这些染料以及颜料 难以实现发光效率提升,反而会引发亮度降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使用荧光物质作为颜色 转换层(3)的物质。
[0011] 荧光物质因由背光(1)发出的蓝绿色光受激而使所述蓝绿色光的波长发生变化, 进而向正面方向射出光,即射出发出红色的白色光或发出绿色的白色光等白色光,从而最 终使发光效率提升。
[0012] 关于具有荧光物质的颜色转换层的专利大多已被申请,其中,韩国专利公开第 2012-0048218号中涉及了一种具有被配置在背光单元与基板之间或者被配置在遮板部的 上部的光转换部的显示装置,所述光转换部具有将蓝绿色或紫外线波长带域的入射光转换 为预定波长带域的光中的至少一种的荧光物质。
[0013] 韩国专利公开第2013-0083807号中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背 光单元,该背光单元能够提升发光效率,此时,提出了为了提升发光效率而将如荧 光体、量子点(Quantum Dot)、白色散射体(white scattered matter)、电致发光 (Electroluminescence)物质以及光致发光(Photoluminesence)物质的颜色转换物质进 行导入。
[0014] 日本专利公开第2013-077825号中提出了为了提升白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 而将由绿色发光荧光体组成的颜色转换层进行导入的方法。
[0015] 虽然这些专利通过导入包含荧光体等的颜色转换层而实现了提升显示装置的品 质,但是此时未直接提及颜色转换层的形成方法,或即使提及也提出了在溶剂中进行单分 散(monodisperse)之后进行湿式涂布的方式。
[0016] 虽然颜色转换层如图1所示,能够被形成为分别对应滤色器的红(R)以及绿(G) 像素部的图案,但是此时用于颜色转换层的数百微米尺寸的荧光体无法溶解于溶剂中,而 以分散的状态存在,从而很难实现细微图案,且厚度等的物性调节不易实施。
[0017] 这样的困难性可通过使用了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光刻方式而能够实现细微图案 来解除。
[0018] 虽然通常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为了聚合而必须使用光引发剂,但是不 仅由所述光引发剂而被生成的自由基会使荧光体的荧光效率降低,而且还会在光刻工序中 实施的坚膜(post-bake)工序中引起由光引发剂而使颜色转换层变黄等新的问题。
[0019] 在先技术文献
[0020] 专利文献
[0021] 专利文献1 :韩国专利公开第2012-0048218号
[0022] 专利文献2 :韩国专利公开第2013-0083807号
[0023]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开第2013-077825号

【发明内容】

[0024]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25] 在此,为了解决因上述特定的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而造成的光效率降低和变黄的 问题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结果为,本申请人确认出在以特定含量而使用作为染料的 荧光染料与抗氧化剂的情况下,不会对亮度造成影响并且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点,由此而完 成本发明。
[0026]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优异的颜色转换特性与较高的荧光效 率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0027]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包含所述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 物的颜色转换层并能够实现高品质的清晰的画质的显示装置。
[0028]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29]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作为用于形成颜色转换层的组合物而包 含荧光染料、抗氧化剂、碱性可溶性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溶剂。
[0030] 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由所述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制 造出的颜色转换层。
[0031] 发明效果
[0032] 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能够消除因滤色器而导致的发光效率 降低和因光引发剂而导致的发光效率降低以及变黄的问题。
[0033] 导入了由所述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制造出的颜色转换层的显示装置能够 维持较高的亮度,并且能够确保优异的颜色转换特性和较高的发光效率,进而能够实现高 品质的清晰的画质。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表示显示装置内的颜色转换层的作用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本发明提出了可用于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层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0036] 颜色转换层与所述滤色器相邻设置(参照图1),以使因滤色器的使用而导致降低 的发光效率提高,并且以对应滤色器的红色(R)、绿色(G)图案的方式由细微图案组成,此 时,所述细微图案利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0037] 尤其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作为颜色转换层的组成而包含作为必要成分的荧光染料 与抗氧化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从而确保如下的效果,即,通过所述荧光染料的自发发射 的荧光效率可使整体上的发光效率提升,且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形成细微图案,且抗氧化 剂防止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因光引发剂的荧光效率降低以及变黄现象的效果。
[0038] 与所述荧光染料以及抗氧化剂一并,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还 包含碱性可溶性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溶剂。
[0039] 下面对各组成进行说明。
[0040] 用于颜色转换层的荧光染料能够使具有预定的波长范围的入射光内的特定波长 区域的光转换为可视光,并且只要是具有荧光特性的物质本发明中不作限定,均可使用。
[0041] 优选为,可使用的荧光染料使用选自香豆素类、萘酰亚胺类、喹吖啶酮类、花菁类、 黄嘌呤类、吡啶类、低分子发光材料、高分子发光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0042] 具体而言,所述荧光染料可使用选自包含3- (2-苯并噻唑基)-7-二乙基氨基香豆 素(香豆素6)、3-(2_苯并咪唑基)-7-二乙基氨基香豆素(香豆素7)以及香豆素135等 的香豆素类荧光染料;包含溶剂黄(Solvent Yellow)43、溶剂黄44等的萘酰亚胺类荧光染 料;二乙基喹卩丫啶酮(DEQ) (diethyl quinacridone)等的喹卩丫啶酮类焚光染料;包含4_(二 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DCM-l(I))、DCM-2( II )、 DCJTB(m)等的花菁类荧光染料;包含罗丹明B以及罗丹明6G等的黄嘌呤类荧光染料;包 含吡啶1的吡啶类荧光染料;4, 4-二氟-1,3, 5, 7-四苯基-4-硼-3a,4a-二氮杂-s-茚烯 [4, 4-difluorm-l, 3, 5, 7-tetra-phenyl-4-bora_3a,4a-diaza-s_indacene](IV)、Lumogen F红、尼罗红(V )等的低分子发光材料;包含聚苯(polyphenylene)、聚芳(polyarylene)、 聚荷(polyfluorene)等的高分子发光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优选为,作为焚光 染料而使用香豆素类荧光染料,并且在与其他荧光染料组合使用时,非常有效地被用于如 由蓝绿色光向红色光转换那样的波长转换宽度较宽的情况。
[0043] 此外,所述焚光染料可列举出,在染料索引(Colour Index)(英国染色[0119] 工作者学会出版)(The Society of Dyers[0119]and Colourists出版)中分类为溶剂 (Solvent)、酸(Acid)、碱性(Basic)、活性(Reactive)、直接(Direct)、分散(Disperse)、或 还原(Vat)的染料等。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如下的染料索引(C. I.)号的染料,但未被限 定于此。
[0044] C. I.溶剂黄 25、79、81、82、8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