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603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尤指一种照明模块与灯具模块可共同散热,并减少其装设空间及减少设置风扇的成本。
背景技术
昼行灯是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识别度及美观性的车用灯具,近年来众多车款分针对昼行灯进行设计及改良,使车辆更具有造型美感及科技感,而许多欧美国家为减少交通事故,纷已明确规范车辆于白天行驶时仍需开启车用头灯,其成效极为彰显,因此,相关业者纷将昼行灯结合于车用头灯。 然而,昼行灯用于白天辅助车辆行驶安全识别,故需克服白天的光害,若单纯提高昼行灯光源的瓦数或数量以提升其亮度及识别度,必定使车辆较为耗电,且昼行灯经长时间照明所产生的热量,将影响其效能及减少使用年限,故昼行灯需装设散热模块降低该昼行灯的温度,而对单一车用头灯而言须装设一远灯模块、一近灯模块,及两分别对应该远灯模块近灯模块的昼行灯,其皆须分别连接一散热模块,而每一散热模块皆须连结一风扇单元提升散热效率,导致一车用头灯须装设一远灯模块、一近灯模块、两昼行灯、四散热模块及四风扇单元,其相当占用车用头灯的空间,且若将昼行灯取代为方向灯或雾灯时,仍存有相同缺失,再者,四风扇单元同时运转,将增加电力耗损,亦提升风扇单元损坏的机率,其将导致使用者需额外负担其成本。有鉴于此,本设计人特地针对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加以研究及改良,期以一较佳设计改善上述问题,并在经过长期研发及不断测试后,始有本实用新型问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车用头灯于装设昼行灯、方向灯或雾灯时,须设置四散热模块及四风扇单元,而导致占用头灯空间、增加电力耗损、风扇单元损坏机率及使用者负担成本等问题。为达致以上目的,设计人提供一种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包含,一照明模块,其连结一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以及,一灯具模块,连结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对应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二散热鳍片,该第一散热部对应组设于该第二散热部,使该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呈交互间隔排列并形成一散热空间。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更包含一风扇单元,其对应设于该散热空间的端面,使该散热空间内的空气流动。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呈上下交互间隔排列。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照明模块更进一步连结一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调整该照明模块上下移动。[0010]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照明模块及灯具模块之间,更进一步设有一对应于该灯具模块及照明模块的遮光片,该遮光片与该照明模块间具有一间隙。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灯具模块对应环设成形于该照明模块。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照明模块更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第一导热管,且该第一导热管连结于该第一散热部。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灯具模块装设于一基座,该基座延伸一第二导热管,该第二导热管连结于该第二散热部。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照明模块为车灯的远灯模块或近灯模块。据上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中,该灯具模块为导光条昼行灯、方向灯模块或雾灯模块。由上述设置,该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成交互间隔排列形成一散热空间,并通过该风扇单元吹拂或抽取散热空间,以提升该照明模块及灯具模块的散热效率,降低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所占的车灯空间,可提升车灯内空间的应用,亦减少设置该风扇单元的数量,降低风扇单元损坏的机率,并节省成本的支出;再者,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与该照明模块间具有一间隙,且该调整单元调整该照明模块上下移动,该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呈上下交互间隔排列而形成散热空间,故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不因照明模块移动而碰撞,并同时降低因车辆行驶时震动所造成对该照明模块的负荷,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I于A — A位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I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照明模块;11-第一导热管;12_第一散热部;121-第一散热鳍片;13_调整单兀;2_灯具模块;21_基座;22_第二导热管;23_第二散热部;231_第二散热鳍片;24_遮光片;3_散热空间;4_间隙;5_风扇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实施手段、特点及其功效,兹举数种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于下文进行详细说明,俾供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本实用新型。首先,请参阅图I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包含—照明模块I,该照明模块I为车灯的远灯模块,该照明模块I设有至少一第一导热管11,且该第一导热管11连结一第一散热部12,该第一散热部12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第一散热鳍片121,该照明模块I另连结一调整单元13,该调整单元13调整该照明模块I上下移动;—灯具模块2,该灯具模块2为导光条昼行灯、方向灯模块或雾灯模块,该灯具模块2可对应环设成形于该照明模块1,该灯具模块2装设于一基座21,该基座21延伸一第二导热管22,该第二导热管22连结于一第二散热部23,该第二散热部23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对应所述 第一散热鳍片121的第二散热鳍片231,该第一散热部12对应组设于该第二散热部23,使该第一散热鳍片121与第二散热鳍片231呈上下交互间隔排列并形成一散热空间3 ;该照明模块I及灯具模块2之间,更进一步设有一对应于该灯具模块2及照明模块I的遮光片24,该遮光片24与该照明模块I间具有一间隙4 ;以及,一风扇单元5,其对应设于该散热空间3的端面,使该散热空间3内的空气流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状态,请参阅图I至图4所示,该灯具模块2为导光条昼行灯,而该照明模块I为车灯的远灯模块,当车辆启动该灯具模块2时,则该灯具模块2、风扇单元5将同时运作,而该照明模块I呈关闭状态,且该灯具模块2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基座21延伸的第二导热管22,将热量传导至该第二散热部23的第二散热鳍片231,由于照明模块I呈关闭状态,故照明模块I不产生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部12及第一散热鳍片121,使第一散热部12及第一散热鳍片121的温度较第二散热部23及第二散热鳍片231低,此时,第二散热部23及第二散热鳍片231的热量,将通过热辐射至第一散热部12及第一散热鳍片121以达致热平衡,再通过该风扇单元5让散热空间3的空气流动,使散热空间3内的热量散除。反之,当车辆启动远灯时,该照明模块I、风扇单元5将同时运作,而该灯具模块2呈关闭状态,该照明模块I因照明而产生的热量,将随该第一导热管11而传导至第一散热部12,或直接由照明模块I传导至第一散热部12的第一散热鳍片121,由于灯具模块2呈关闭状态,故灯具模块2不产生热量传导至第二散热部23及第二散热鳍片231,使第二散热部23及第二散热鳍片231的温度较第一散热部12及第一散热鳍片121为低,因此,第一散热部12及第一散热鳍片121的热量,将通过热辐射至第二散热部23及第二散热鳍片231以达致热平衡,再通过该风扇单元5让散热空间3的空气流动,使散热空间3内的热量散除。[0031 ] 再者,若该灯具模块2为方向灯模块或雾灯模块时,则该照明模块I、灯具模块2及风扇单元5将同时运作,该灯具模块2产生的热量,通过该该基座21延伸的第二导热管22,将热量传导至该第二散热部23的第二散热鳍片231,且该照明模块I因照明而产生的热量,亦将随该第一导热管11而传导至第一散热部12,或直接由照明模块I传导至第一散热部12的第一散热鳍片121 ;此时,第一散热部12、第一散热鳍片121、第二散热部23及第二散热鳍片231间的热量将相互达致平衡,再通过该风扇单元5以协助热量散除。再请参阅图3所示,由于该散热空间3由第一散热鳍片121与第二散热鳍片231上下交互间隔排列而成,故可大幅减少第一散热部12与第二散热部23于车灯内占用的空间,且第一散热鳍片121及第二散热鳍片231之间,将随热辐射而相互传递热量,以增加散热面积,再通过该风扇单元5让散热空间3的空气流动,使散热空间3内的热量散除,以达致良好的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模块I及灯具模块2共用一风扇单元5,可降低风扇单元5设置的成本及其损坏的机率。次请参阅图4所示,该灯具模块2及该第二散热部23固设于车灯内部,该遮光片24对应于该灯具模块2及照明模块1,防止该照明模块I所照射的光线由灯具模块2与照明模块I间的缝隙散出,而该遮光片24与该照明模块I间具有一间隙4,故该调整单元13支撑并调整该照明模块I上下移动时,不致使照明模块I碰撞到该遮光片24,且第一散热鳍片121与第二散热鳍片231上下交互间隔排列而成,因此该照明模块I上下移动时,仍不致第一散热鳍片121碰触到第二散热部23或第二散热鳍片231,而散热空间3亦不受该照明模块I移动而消失,仍可达致较佳的散热功效,并同时降低因车辆行驶时的震动所造成对该照明模块I的负荷。续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照明模块I为车灯的近灯模块,其作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予赘述。由上述说明及设置,显见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下列数项优点及功效,兹逐一详述如下I.本实用新型照明模块I为车灯的远灯模块或近灯模块,该灯具模块2为导光条昼行灯、方向灯模块或雾灯模块,使增加本实用新型广泛的适用性,且第一散热鳍片121与第二散热鳍片231呈上下交互间隔排列而形成散热空间3,故可大幅减少第一散热部12与 第二散热部23于车灯内占用的空间,可提升车灯内空间的应用,且第一散热鳍片121及第二散热鳍片231之间,将随热辐射而相互传递热量,以增加散热面积,再透过该风扇单元5使散热空间3的空气流动,使散热空间3内的热量散除,以达致良好的散热效率。2.本实用新型照明模块I及灯具模块2仅需共用一风扇单元5即能达致良好的散热效率,而通常于一车灯内,需装设一远灯模块、一近灯模块及两分别对应该等远近灯模块的灯具模块2,故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于单一车灯需装设四座风扇的成本及其易损坏失效的风险。3.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单元13支撑并调整该照明模块I上下移动时,通过该遮光片24与该照明模块I间具有一间隙4,而不致使照明模块I碰撞到该遮光片24,且第一散热鳍片121与第二散热鳍片231上下交互间隔排列而成,因此该照明模块I上下移动时,仍不致第一散热鳍片121碰触到第二散热部23或第二散热鳍片231,而散热空间3亦不受该照明模块I移动而消失,仍可达致较佳的散热功效,并同时降低因车辆行驶时震动所造成对该照明模块I的负荷。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手段不仅为前所未见,且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与功效,故兼具新颖性与进步性,诚属专利法所称的实用新型无误,以其整体结构而言,确已符合专利法的法定要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作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照明模块,其连结一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以及, 一灯具模块,连结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对应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二散热鳍片,该第一散热部对应组设于该第二散热部,使该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呈交互间隔排列并形成一散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对应设于该散热空间的端面,使该散热空间内的空气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呈上下交互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模块更进一步连结一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调整该照明模块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模块及灯具模块之间,更进一步设有一对应于该灯具模块及照明模块的遮光片,该遮光片与该照明模块间具有一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灯具模块对应环设成形于该照明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模块更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第一导热管,且该第一导热管连结于该第一散热部。
8.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灯具模块装设于一基座,该基座延伸一第二导热管,该第二导热管连结于该第二散热部。
9.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模块为车灯的远灯模块或近灯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灯具模块为导光条昼行灯、方向灯模块或雾灯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式车灯散热系统,其包含,一照明模块,其连结一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一灯具模块,连结一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间隔排列成形有多个对应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二散热鳍片,该第一散热部对应组设于该第二散热部,使该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呈交互间隔排列并形成一散热空间;由此,所述照明模块及灯具模块可共同散热,减少风扇单元的装设数量以降低成本,并达致减少第一、二散热部占用车灯的空间,以提升车灯空间应用的功效。
文档编号F21W101/02GK202691987SQ2012202353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林明峰, 郑永田 申请人:堤维西交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