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防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86449阅读:来源:国知局
ystal Display,IXD)的产线工艺,可极大程度利用产线自有设备及工艺,降低产品成本。
[0033]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4]实施例一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切换防窥装置12,如图1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调光层30,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1和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01上的第一光定向层102和第一电极层103,第二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01以及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201上的第二电极层202,第一光定向层102限定经过第一光定向层102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液晶调光层30可在透明态和散射态之间进行切换。例如,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之间形成电场的情况下,液晶调光层30呈透明态。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没有电场的情况下,液晶调光层30呈散射态。经过可切换防窥装置12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即对应于入射到显示面板的入射光角度。例如,第一衬底基板101和第二衬底基板201可包括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但不限于此。
[0036]图1中液晶调光层30呈散射态,入射到可切换防窥装置的光虽然经过第一光定向层102后,出射角度受到限制,但是,该出射角度受到限制的光经过散射态的液晶调光层30后,定向光线被均匀的散射,出射角度不再受限,而是向各个方向出射,从而,可使得经过可切换防窥装置后的光变为非定向光,使得包括该可切换防窥装置12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为宽视角(非窄视角)画面,实现宽视角显示,呈现非防窥状态。此状态下,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之间没有电场,可不对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施加电压,或者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等电位。
[0037]图2中液晶调光层30呈透明态,入射到可切换防窥装置12的光经过第一光定向层102后,出射角度受到限制,该出射角度受到限制的光经过透明态的液晶调光层30后,出射角度依然受到限制。从而,可使得经过可切换防窥装置12后的光变为定向光,使得包括该可切换防窥装置12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为窄视角画面,实现窄视角显示,呈现防窥状态。故而,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之间形成或者不形成电场,使得液晶调光层30在透明态和散射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得包括可切换防窥装置12的显示装置在防窥状态和非防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38]例如,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液晶调光层30可采用液晶调光膜,例如,可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PDLC主要工作在透明态或散射态,例如,TOLC是将低分子液晶与预聚物胶混合,经聚合反应,形成微米级的液晶微滴均匀的分散在高分子网络中,再利用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获得具有电光相应特性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液晶调光层的材质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在透明态和散射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液晶即可。例如,液晶调光层30中的液晶可采用近晶相液晶,但不限于此。
[0039]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在第一衬底基板101上,与第一光定向层102的相反侧上,还设置有第二光定向层105,第二光定向层105限定经过第二光定向层105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第二光定向层105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限制光的出射角度,增强光的定向效果。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光定向层102位于第一衬底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二光定向层105位于第一衬底基板背离第二基板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只包括第一光定向层102的情况下,第一光定向层102也可位于第一衬底基板背离第二基板的一侧。
[0040]例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第一光定向层102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一光阻墙面1021。需要说明的是,不以图中显示的第一光阻墙面1021的个数为限,图4只是示意性的描述。例如,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光阻墙面1021的高度来调节经过第一光定向层102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和/或者通过调整相邻两个第一光阻墙面1021的距离来调节经过第一光定向层102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例如,可使得经过第一光定向层102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Θ(如图2所示)限制在60°以内,进一步例如限制在45°以内,更进一步例如限制在30°以内,但并不限于此。出射角度Θ例如是指经过相邻两个第一光阻墙面的中线与第一衬底基板的背离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的交点处的出射光经该相邻两个第一光阻墙面后的最大出射角度。
[0041 ]例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第二光定向层105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二光阻墙面1051。各第一光阻墙面1021在第一衬底基板101上的投影与各第二光阻墙面1051在第一衬底基板1011上的投影相重合。如此设置,可易于制作,例如采用光刻工艺制备的情况下可使用同一掩模板。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减小经过第一光定向层后的光的出射角度。图3中示出了设置第一光定向层102和第二光定向层105的情况下,经过第一光定向层102和第二光定向层105后的光的出射角度Θ’。出射角度Θ’例如是指经过相邻两个第二光阻墙面的远离第一光阻墙面的一侧的中点处的出射光经该相邻两个第一光阻墙面和第二光阻墙面后的最大出射角度。例如,可以通过调节第二光阻墙面1051的高度来调节经过第二光定向层105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和/或者通过调整相邻两个第二光阻墙面1051的距离来来调节经过第二光定向层105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各第一光阻墙面1021在第一衬底基板101上的投影与各第二光阻墙面1051在第一衬底基板1011上的投影亦可不相重合,在此不作限定。
[00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光阻墙面1021和/或第二光阻墙面1051的个数不以图中示出的个数为限,附图中仅为示意性的说明。
[0043]例如,第一光定向层102的材质可包括金属(Cr)、氧化铬或黑色树脂,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二光定向层105的材质可包括金属铬(Cr)、氧化铬或黑色树脂,但不限于此。
[0044]例如,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第一电极层103可包括面状电极,第二电极层202可包括面状电极,但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并不限于面状电极。例如,第一电极层103和第二电极层202的材质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可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但不限于此。
[0045]例如,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第一电极层103比第一光定向层102更靠近液晶调光层30。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电极层103更靠近第二电极层202,从而使得两者形成的电场更容易、更快速的使得液晶调光层切换为透明态。例如,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第一光定向层102和第一电极层103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01的同一侧,第一光定向层102和第一电极层10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04。例如,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第一光定向层102比第一电极层103更靠近第一衬底基板101,绝缘层104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例如,绝缘层的材质可包括树脂,但不限于此。当第一光定向层102和第一电极层103分别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01的两侧时,可不设置绝缘层。
[0046]例如,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提供的可切换防窥装置中,第二电极层202经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导电结构40与第一基板10上的第二电极层202的引线106电连接,但不限于此。例如,引线106可与第一电极层103同层设置,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电极层103设置在可切换防窥装置的显示区域1011中,引线106设置在可切换防窥装置的周边区域1012中。周边区域1012可位于显示区域1011的至少一侧,例如,如图5所示,周边区域1012可围绕显示区域1011设置。可切换防窥装置的显示区域1011和周边区域1012例如对应于显示面板的显示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