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斜坡结构的车铣加工中心设备基础坑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工件加工,工件加工后都需要有一定的加工精度,因此大型机床一般配置一个厚实的基础来保证设备的加工精度。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使用切削液进行冷却,切削下来的切屑会沾有切削液液珠,切屑经排屑器排出。在排屑过程中,切屑粘有的切削液汇聚并流入到安装排屑器下方的排屑坑中,并在排屑坑中积累。另外,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切削液也会飞溅到设备基础上,机床自身的润滑油也会流入到设备基础坑内。一段时间后,基础坑内部会有废液的积累,这些废液会变质,变味,影响到工人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具有斜坡结构的车铣加工中心设备基础坑结构,能有效的减少设备基础坑内废液的累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斜坡结构的车铣加工中心设备基础坑结构,该基础坑包括积液坑、废液坑道和多个安装位置,废液坑道为倾斜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位置的底面具有斜坡;该基础坑的最低位置设有聚液坑,聚液坑与积液坑相连;
安装位置和聚液坑之间的连接关系至少为以下两种中的一种:
(1)、安装位置直接与聚液坑相连;
(2)、安装位置通过废液坑道或在底面高度上比其低的其它安装位置与聚液坑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聚液坑设有管道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以安装位置的底面的角落处作为斜坡的起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液坑道包括第一废液坑道、第二废液坑道、第三废液坑道和第四废液坑道;所述的安装位置包括立柱床身安装位置、排屑器安装位置、工件床身安装位置和刀库安装位置;立柱床身安装位置的底面高度和工件床身安装位置的的底面高度均高于排屑器安装位置的底面高度;
第一废液坑道的最高端与第二废液坑道的最高端相连;第二废液坑道的最低端与第四废液坑道的最高端相连;第一废液坑道的最低端和第四废液坑道的最低端均与排屑器安装位置相连;第三废液坑道的最低端与聚液坑相连;立柱床身安装位置与排屑器安装位置连通;排屑器安装位置与第三废液坑道的最高端和/或聚液坑相连;工件床身安装位置与排屑器安装位置相连;刀库安装位置与聚液坑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件床身安装位置包括工件床身左侧坡道和工件床身右侧坡道,工件床身左侧坡道和工件床身右侧坡道分别与工件床身安装位置底部的左侧和右侧相连,工件床身安装位置通过工件床身左侧坡道和工件床身右侧坡道与排屑器安装位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安装位置的底面具有斜坡,在重力的作用下,积液沿着斜坡流到更低的坑中,最后汇聚在积液坑中的收集装置中,在此结构形式下的基础坑,基础坑内表面没有积液残余,避免了积液残余带来的积液变质变味,并能有效的收集残存的废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一台典型的车铣加工中心设备基础坑结构。
本实施例的废液坑道包括第一废液坑道1、第二废液坑道2、第三废液坑道3和第四废液坑道4,第一废液坑道1、第二废液坑道2、第三废液坑道3和第四废液坑道4均为倾斜坑道。
本实施例的安装位置包括立柱床身安装位置5、工件床身安装位置6、排屑器安装位置7、和刀库安装位置9。立柱床身安装位置5的底面高度和工件床身安装位置6的底面高度均高于排屑器安装位置7的底面高度。上述安装位置的底面均具有斜坡。
主基础部分的最低位置设有聚液坑12,聚液坑12的底面高于积液坑11的底面,且聚液坑12与积液坑11相连。
第一废液坑道1的最高端与第二废液坑道2的最高端相连。第二废液坑道2的最低端与第四废液坑道4的最高端相连。第一废液坑道1的最低端和第四废液坑道4的最低端均与排屑器安装位置7相连。第三废液坑道3的最低端与聚液坑12相连。立柱床身安装位置5与排屑器安装位置7连通。排屑器安装位置7与第三废液坑道3的最高端和/或该聚液坑12相连。
工件床身左侧坡道8和工件床身右侧坡道10分别与工件床身安装位置6底部的左侧和右侧相连,工件床身安装位置6通过工件床身左侧坡道8和工件床身右侧坡道10与排屑器安装位置7相连。
刀库安装位置9与聚液坑12相连。
本实施例中,排屑器安装位置7与第三废液坑道3的最高端和该聚液坑12相连。
立柱床身安装位置5处的液体经两侧坡度流入到排屑器安装位置7中,排屑器安装位置7中液体流到的最低点后直接或者通过第三废液坑道3汇聚到该聚液坑12处;聚液坑12设有管道安装位,处有预埋管道,废液经预埋管道进入积液坑11中的废液切屑分离装置中实现液体和金属颗粒的分离。
排屑器安装位置7用于安装排屑器,排屑器下方坑道中会存在一些废液和金属颗粒,此固体加工废物经由排屑器安装位置7进入聚液坑12处,最后进入废液切屑分离装置中。
工件床身安装位置6、工件床身左侧坡道8和工件床身右侧坡道10上方的废液流入到排屑器安装位置7中,通过排屑器安装位置7汇聚到聚液坑12处,最后进入废液切屑分离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底面斜坡和废液坑道的坡度可根据需要设置。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而且,本实用新型各部分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