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预成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552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带预成型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大型高性能诊断及治疗设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特别是引入计算机技术后使高档医疗设备又上新台阶。放射诊断及治疗设备正朝着放射剂量小和成像分析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这些医疗设备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放射量尽可能小,以尽量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受辐射的危害。

核磁共振成像是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随着超导、低温、磁体、射频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成像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最先进的诊断设备之一。由于超导磁体要求在超低温环境中使用(-267.8℃),对连接部件在该温下的强度、刚度、抗冲击性及其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传统金属材料部件已不能满足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冲击、耐低温等特性,从而成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连接部件的不二选择。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产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迅速发展,而作为核心部件之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悬挂环却依赖进口。医疗器械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悬挂环作为主承力件,是核磁成像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在成品碳环的使用过程中会在碳环上设置铜带做连接或其他的作用,铜带需要与碳环通过注胶连接,先将铜带缠绕在碳环上,再将铜带与碳环注胶成一体,但是将铜带缠绕在碳环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弯,使铜带和碳环的贴合更匹配,目前预弯一般通过人工实现,但是预弯形状不稳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带预成型治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带预成型治具,包括治具主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的治具主体上的辅助压块,所述的治具主体具有用于缠绕铜带的缠绕部,所述的辅助压块连接在所述的治具主体上将铜带压在所述的治具主体与辅助压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治具主体包括位于两侧用于连接所述的辅助压块的连接部,所述的缠绕部连接两侧所述的连接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缠绕部、连接部的横截面呈方形,并且所述的缠绕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的连接部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治具主体的横截面呈工字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的辅助压块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缠绕部具有四个缠绕面;所述的辅助压块包括第一辅助压块、第二辅助压块、第三辅助压块以及第四辅助压块,所述的第一辅助压块、第二辅助压块、第三辅助压块以及第四辅助压块将铜带分别压在所述的缠绕部的四个缠绕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辅助压块上开设有用于引出缠绕在所述的缠绕部上铜带两端的缺口部。

优选地,所述的缠绕部的横截面呈T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治具,实现了对铜带的预弯,当然根据缠绕部截面的形状变化可以预弯任何形状的铜带,也可以预弯其他材料,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预弯效果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附图3为本实施例省略部分辅助压块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铜带缠绕在缠绕部上的截面图。

其中:1、治具主体;10、缠绕部;100、缠绕面;11、连接部;110、第一连接孔;2、第二连接孔;20、第一辅助压块;200、缺口部;21、第二辅助压块;22、第三辅助压块;23、第四辅助压块;3、螺钉;4、铜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铜带预成型治具,包括治具主体1、可拆卸的连接在治具主体1上的辅助压块20、21、22、23。

在本实施例中:治具主体1包括用于缠绕铜带的缠绕部10、用于连接辅助压块20、21、22、23的连接部11,连接部11分别连接在缠绕部10的两侧,缠绕部10和连接部11一体成型。缠绕部10、连接部11的横截面均呈方形,并且缠绕部10的截面面积小于连接部11的截面面积,使得治具主体1的横截面呈工字形,即缠绕部10各个面相对连接部11各个面低。缠绕部10的横截面呈T形,与工字形的治具主体1相配合。

缠绕部10具有四个缠绕面100;辅助压块包括第一辅助压块20、第二辅助压块21、第三辅助压块22以及第四辅助压块23,第一辅助压块20、第二辅助压块21、第三辅助压块22以及第四辅助压块23将铜带分别压在缠绕部10的四个缠绕面100上。此外,第一辅助压块20上开设有用于引出缠绕在缠绕部10上铜带两端的缺口部200。

连接部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0,辅助压块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第一连接孔110和第二连接孔2通过紧固件,如螺钉3相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将铜带4缠绕在缠绕部10的四个缠绕面100上,依次将第一辅助压块20、第二辅助压块21、第三辅助压块22以及第四辅助压块23通过第一连接孔110、第二连接孔2和螺钉连接到连接部11上,使铜带4在四个面上被压紧在缠绕部10和辅助压块20、21、22、23之间,铜带4的两端从第一辅助压块20的缺口部200引出。一段时间后,铜带4被预弯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拆下辅助压块20、21、22、23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