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6985阅读:3395来源:国知局
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二次冲压,提高冲压效率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压模具,通常在上模设置上脱料板、在下模上设置下脱料板,冲压时,通过上模向下移动靠近下模合模,使上脱料板与下脱料板合在一起实现一次的冲压成型。然而,有些产品的外形结构较为复杂,例如在某些汽车零部件中,同时凹陷及凸出的外形,通过现有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时,只能使用两套模具完成,例如先使一套模具对料板进行上料、冲压及下料,进而冲出凸出的外形,再使用另一套模具对半成口进行上料、冲压及下料,进而冲出凹陷的外形;然而,这种冲压方式需要进行两次上料、冲压及下料,流程较多,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二次冲压,提高冲压效率的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脱料板、下脱料板、固定板、冲压滑块及若干弹性元件;所述下脱料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上模,所述上脱料板上下滑动地设置,且所述上脱料板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脱料板之间;所述冲压滑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滑动地设于所述通孔中;冲压时,所述上脱料板与所述下脱料板合模对料板进行一次冲压成型,之后,在所述弹性元件的缓冲下,所述冲压滑块伸出所述通孔对所述料板进行二次冲压成型。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上模上设置上脱料板及固定板,并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脱料板之间设置弹性元件,使所述上脱料板能上下活动,并且又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冲压滑块,使所述冲压滑块的下端在模具开模后位于所述上脱料板的通孔内;因此当模具合模时,利用所述上脱料板与下脱料板便可以对料板进行一次冲压,然后再利用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使上脱料板向固定块方向滑动,进而使所述冲压滑块向外伸出,实现对料板的二次冲压;另外,在二次冲压时,利用上脱料板及下脱料板对料板进行夹持,可以防止料板发生移位,使二次冲压更稳定;整个过程只需要一次合模即可以完成,无需使用两套模具进行两次单独冲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较佳地,所述下模与所述下脱料板之间设有若干缓冲元件。设置所述缓冲元件可以防止所述上模过度下行而压坏所述下模。

具体地,所述下模具有容置孔,所述缓冲元件容置于所述容置孔内。

具体地,所述下模的下底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固定孔,所述缓冲元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

较佳地,所述上模上设有导柱,所述下模上设有导套,所述导柱滑动地套于所述导套内。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的配合可以使所述上模与下模在合模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较佳地,所述上模上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对应并抵顶的第二限位柱。

较佳地,所述上脱料板上设有第一导柱,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柱滑动地套于所述第一导向孔。

较佳地,所述下脱料板上设有第二导柱,所述下模上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柱滑动地套于所述第二导向孔。

较佳地,所述弹性元件为氮气弹簧。

较佳地,所述下脱料板上设有若干对所述料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的上模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的下模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的下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带脱料板的冲压模具100包括上模1、下模2、上脱料板3、下脱料板4、固定板5、冲压滑块6及若干弹性元件7;所述下脱料板4设置于所述下模2;所述下脱料板4上设有若干对所述料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块41。所述固定板5固定于所述上模1,所述上脱料板3上下滑动地设置,且所述上脱料板3设有通孔31,所述弹性元件7设置于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上脱料板3之间;所述冲压滑块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另一端滑动地设于所述通孔31中;冲压时,所述上脱料板3与所述下脱料板4合模对料板进行一次冲压成型,之后,在所述弹性元件7的缓冲下,所述冲压滑块6伸出所述通孔31对所述料板进行二次冲压成型。

如图2及图4所示,所述下模2与所述下脱料板4之间设有若干缓冲元件8,所述下模2具有容置孔21,所述下模2的下底面设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设有固定孔22a,所述缓冲元件8固定于所述固定孔22a,所述弹性元件7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容置孔21并与所述下脱料板4抵顶。设置所述缓冲元件8可以防止所述上模1过度下行而压坏所述下模2。

再请参阅图2及图5,所述上模1上设有导柱11,所述下模2上设有导套23,所述导柱11滑动地套于所述导套23内。所述导柱11与所述导套23的配合可以使所述上模1与下模2在合模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一限位柱12,所述下模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12对应并抵顶的第二限位柱24。所术第一限位柱12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4可以对所述上模1及下模2进行限位,防止所述上模1过度地下移而损坏所述下模2。

再请参阅图2及图5,所述上脱料板3上设有第一导柱32,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第一导向孔51,所述第一导柱32滑动地套于所述第一导向孔51。所述下脱料板4上设有第二导柱42,所述下模2上设有第二导向孔25,所述第二导柱42滑动地套于所述第二导向孔25。所述第一导柱32及第二导柱42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孔51及第二导向孔25的配合可以使所述上脱料板3与上模1及所述下脱料板4与所述下模2滑动更加稳定。

本申请的弹性元件7及缓冲元件8均为氮气弹簧。

冲压时,所述上模1带动所述上脱料板3向下移动,所述上脱料板3与所述下脱料板4对位于其两者之间的料板进行一次冲压成型;当一次冲压成型完成后,所述上模1继续下行,这时,所述上脱料板3与下脱料板4夹持料板,且所述弹性元件7受到所述上脱料板3的抵压而收缩,此时,所述上脱料板3相对所述固定板5滑动靠近,同时,所述冲压滑块6相对伸出,进而对所述料板进行二次冲压;当二次冲压成型后由于所述上模1还要继续下行一小段距离,所述上脱料板3与下脱料板4仍然合在一起继续下行,此时,所述下脱料板4抵顶所述缓冲元件8,所述缓冲元件85被压缩同时对所述下脱料板4进行缓冲;当缓冲到一定程度时,所述上模1停止下移并带动所述上脱料板3上移而开模。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上模1上设置上脱料板3及固定板5,并在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上脱料板3之间设置弹性元件7,使所述上脱料板3能上下活动,并且又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冲压滑块6,使所述冲压滑块6的下端在模具开模后位于所述上脱料板3的通孔31内;因此当模具合模时,利用所述上脱料板3与下脱料板4便可以对料板进行一次冲压,然后再利用弹性元件7的缓冲作用使上脱料板3向固定块22方向滑动,进而使所述冲压滑块6向外伸出,实现对料板的二次冲压;另外,在二次冲压时,利用上脱料板3及下脱料板4对料板进行夹持,可以防止料板发生移位,使二次冲压更稳定;整个过程只需要一次合模即可以完成,无需使用两套模具进行两次单独冲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