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758阅读:1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工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市场的发展,全国各地输油、输气管道的铺设越来越多,管件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客户对关键的要求更为苛刻,不断提出正常设备无法生产的特殊管件,在实际操作中,将板材卷成圆筒时,一般需要人工卷板定弧或者用卷板机,但是人工卷板定弧度是一项很困难的事,对于小板幅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在工装平台上制作胎膜或靠山来做出相应的弧度。但是板幅太大不仅不好掌控材料的扭曲变形,更没办法对材料进行加工。而卷板机虽然能胜任卷制大直径圆筒,由于其是通过在不同位置对板材施压,达到预想的弧度,使得不能很好地控制板材在卷弯和装卸时的弹性变量,同时工序单一,只能转入下一工序完成后续工作。因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其在板幅较大时不仅节约了人力,减小了材料的扭曲变形,而且可对板材一次成型、且便于在弧度定位后能在该工装中完成多项后续工艺,使用方便、功能齐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其在板幅较大时不仅节约了人力,减小了材料的扭曲变形,而且可对板材一次成型、且便于在弧度定位后能在该工装中完成多项后续工艺,使用方便、功能齐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包括底横梁5,底横梁5之间设置的底纵梁6及两侧底纵梁6上方安装的立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9底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下模结构2,上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上模结构1,其下模结构2、上模结构1上均设有第二圆弧结构、第一圆弧结构,且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闭合形成了加工圆筒件的直径尺寸;所述的立柱9内侧壁上设有受力支座3,受力支座3与上模结构1上表面之间设有使上模结构1相对下模结构2上下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8。

所述的上模结构1顶部设有吊耳装置7。

所述的底横梁5与底纵梁6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拉筋10。

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8为液压油缸或千斤顶装置。

所述的立柱9下端、下模结构2的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限位块4。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所述的立柱9底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下模结构2,上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上模结构1,其下模结构2、上模结构1上均设有第二圆弧结构、第一圆弧结构,且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闭合形成了加工圆筒件的直径尺寸,所以其可根据加工的圆筒直径随意的更换上设有不同半径的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的上模结构1与下模结构2,其更换方便、使用范围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立柱9底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下模结构2,上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上模结构1,其可根据加工的圆筒直径随意的更换上设有不同半径的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的上模结构1与下模结构2,其更换方便、使用范围广;二、立柱9内侧壁上设有受力支座3,受力支座3与上模结构1上表面之间设有使上模结构1相对下模结构2上下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8,其在板幅较大时不仅节约了人力,减小了材料的扭曲变形,而且可对板材一次成型、且便于在弧度定位后能在该工装中完成多项后续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图3为附图1的左视图。

图中:上模结构1,下模结构2,受力支座3,限位块4,底横梁5,底纵梁6,吊耳装置7,动力驱动装置8,立柱9,加强拉筋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的圆筒定位工装,包括底横梁5,底横梁5之间设置的底纵梁6及两侧底纵梁6上方安装的立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9底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下模结构2,上端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上模结构1,其下模结构2、上模结构1上均设有第二圆弧结构、第一圆弧结构,且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闭合形成了加工圆筒件的直径尺寸,其可根据加工的圆筒直径随意的更换上设有不同半径的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的上模结构1与下模结构2,其更换方便、使用范围广。

所述的立柱9内侧壁上设有受力支座3,受力支座3与上模结构1上表面之间设有使上模结构1相对下模结构2上下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8,其在板幅较大时不仅节约了人力,减小了材料的扭曲变形,而且可对板材一次成型、且便于在弧度定位后能在该工装中完成多项后续工艺。

所述的上模结构1顶部设有吊耳装置7,方便提起需要更换的上模结构1。

所述的底横梁5与底纵梁6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拉筋10,防止了本工装容易变形的问题。

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8为液压油缸或千斤顶装置。

所述的立柱9下端、下模结构2的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限位块4。

使用时根据需要,将相应弧度的上模结构1与下模结构2通过立柱9安装在工装上,首先,将下模结构2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立柱9的下端,然后用行车将上一工序中拼接对焊成近似圆筒状的板材吊入下模结构的2的第二圆弧结构中,再安装上模结构1至立柱9上的限位块4内,最后利用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使上模结构1与下模结构吻合,从而达到预想的弧度;利用此工装对板材弧度的定位继续完成后续的相应工序,从而节省时间和人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