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1530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线材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其成型单位可各自独立做二维动作,而简化调机及缩短移动距离,并能分别动作,加快进退刀动作的线材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线材成型装置,如中国台湾申请第099206956号《刀座旋转式线材成型机》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有:一种刀座旋转式线材成型机,其在一机台上设一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上设一转盘,该转盘上设多组上、下相对分设的推切装置,这些推切装置一端上分别设有一成型刀具,该转盘受一驱动装置驱动而能产生旋转运动,该工作平台在对应各推切装置的另一端环设有数量与这些推切装置相等的驱动器,使该驱动器可驱动该推切装置的成型刀具进行线材弯折、卷曲、切断的工作;使用时,可通过该转盘的旋转,不断地将各推切装置的成型刀具旋转带到不同角度上,利用该驱动器的驱动进行不同角度的线材弯折、卷曲、切断的工作。

然而,该现有的线材成型装置的刀座仅能上、下直线运动,无法各自独立做二维动作,导致无法简化调机及缩短移动距离,以及加快进退刀的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成型装置,其成型单位可各自独立做二维动作,而简化调机及缩短移动距离,并能分别动作,加快进退刀的动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成型装置,其包括:一基座及四个成型单位;其中,该基座中央设有一线材出料口,用以供线材出料;这些成型单位在该基座的四边角上分别设有一活动面板,该活动面板设有一可在该基座上左、右移动的下面板,该下面板顶面设有一可在该下面板顶面上、下移动的上面板,该上面板前端设有多个并排的刀座,后端则设有一上下驱动器,该上下驱动器可驱动该上面板在该下面板上做上、下移动,该基座背面在各下面板背部设有一左右驱动器,该左右驱动器可驱动该上、下面板在该基座上同时做左、右移动;借此,通过该上下驱动器、该左右驱动器的驱动,使该上、下面板做上、下、左、右移动的二维动作,而借由该上、下面板的二维动作,可带动刀座的刀具,对线材出料口的线材做二维的加工,如此,可简化调机及缩短移动距离,并能分别动作,加快进退刀的动作。

其中,各活动面板以与该基座呈45度角度、135度角度、225度角度和315度角度设在该基座的四边角上。

其中,各刀座的刀具为一制作弹簧的成型刀具。

本实用新型可简化调机及缩短移动距离,并能分别动作,加快进退刀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成型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成型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成型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4A、4B、4C、4D、4E、4F: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成型装置的各种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基座

20 成型单位

11 线材出料口

21 活动面板

22 刀座

23 上下驱动器

24 左右驱动器

211 下面板

212 上面板

2121 滑轨

2111 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根据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成型装置,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成型装置,其包括:一基座10及多个成型单位20。

其中,该基座10中央设有一线材出料口11,用以供线材出料。

这些成型单位20在该基座10的四边角上分别设有一活动面板21,各活动面板21设有一可在该基座10上左、右移动的下面板211,该下面板211顶面设有一可在该下面板211顶面上、下移动的上面板212,该上面板212前端设有多个并排的刀座22,后端则设有一上下驱动器23,该上下驱动器23可驱动该上面板212在该下面板211上做上、下移动,该基座10背面在各下面板211背部设有一左右驱动器24,该左右驱动器24可驱动该上、下面板212、211在该基座10上同时做左、右移动。

借由上述的装置,使用时,通过该上下驱动器23、该左右驱动器24的驱动,使该上面板212、下面板211做上、下、左、右移动的二维(2D)动作,而借由该上面板212、下面板211的二维动作,可带动刀座22的刀具,对线材出料口11的线材做二维的加工,如此,可简化调机及缩短移动距离,并能分别动作,加快进退刀的动作。

请再参阅图1、2、3所示,各活动面板21以与基座10呈45度角度、135度角度、225度角度和315度角度设在该基座10的四边角上,由于传统线材成型装置,活动面板排列为0度、45度、90度、135度、180度225度、270度和315度,通过长期经验的发现,当活动面板位于0度与180度时,向下移动时驱动装置的出力最小,但向上移动时,驱动装置需花费较大的力量;当活动面板位于90度与270度时,其前后移动时,驱动装置的出力是最小的。

因此,将活动面板21排列为45度、135度、225度和315度,选用此排列方式是取自上述的经验,使该上下驱动器23、该左右驱动器24在左右横移与上下移动时可以取得最平均的输出动力。

请再参阅图1、2、3所示,该上下驱动器23、该左右驱动器24上设有一伺服马达,利用伺服马达驱动各活动面板21。

请再参阅图1、2、3所示,各刀座22的刀具可为一制作弹簧的成型刀具,通过成型刀具的二维(2D)动作可控制弹簧的强度,二维动作强度较强时,所制作的弹簧密度较密,二维动作强度较小时,所制作的弹簧密度较疏。

请再参阅图1、2、3所示,该上面板212设在该下面板211顶面的一滑轨2121上,因而能在该下面板211顶面上、下移动。

请再参阅图1、2、3所示,该下面板211设在该基座10的一滑轨2111上,因而能在该基座10上左、右移动。

请参阅图4A、4B、4C、4D、4E、4F所示,通过该上下驱动器23、该左右驱动器24的驱动,使该上面板212、下面板211做上、下、左、右移动的二维(2D)动作,使两个相对的上面板212、下面板211做上、下、左、右移动的二维(2D)动作,以不同刀座22的刀具进行制作弹簧的加工工艺(如图4A、4B、4C所示);或两个相邻的上面板212、下面板211做上、下、左、右移动的二维(2D)动作,以不同刀座22的刀具进行制作弹簧的加工工艺(如图4D所示);或三组的上面板212、下面板211同时做上、下、左、右移动的二维(2D)动作,进行制作弹簧的加工工艺(如图4E所示);或者四组的上面板212、下面板211同时做上、下、左、右移动的二维(2D)动作,进行制作弹簧的加工工艺(如图4F所示)。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以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特提出专利申请。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噢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