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8104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模套,工作台上方设有气缸,气缸连接进气管,气缸内设有活塞顶杆,活塞顶杆位于模套正上方。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进气管接高压气源。所述活塞顶杆与模套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发明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利用气缸装置瞬间充气,活塞杆直接顶压套筒工件,迅速使套筒工件脱离模套。采用该装置进行套筒脱模,环境污染少、产品外观不变形、质量好、易实现锻造生产半自动化。
【专利说明】一种气动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一种气动脱模装置,用于套筒脱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套筒脱模,采用的技术是用小铁锤锤打工件,使之脱离模套。该方法容易导致工件温度高,操作人员易烫伤,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利用气缸装置瞬间充气,活塞杆直接顶压套筒工件,迅速使套筒工件脱离模套。采用该装置进行套筒脱模,环境污染少、产品外观不变形、质量好、易实现锻造生产半自动化。
[0004]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模套,工作台上方设有气缸,气缸连接进气管,气缸内设有活塞顶杆,活塞顶杆位于模套正上方。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进气管接高压气源。所述活塞顶杆与模套的中心轴线重合。
[0005]所述活塞顶杆直径为32 ± 0.5mm。
[0006]本发明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利用气缸瞬间充气,活塞顶杆直接顶压工件,迅速使工件脱离模套。改变现有技术中人工用铁锤敲打一次甚至多次才能脱模的弊端。避免余热容易工件变形;同时避免汤伤操作人员的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气动脱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I,工作台I上设有模套2,工作台I上方设有气缸
3,气缸3连接进气管4,气缸3内设有活塞顶杆5,活塞顶杆5位于模套2正上方。套筒7位于模套2内。所述活塞顶杆5与模套2的中心轴线重合,反之活塞顶杆5顶歪、撞坏。
[0009]所述进气管4上设有进气阀6,进气管4接高压气源,高压气源的气体压力:
0.6?0.8MPa。
[0010]所述活塞顶杆5直径为32 ± 0.5mm。
[0011]具体操作步骤:套筒7经加热锻造成型后,连同模套2 —起放入工作台I上,打开进气阀6,瞬间气压使气缸3产生向下的压力,传给活塞杆5挤压产套筒7脱离模套2,同时进气阀6变换气压,使活塞顶杆5收回,恢复原状,一次脱模工序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0,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有模套(2),工作台(1)上方设有气缸(3),气缸(3 )连接进气管(4),气缸(3 )内设有活塞顶杆(5),活塞顶杆(5 )位于模套(2 )正上方,所述进气管(4)上设有进气阀(6 ),进气管(4)接高压气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杆(5)与模套(2)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气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杆(5)直径为32±0丨5臟。
【文档编号】B21J13/14GK104416112SQ20131039312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日
【发明者】李书益, 李小成, 郑大林, 周晋华 申请人:宜都市华益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