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拉伸侧冲孔复合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494阅读:20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料拉伸侧冲孔复合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内落料拉伸冲侧孔的复合模具,特别用于侧壁带孔无凸缘 一次拉伸圆筒形金属件的冲压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侧壁带一小孔无凸缘一次拉伸件成形的基本冲压工序为落料、拉伸、冲孔、 切边。通常采用以下工艺方案
(1) 落料、拉伸、冲孔、切边单工序成形;
(2) 落料与拉伸复合,再冲孔、切边单工序模具成形。 以上生产工艺分别存在以下不足
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4副模具(每个工序各一副),效率很低,且不能生产 高精度的冲压件。方案(2):结构稍微复杂一些,需要3副模具,效率有所提高,精度也有 一定程度提高。但这两种方案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产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益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料拉伸侧冲孔复合模, 对于侧壁带孔无凸缘一次拉伸成形的工件,采用落料、拉伸、侧冲孔一次性复合完成的生产 工艺,以实现提高工件成形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模座轴向有孔,安装在压力机工作 台上,落料凹模上表面一侧装有挡料销,通过螺钉、销钉装在下模座的上表面;上模座通过 导套可沿下模座上的导柱移动,其下表面设有卸料弹簧,弹性卸料板一侧的下部镶有限位销, 通过卸料弹簧、卸料螺钉与上模座连接,上凸凹模中心有阶梯通孔,通过垫板、由销钉、螺 钉装在上模座上,模柄通过螺钉装在上模座的凹槽内,顶出器穿过上模座、垫板、模柄的孔 与打杆连接;与顶出器轴向同中心、在下模座的凹槽内通过螺钉装有下凸凹模,可同时作为 拉伸凸模和侧冲孔的凹模,下凸凹模的一侧有通孔,与下模座的孔对齐,用于侧冲孔落料, 下凸凹模的外圆面套有压料板,底部与下模座孔内的托杆接触,以实现拉伸时由压力机气垫 通过托杆和压料板对工件进行压边;落料凹模的一侧有阶梯形通孔,内置带有斜面的侧滑柱, 侧滑柱外圆的上部有长形凹槽,复位弹簧装在落料凹模的孔内,与侧滑柱的一端相接触,侧凸模穿过侧滑柱、复位弹簧的中心孔,由螺塞与侧滑柱的孔端面定位,落料凹模一侧的侧滑
柱、复位弹簧、侧凸模、螺塞组成侧滑块机构;上凸凹模的侧壁上留有通过侧凸模的条形槽;
斜楔装在上模座的一侧,下部有一斜面,上模座下行时,带动斜楔与侧滑柱的斜面对贴,并
在斜面之间力的相互作用下,实现工件的侧冲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适宜侧壁带一小孔无凸缘一次拉伸且拉伸高度
较小的圆筒形件的加工成型,并可通过增加侧滑块的数量和改变落料、拉伸工作部分的形状
尺寸,推广到侧面有多个小孔盒形件的模具设计;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工件的落料、拉伸及
冲侧孔通过一副模具复合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件的精度,而且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大幅
度提升。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为模具工作的闭合状态。下模座1安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上,轴向有孔,分别用 于侧冲孔落料、连接落料凹模2、下凸凹模30以及装托杆28;落料凹模2通过螺钉26、销 钉27装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落料凹模2的上表面靠近侧滑柱3的一侧装有挡料销8,用于 工作时工件的径向定位;与顶出器15轴向同中心、在下模座1的凹槽内通过螺钉29装有下 凸凹模30,可同时作为工件拉伸时的凸模和侧冲孔的凹模,下凸凹模30的一侧有通孔,与 下模座l的孔对齐,用于侧冲孔落料,下凸凹模30的外圆面套有压料板31,底部与下模座l 孔内的托杆28接触,拉伸时,压力机气垫通过托杆28和压料板31对工件进行压边;落料凹 模2、下凸凹模30、压料板31组成模具的下模总成。
上模座21通过4个导套24可沿下模座1上的导柱25移动,上模座21的下表面设有2 个卸料弹簧9,用于上模座21向下运动时压住弹性卸料板23,通过弹性卸料板23使落料后 的多余胚料压在落料凹模2上;弹性卸料板23中心有通孔,靠近侧滑柱3—侧的下部镶有限 位销6,用于限制侧滑柱3侧冲孔时的位置,卸料板通过卸料弹簧9、卸料螺钉20与上模座 21连接;上凸凹模22中心有阶梯通孔,通过垫板19、由销钉13、螺钉14装在上模座21上, 同时作为工件落料用凸模和拉伸凹模;模柄16通过螺钉18装在上模座21的凹槽内;顶出器 15穿过垫板19、上模座21、模柄16的孔与打杆17连接;卸料弹簧9、顶出器15、模柄16、 打杆17、垫板19、上模座21、上凸凹模22、弹性卸料板23、导套24组成模具的上模总成。落料凹模2的一侧有阶梯形通孔,内置带有斜面的侧滑柱3,侧滑柱3中心有阶梯形通 孔,外圆的上部有长形凹槽,用于限位销6限制侧滑柱3冲孔时的位置和复位;复位弹簧7
装在落料凹模2的孔内,与侧滑柱3的一端相接触,用于侧冲孔完成后侧滑柱3的复位;侧 凸模5穿过侧滑柱3、复位弹簧7的中心孔,由螺塞4与侧滑柱3的孔端面定位,落料凹模 一侧的侧滑柱3、螺塞4、侧凸模5、复位弹簧7组成侧滑块机构;侧滑块机构实际上就是一 个快速换模机构,当侧凸模5出现折断或其他损坏,或冲制不同大小的侧孔时,模具压力机 滑块打开,然后拧出侧滑柱3里的螺塞4,再用细长螺钉拧进侧凸模5的螺纹里,这样就可 以轻松取出已损坏的侧凸模5,安装新的侧凸模5的过程与此相反。这样就实现了模具不离 开压力机就可以更换侧凸模5的工作;上凸凹模22的侧壁上留有通过侧凸模的条形槽;斜楔 10通过销钉11、螺钉12装在上模座21的一侧,下部有一斜面,上模座21下行时,带动斜 楔10与侧滑柱3的斜面对贴,并在斜面之间力的相互作用下,实现工件的侧冲孔。
本实用新型只是要适当增加侧滑块机构的数量和改变落料、拉伸工作部分的形状尺寸, 可以推广到侧面有多个小孔、不同大小盒形件的模具成型。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压力机的滑块带动上模总成向下运动,弹性卸料板23 首先接触到放在落料凹模2上的被加工坯料,卸料弹簧9被继续压縮,弹性卸料板23压紧坯 料,由于下凸凹模30的上端面低于落料凹模2的上端面约一个料厚,上模总成再下行即上凸 凹模22向下运动约一个料厚完成落料;上凸凹模22继续向下运动开始拉伸,拉伸时由压力 机气垫通过托杆28和压料板31进行压边,随着拉伸的进行,当上模总成下行到上凸凹模22 侧壁上的条形孔的最低点,低于侧凸模5的刃口最低点时,斜楔10与侧滑柱3的斜面接触, 侧滑柱3带动侧凸模5开始在落料凹模2的导向孔里向右运动,当侧凸模5穿过上凸凹模22 侧壁上的条形孔时,侧冲孔开始,拉伸完毕或仍在进行,直到上下模完全合模落料、拉伸、 冲孔均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落料拉伸侧冲孔复合模,下模座(1)轴向有孔,安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上,落料凹模(2)上表面一侧装有挡料销(8),落料凹模(2)通过螺钉(26)、销钉(27)装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上模座(21)通过导套(24)可沿下模座(1)上的导柱(25)移动,其下表面设有卸料弹簧(9),弹性卸料板(23)一侧的下部镶有限位销(6),通过卸料螺钉(20)与上模座(21)连接;上凸凹模(22)中心有阶梯通孔,通过垫板(19)、由销钉(13)、螺钉(14)装在上模座(21)上,模柄(16)通过螺钉(18)装在上模座(21)的凹槽内,顶出器(15)穿过上模座(21)、垫板(19)、模柄(16)的孔与打杆(17)连接,其特征在于与顶出器(15)轴向同中心、在下模座(1)的凹槽内通过螺钉(29)装有下凸凹模(30),可同时作为拉深凸模和侧冲孔的凹模,下凸凹模(30)的一侧有通孔,与下模座(1)的孔对齐,用于侧冲孔落料,下凸凹模(30)的外圆面套有压料板(31),底部与下模座(1)孔内的托杆(28)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拉伸侧冲孔复合模,其特征在于落料凹模(2)的一侧 有阶梯形通孔,内置带有斜面的侧滑柱(3),侧滑柱(3)外圆的上部有长形凹槽,复位弹簧 (7)装在落料凹模(2)的孔内,与侧滑柱(3)的一端相接触,侧凸模(5)穿过侧滑柱(3)、 复位弹簧(7)的中心孔,由螺塞(4)与侧滑柱(3)的孔端面定位,落料凹模(2) —侧的 侧滑柱(3)、复位弹簧(7)、侦ij凸模(5)、螺塞(4)组成侧滑块机构;上凸凹模(22)的侧 壁上留有通过侧凸模(5)的条形槽;斜楔(10)通过销钉(11)、螺钉(12)装在上模座(21) 的一侧,下部有一斜面,上模座(21)下行时,带动斜楔(10)与侧滑柱(3)的斜面对贴。
专利摘要一种落料拉伸侧冲孔复合模,主要用于薄板金属件落料拉伸冲侧孔的复合成型。下模座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上,落料凹模装在下模座上;上模座通过导套可沿下模座上的导柱移动,卸料弹簧、顶出器、模柄、打杆、垫板、上模座、上凸凹模、弹性卸料板、导套组成模具的上模总成;下模座的凹槽内装有下凸凹模,下凸凹模的外圆面套有压料板,底部与下模座孔内的托杆接触;落料凹模的侧孔内置侧滑柱、复位弹簧、侧凸模、螺塞组成侧滑块机构;上凸凹模的侧壁上留有通过侧凸模的条形槽;斜楔装在上模座的一侧,下部有一斜面。可实现工件落料拉伸冲侧孔一次性复合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而且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大幅度提升。
文档编号B21D28/14GK201432054SQ20092008571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1日
发明者刘文涛, 伟 喻 申请人:襄樊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