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箔带的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1865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轧制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锈钢箔带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箔带由于具有良好的强塑性、极佳的成型工艺性及优良的耐腐蚀能力而广泛用于电子、通信、机械等工业领域。其制备方法也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专利名称为:一种纳米晶铁-镍-铬合金箔的电沉积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39399A,公开了一种在硫酸盐-氯化物-三价铬水溶液体系中电沉积连续制备纳米晶铁-镍-铬合金箔的方法,但这种制备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电镀生产固有的环境问题,成品箔的致密度低、成型工艺性也差,表面粗糙度还需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工序简单且不存在环境问题,成品致密、成型工艺性良好及表面粗糙度可控的不锈钢箔带的轧制方法。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不锈钢箔带的轧制方法,轧制坯料为固溶态不锈钢带,带坯厚0.03-0.05mm、宽155-165mm,轧制设备为工作辊辊身长度为220mm的16辊轧机,四个中间辊为单锥辊,所述中间辊的锥长为45mm,锥度值为0.1mm;轧制工艺为三道次轧制:

第一道次的出口厚度为0.018-0.03mm的箔带,轧制后的箔带为张力0.80-1.30KN,轧制前张力0.90-1.50KN;

第二道次的出口厚度为0.012-0.018mm的箔带,轧制后的箔带张力为0.80-1.20KN,轧制前张力0.80-1.20KN;

第三道次的出口厚度为0.008-0.012mm的箔带,轧制后的箔带为张力0.70-1.00KN,轧制前张力0.60-0.90KN。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轧制设备为16辊轧机,采用的轧制工艺为三道次轧制,把原厚度为0.03-0.05mm的带坯轧制成厚度为0.008-0.012的箔带,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轧制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润滑液可循环使用、易于处理、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轧件在轧制过程中因主要受三向压力的作用,其内部组织致密,并能很好承受后续的折弯、冲压等深加工变形;此外,箔带的两个表面经轧辊轧制均为光滑面,且表面光洁度可通过使用不同粗糙度的轧辊、调节轧辊的换辊周期以及采用不同的冷却润滑液来加以调节。因此,本发明具有工序简单、箔带生产不会产生环境问题、产品致密、成型工艺性好、且表面粗糙度可调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间辊辊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不锈钢箔带的轧制方法,如图1所示,轧制设备为16辊轧机,采用的轧制工艺为三道次轧制,把原厚度为0.03-0.05mm的带坯轧制成厚度为0.008-0.012的箔带,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轧制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润滑液可循环使用、易于处理、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轧件在轧制过程中因主要受三向压力的作用,其内部组织致密,并能很好承受后续的折弯、冲压等深加工变形;此外,箔带的两个表面经轧辊轧制均为光滑面,且表面光洁度可通过使用不同粗糙度的轧辊、调节轧辊的换辊周期以及采用不同的冷却润滑液来加以调节。因此,本发明具有工序简单、箔带生产不会产生环境问题、产品致密、工艺性好、且表面粗糙度可调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