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组合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20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毂组合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轮毂上钻取气门孔和气压感应器孔的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上设有气门孔和气门槽来对应充气式轮胎上的气门,同时还在轮毂上设有用于安装压力感应器的孔,以检测轮胎的实时压力,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其中气门槽在轮毂的轮辐或轮辋制造过程中加工形成,而气门孔和压力感应器孔是在轮毂制造完成后在轮辋上钻取,现有技术需要经两道工序分别钻取气门孔和压力感应器孔,需要进行两次定位,加工难度较大,产品的合格率较低,而且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经两道工序分别钻取气门孔和压力感应器孔带来的加工难度大、产品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连接于工作台的轮毂固定装置、气门孔钻孔装置、感应器孔钻孔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中间镂空;所述气门孔钻孔装置和感应器孔钻孔装置相向设置于轮毂固定装置两侧;所述轮毂固定装置包括气门槽定位装置、限位柱、轴向固定装置和径向固定装置,所述限位柱对称设置于中间镂空两侧的工作台上,轴向固定装置位于其中一根限位柱的一旁,气门孔钻孔装置的钻头、感应器孔钻孔装置的钻头、气门槽定位装置和径向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限位柱的中轴线所在垂直面且分别朝向限位柱;所述径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感应器孔钻孔装置的底板;气门槽定位装置位于中间镂空中,所述感应器孔钻孔装置呈向工作台外端倾斜状,中部位置连接于工作台,下端穿过中间镂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气门槽定位装置由多个并排的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多个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并排的长度与轮毂气门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多个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横跨中间镂空,两端连接于工作台。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轴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立杆,所述立杆上连接有水平的托台,所述托台上固定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活塞杆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活塞杆端部活动连接有水平的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以活塞杆端部为圆心、沿径向向外延伸。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径向固定装置还包括压杆、导向板和压杆的驱动活塞,所述感应器孔钻孔装置的底板设有孔,导向板水平设置于孔中,固定座水平连接于底板;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压杆下端活动连接与固定座,上端向上穿过导向孔,位于导向板下方的压杆与压杆驱动活塞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压杆驱动活塞的缸体连接于固定座。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气门孔钻孔装置包括十字滑台、第一钻孔机、挡板和第一行进驱动活塞,所述十字滑台的纵向滑台下端连接于工作台,第一钻孔机固定在十字滑台的横向滑台的第一滑块上,所述挡板连接于十字滑台的横向滑台相背于轮毂固定装置的一端,第一行进驱动活塞的主体连接于挡板,所述第一行进驱动活塞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块连接。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第一钻孔机的钻头为直柄双层钻头,第一滑块上连接有与第一钻孔机的钻头平行的第一钻头限位尺、第一行进限位活塞和第一钻头定位指示灯,所述第一行进限位活塞的活塞杆前方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横向滑台上。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感应器孔钻孔装置还包括底板的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底板的第二钻孔机和第三钻孔机,所述底板驱动装置连接于工作台,底板与底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二钻孔机和第三钻孔机钻头相对连接于底板朝向轮毂固定装置这一面的两端。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底板上设有导轨,第二钻孔机和第三钻孔机分别通过第二滑块、第三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第二钻孔机的第二行进驱动活塞和第三钻孔机的第三行进驱动活塞的缸体分别连接于底板,第二行进驱动活塞和第三行进驱动活塞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二滑块、第三滑块连接。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第二钻孔机的钻头为直柄双层钻头,所述第二滑块、第三滑块上分别连接有与第二钻孔机、第三钻孔机的钻头平行的第二、第三钻头限位尺,第二、第三行进限位活塞以及第二、第三钻头定位指示灯,所述第二、第三行进限位活塞的活塞杆前方分别设有第二、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第三限位块分别固定在底板上。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底板驱动装置为直线滑台,包括滑块、导轨、丝杠,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且与丝杠传动连接,底板设置于滑块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将钻取气压感应器孔和气门孔的两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不需要移动轮毂,不需要重复定位,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行进驱动气缸推动钻头迅速前进,当行进限位气缸的活塞杆撞击限位块时,对钻头所在的滑块施加缓冲,降低钻头前进速度,使钻头不会猛烈撞击轮毂,在钻头接触轮毂时,行进驱动气缸对钻头施加稳定的压力,使钻头匀速前进,直到钻头限位尺接触轮毂而限制钻头前进,既提高钻头前进的速度,又保证了轮毂不会被撞击变形,同时提高了钻孔的质量。


图1为轮毂组合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方向视图。图3为轴向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径向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气门孔钻孔装置结构不意图。
图6为感应器孔钻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或图2所示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连接于工作台I的轮毂固定装置2、气门孔钻孔装置3、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 ;所述工作台I上设有中间镂空11 ;所述气门孔钻孔装置3和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相向设置于轮毂固定装置2两侧;所述轮毂固定装置2包括气门槽定位装置21、限位柱22、轴向固定装置23和径向固定装置24,所述限位柱22对称设置于中间镂空11两侧的工作台I上,轴向固定装置23位于其中一根限位柱22的一旁,气门孔钻孔装置3的钻头、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的钻头、气门槽定位装置21和径向固定装置24分别设置于限位柱22的中轴线所在垂直面且分别朝向限位柱22 ;所述径向固定装置24包括固定座241,所述固定座241固定连接于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的底板41 ;气门槽定位装置21位于中间镂空11中,所述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呈向工作台外端倾斜状,中部位置连接于工作台,下端穿过中间镂空11。如图1或图2所示,气门槽定位装置21由多个并排的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多个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并排的长度与轮毂气门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多个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安装在固定板211上,所述固定板211横跨中间镂空11,两端连接于工作台I。如图3所示,轴向固定装置23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I的立杆231,所述立杆231上连接有水平的托台232,所述托台232上固定有第一气缸233,所述第一气缸233的活塞杆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活塞杆端部活动连接有水平的压杆234,所述压杆234的一端以活塞杆端部为圆心、沿径向向外延伸。如图4所示,径向固定装置24还包括压杆242、导向板243和压杆驱动气缸244,所述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的底板41设有孔411,导向板243水平设置于孔411中,固定座241水平连接于底板41 ;导向板243上设有导向孔245,所述压杆242下端活动连接与固定座241,上端向上穿过导向孔245,位于导向板243下方的压杆242与压杆驱动气缸244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压杆驱动气缸244的缸体连接于固定座241。如图5所示,气门孔钻孔装置3包括十字滑台、第一钻孔机31、挡板35和第一行进驱动气缸34,所述十字滑台的纵向滑台33下端连接于工作台1,第一钻孔机31固定在十字滑台的横向滑台310的第一滑块32上,所述挡板35连接于十字滑台的横向滑台310相背于轮毂固定装置2的一端,第一行进驱动气缸34的主体连接于挡板35,所述第一行进驱动气缸34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块32连接。其中第一钻孔机31的钻头为直柄双层钻头,第一滑块32上连接有与第一钻孔机31的钻头平行的第一钻头限位尺38、第一行进限位气缸36和第一钻头定位指TjV灯37,所述第一行进限位气缸36的活塞杆前方设有第一限位块39,所述第一限位块39固定在横向滑台310上。如图6或图7所示,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还包括底板41的驱动装置42,以及连接于底板41的第二钻孔机43和第三钻孔机44,所述底板驱动装置42连接于工作台1,底板41与底板驱动装置42传动连接,第二钻孔机43和第三钻孔机44钻头相对连接于底板41朝向轮毂固定装置2这一面的两端。如图6或图7所示,底板41上设有导轨45,第二钻孔机43和第三钻孔机44分别通过第二滑块431、第三滑块441滑动连接于导轨45,第二钻孔机43的第二行进驱动气缸432和第三钻孔机44的第三行进驱动气缸442的缸体分别连接于底板41,第二行进驱动气缸432和第三行进驱动气缸442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二滑块431、第三滑块441连接。如图6或图7所示,第二钻孔机43的钻头为直柄双层钻头,所述第二滑块431、第三滑块441上分别连接有与第二钻孔机43、第三钻孔机44的钻头平行的第二、第三钻头限位尺433、443,第二、第三行进限位气缸435、445以及第二、第三钻头定位指示灯434、444,所述第二、第三行进限位气缸435、445的活塞杆前方分别设有第二、第三限位块436、446,所述第二、第三限位块436、446分别固定在底板41上。其中,底板驱动装置42为直线滑台,包括滑块421、导轨422、丝杠423,滑块421滑动连接于导轨422,且与丝杠423传动连接,底板41设置于滑块421上。压缩空气系统的压力为0.8Mpa,第一行进限位气缸36、第二行进限位气缸435、第三行进限位气缸445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一行进驱动气缸34、第二行进驱动气缸432、第三行进驱动气缸442的直径。操作人员将轮毂平放在工作台I上,将轮毂外壁与限位柱22相接,然后旋转轮毂,将轮毂上的气门槽对准气门槽定位装置21,使气门槽定位装置21发生的光与气门槽重合;再启动轴向固定装置23,第一气缸233带动压杆234下降,对轮毂施加轴向压力,然后通过丝杠423将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向轮毂方向移动,待第二钻头定位指示灯434对准欲钻取的气压感应器孔位置,启动径向固定装置24,压杆驱动气缸244推动压杆242向轮毂施加径向压力,轮毂固定完成;调整气门孔钻孔装置3的横向滑台310高度,直到第一钻头定位指示灯37指向欲钻取的气门孔位置,启动气门孔钻孔装置3,第一钻孔机31旋转,第一行进驱动气缸34推动第一滑块32上的第一钻孔机31迅速接近轮毂,当第一钻孔机31距离轮毂外壁I厘米时,第一行进限位气缸36的活塞杆接触第一限位块39,对第一滑块32施加反向的缓冲力,降低第一滑块32及第一钻孔机31的前进速度,避免第一钻孔机31对轮毂外壁造成硬性撞击,导致轮毂外壁变形,驱动气缸34和第一行进限位气缸36共同作用于第一滑块32,带动第一钻孔机31的直柄双层钻头缓速前进,直到第一钻头限位尺38与轮毂外壁接触,阻止第一钻孔机31前进,轮毂上形成所需的“T”字形气门孔,第一行进驱动气缸34复位带动第一滑块32及第一钻孔机31复位,气门孔加工完成。加工气压感应器孔,先分别启动第二钻孔机43和第二行进驱动气缸432,从轮毂撬胎槽槽边的外壁钻取“T”字形的通孔,第二行进驱动气缸432复位后,再分别启动第三钻孔机44和第三行进驱动气缸442,从轮毂撬胎槽槽边的内壁向外加工与“T”字形通孔同心的圆槽,所述圆槽与“T”字形通孔共同构成截面为“工”字型的气压感应器孔。分别将径向固定装置24、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轴向固定装置23复位,即可取出加工完成的轮毂。
权利要求
1.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连接于工作台(I)的轮毂固定装置(2)、气门孔钻孔装置(3)、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所述工作台(I)上设有中间镂空(11);所述气门孔钻孔装置(3)和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相向设置于轮毂固定装置(2)两侧;所述轮毂固定装置(2)包括气门槽定位装置(21)、限位柱(22)、轴向固定装置(23)和径向固定装置(24),所述限位柱(22)对称设置于中间镂空(11)两侧的工作台(I)上,轴向固定装置(23)位于其中一根限位柱(22)的一旁,气门孔钻孔装置(3)的钻头、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的钻头、气门槽定位装置(21)和径向固定装置(24)分别设置于限位柱(22)的中轴线所在垂直面且分别朝向限位柱(22);所述径向固定装置(24)包括固定座(241),所述固定座(241)固定连接于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的底板(41);气门槽定位装置(21)位于中间镂空(11)中,所述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呈向工作台外端倾斜状,中部位置连接于工作台,下端穿过中间镂空(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槽定位装置(21)由多个并排的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多个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并排的长度与轮毂气门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多个L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安装在固定板(211)上,所述固定板(211)横跨中间镂空(11),两端连接于工作台(I)。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固定装置(23)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I)的立杆(231 ),所述立杆(231)上连接有水平的托台(232),所述托台(232)上固定有第一活塞(233),所述第一活塞(233)的活塞杆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活塞杆端部活动连接有水平的压杆(234),所述压杆(234)的一端以活塞杆端部为圆心、沿径向向外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固定装置(24)还包括压杆(242 )、导向板(243 )和压杆驱动活塞(244 ),所述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 )的底板(41)设有孔(411),导向板(243)水平设置于孔(411)中,固定座(241)水平连接于底板(41);导向板(243 )上设有导向孔(245 ),所述压杆(242 )下端活动连接与固定座(241),上端向上穿过导向孔(245),位于导向板(243)下方的压杆(242)与压杆驱动活塞(244)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压杆驱动活塞(244 )的缸体连接于固定座(2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孔钻孔装置(3)包括十字滑台、第一钻孔机(31)、挡板(35)和第一行进驱动活塞(34),所述十字滑台的纵向滑台(33)下端连接于工作台(1),第一钻孔机(31)固定在十字滑台的横向滑台(310)的第一滑块(32)上,所述挡板(35)连接于十字滑台的横向滑台(310)相背于轮毂固定装置(2)的一端,第一行进驱动活塞(34)的主体连接于挡板(35),所述第一行进驱动活塞(34)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块(32)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钻孔机(31)的钻头为直柄双层钻头,第一滑块(32)上连接有与第一钻孔机(31)的钻头平行的第一钻头限位尺(38)、第一行进限位活塞(36)和第一钻头定位指示灯(37),所述第一行进限位活塞(36)的活塞杆前方设有第一限位块(39),所述第一限位块(39)固定在横向滑台(310)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孔钻孔装置(4)还包括底板(41)的驱动装置(42),以及连接于底板(41)的第二钻孔机(43)和第三钻孔机(44),所述底板驱动装置(42)连接于工作台(1), 底板(41)与底板驱动装置(42)传动连接,第二钻孔机(43)和第三钻孔机(44)钻头相对连接于底板(41)朝向轮毂固定装置(2)这一面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上设有导轨(45),第二钻孔机(43)和第三钻孔机(44)分别通过第二滑块(431)、第三滑块(441)滑动连接于导轨(45),第二钻孔机(43)的第二行进驱动活塞(432)和第三钻孔机(44)的第三行进驱动活塞(442)的缸体分别连接于底板(41),第二行进驱动活塞(432)和第三行进驱动活塞(442)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二滑块(431)、第三滑块(441)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钻孔机(43)的钻头为直柄双层钻头,所述第二滑块(431)、第三滑块(441)上分别连接有与第二钻孔机(43)、第三钻孔机(44)的钻头平行的第二、第三钻头限位尺(433、443),第二、第三行进限位活塞(435,445)以及第二、第三钻头定位指示灯(434、444),所述第二、第三行进限位活塞(435、445)的活塞杆前方分别设有第二、第三限位块(436、446),所述第二、第三限位块(436、446)分别固定在底板(41)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驱动装置(42)为直线滑台,包括滑块(421)、导轨(422 )、丝杠(423 ),滑块(421)滑动连接于导轨(422 ),且与丝杠(423 )传动连接 ,底板(41)设置于滑块(421)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组合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连接于工作台的轮毂固定装置、气门孔钻孔装置、感应器孔钻孔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中间镂空;所述气门孔钻孔装置和感应器孔钻孔装置相向设置于轮毂固定装置两侧;所述轮毂固定装置包括气门槽定位装置、限位柱、轴向固定装置和径向固定装置,所述限位柱对称设置于中间镂空两侧的工作台上,气门孔钻孔装置的钻头、感应器孔钻孔装置的钻头、气门槽定位装置和径向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限位柱的中轴线所在垂直面且分别朝向限位柱。本发明将钻取气压感应器孔和气门孔的两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不需要移动轮毂,不需要重复定位,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3Q3/06GK103192113SQ2013101360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
发明者邓见义 申请人:江苏新创雄铝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