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铆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415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推杆铆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变速器开关在进行制造时,一些部件需要进行铆接。但现有的铆接工具结构较复杂大,使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会对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变速器开关中的某些部件的铆接工具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因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推杆铆接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杆铆接设备,其包括:底板;下模座,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上,且下模座在垂直于底板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通槽;弹簧,设置于通槽中,且一端抵触底板的上表面;下模,设置于下模座远离底板的一侧,且形成有与通槽连通的通道,通道与通槽同轴设置;顶套,一部分设置于通槽中且与弹簧远离底板的一端抵触连接,另一部分设置于下模的通道中;上模,一端与顶套抵触连接,且部分设置于下模的通道中,另一端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其远离底板的一端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凸起与底板的上表面平行;固定板,与上模连接,上模远离底板的一端穿设于固定板中,上模远离底板一侧的表面与固定板远离底板一侧的表面平齐,凸起部位于固定板中;垫板,与固定板远离底板一侧的表面连接,并覆盖上模远离底板一侧的表面;模柄,与垫板远离固定板一侧的表面连接。

其中,模柄与垫板通过螺钉连接。

其中,固定板与垫板通过螺钉连接。

其中,下模座与底板通过螺钉连接。

其中,下模座远离底板的一端由内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形成有渐开状的凹槽,下模朝向底板的一端为渐收状结构,以与下模座的凹槽配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推杆铆接设备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并且一个底板上可连接多个下模座,更有利于批量生产。很好的解决了多零件封闭环状铆接,铆接后零件不变形,铆接精度高一致性好的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推杆铆接设备的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推杆铆接设备的刨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推杆铆接设备包括底板22、下模座18、弹簧20、下模17、顶套19、上模16、固定板15、垫板13以及模柄12。

下模座18设置于底板22的上表面上,且下模座18在垂直于底板22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通槽。弹簧20设置于通槽中,且一端抵触底板22的上表面。下模17设置于下模座18远离底板22的一侧,且形成有与通槽连通的通道,通道与通槽同轴设置。顶套19一部分设置于通槽中且与弹簧20远离底板22的一端抵触连接,另一部分设置于下模17的通道中。

上模16一端与顶套19抵触连接,且部分设置于下模17的通道中,另一端向远离底板22的方向延伸,其远离底板22的一端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凸起与底板22的上表面平行。固定板15与上模16连接。上模16远离底板22的一端穿设于固定板15中,上模16远离底板22一侧的表面与固定板15远离底板22一侧的表面平齐。凸起部位于固定板15中。垫板13与固定板15远离底板22一侧的表面连接,并覆盖上模16远离底板22一侧的表面。通过此种方式,垫板13与固定板15配合,固定上模16。模柄12与垫板13远离固定板15一侧的表面连接。

其中,模柄12与垫板13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板15与垫板通过螺钉连接,下模座18与底板22通过螺钉连接。

另外,下模座18远离底板22的一端由内向远离底板22的方向形成有渐开状的凹槽,下模17朝向底板22的一端为渐收状结构,以与下模座18的凹槽配合。

在工作时,将铆压零件垫圈,推杆,弹簧,铜套按顺序分别放入下模里,然后将下模连同零件一起放入下模座里,启动压机进行铆压,压机回位后即可取出下模及压好的零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推杆铆接设备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并且一个底板上可连接多个下模座,更有利于批量生产。很好的解决了多零件封闭环状铆接,铆接后零件不变形,铆接精度高一致性好的工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