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64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片,尤指一种在鳍片上制备凸起,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片。



背景技术:

目前LED灯具的鳍片式散热器的常规结构如图1所示,在一块底板1的一面设置有多个鳍片2,各鳍片2单独固定或者通过圆管或其他形式连接为一体,为了提高散热能力,还会在鳍片2中间开有一个或者多个孔3,这种结构的鳍片式散热器制造比较简单,但散热效果不好,特别是安装方向对散热有影响:当鳍片2间的间隙方向与地面垂直,底板与地面垂直时,空气对流充分,散热效果最好;

当底板与地面平行,鳍片2在底板的上部时,或者相反,散热效果变差;

当鳍片2间的间隙与地面平行,底板与地面垂直时,无法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散热效果最差。

上述散热片虽然鳍片2中间开有孔3,但在气流不流过鳍片表面时,散热效果很差。

因此,现有技术的散热器有必要进行改进。

例如申请号:201510943335.1 申请日:2015-12-16的中国发明专利就是这样,其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鳍片,每个散热鳍片上沿散热鳍片延伸的方向竖向设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条形孔,相邻两个散热鳍片上的条形孔分别相对应设置。本发明中条形孔竖向设置在散热鳍片上,两个散热鳍片之间的热量不仅能够沿在散热鳍片之间沿散热鳍片延伸的方向流出,而且热量能够随风流在两个散热鳍片之间的条形孔中上下流动和扩散,并且不会受到阻碍,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条形孔的散热效果,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可以看出,该散热片有散热面积不够大的缺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当底板与地面平行,鳍片在底板的上部时,或者相反,散热效果变差;或者当鳍片间的间隙与地面平行,底板与地面垂直时,无法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散热效果最差;或者虽然鳍片中间开有孔,但在气流不流过鳍片表面时,散热效果很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片,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设计制造一种散热片,包括:

一底座之上设置若干鳍片,所述鳍片上设置凸起。

所述凸起是在鳍片上冲压而出的。

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凸起是在鳍片的一个面上冲压而出的。

再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凸起是在鳍片的两个面上冲压而出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在鳍片上设置了多个凸起,且各凸起可以单面设置,也可以双面设置,因此,不管散热片在实际运用中如何定位,由凸起发热引发的紊流加大了空气流动的强度,使得散热片散热效果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散热片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中的双面凸起鳍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中的单面凸起鳍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中的双面凸起鳍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尽的描述:

设计制造一种散热片如图2~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含有:

一底座1之上设置若干鳍片2,所述鳍片2上设置凸起4。

所述凸起4是在鳍片2上冲压而出的。

第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凸起4是在鳍片2的一个面上冲压而出的。

再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凸起4是在鳍片2的两个面上冲压而出的。

冲压之后,在鳍片2时留有凸起孔5。

冲压形成的凸起4,为鳍片2本身的材料,且与鳍片2直接相连一体,热量从鳍片2上传导到凸起4上的能力与鳍片2本身相同。

冲压鳍片2的同时,在对应位置形成一个凸起孔5,这个孔可以作为热气流的流动通道。

冲压形成凸起4后,不仅没有减少鳍片2的散热表面积,相应增大了鳍片2的散热表面积。

当散热片温度升高后,热空气会形成一种主动的气流流动,在气流流过这些凸起4和凸起孔5的时候,会形成一种紊乱气流,这种紊乱气流对带走散热片表面的热量有益。

这种散热片不论处于什么角度,都会形成有效的散热气流,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已经实施并证明了其有益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