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板机的上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6794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板机的上料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剪板机的上料台。



背景技术:

在门板的加工过程中,门面板通常选用铝合金板材,通常流程是在铝合金板材面板上压刻花纹之后,再对板材的边缘进行切边。而将板材进行切边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先将多层层叠的铝合金板材防止在移物台上,然后运送到剪板机的上料台旁边,再由人工将位于移物台上的板材一片片的搬到上料台上定位,最后进行剪板。

上述这种方式,在板材由移物台放入上料台的过程中,是以一种抬的方式实现板材的转移,非常的浪费人力,且容易使得板材折弯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板材转移的剪板机上料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剪板机的上料台,包括台面,在台面的入料端设置有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Y字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竖直主杆和分叉设置在竖直主杆两端的支杆,在每一支杆的端部水平设置有接料辊;在支撑架背离入料端的一侧还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靠近支撑架的一端高于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且于引导面靠近支撑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有可根据施加于引导面上不同重量的力做高低调整的缓冲抵靠部,于引导面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支撑件。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缓冲抵靠部包括固定在台面上的第一支撑杆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可穿入第二支撑杆且深度小于第二支撑杆长度的缓冲腔,在缓冲腔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缓冲件,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抵触于引导面的下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还通过球铰连接有抵靠块,所述抵靠块相对引导面的一侧设置有与引导面的下侧面相贴合的贴合面。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角度调节支撑件包括固定于台面上的第三支撑杆和固定在引导面下侧的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互相铰接。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支撑架的竖直主杆下方还设置有调高结构,所述调高结构包括固定在台面上的底座,底座相对竖直主杆的一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调高柱,在竖直主杆的底部设置有可插入调高柱的调高腔,在调高腔的侧壁设置有侧壁螺纹孔,该侧壁螺纹孔配合有侧壁螺丝。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接料辊的外部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台面上设置有均匀间隔的刷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当放置有板材的移物架放在上料台的入料端旁边之后,可以直接抽动处于最上方的一块板材沿着支撑架的接料辊滑入上料台,并且沿着引导面进入到上料台,这种以滑移的方式转移板材,不同于抬的方式将板材转移到上料台上,更加省力,方便,且板材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剪板机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接料机构示意图(缓冲抵靠部下沉);

图3为实施例的接料机构示意图(缓冲抵靠部上浮);

图4为实施例的缓冲抵靠部分解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支撑架与调高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剪板机;2、上料台;21、刷毛;3、移物台;4、板材;51、竖直主杆;511、调高腔;512、侧壁螺纹孔;52、底座;521、调高柱;53、支杆;54、接料辊;55、侧壁螺丝;6、引导面;61、第三支撑杆;62、第四支撑杆;71、第一支撑杆;711、缓冲腔;72、抵靠块;73、第二支撑杆;74、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剪板机的上料台,首先参见附图1,在剪板机1的上料台2上设置有刷毛21,从而当板材4移动到上料台2上时,或者在上料台2上滑动时,能够几乎不会磨损,且更加方便在台面上滑动。在上料台2的入料端摆放有移物台3,移物台3上放置有倾斜的辅助台,在辅助台上放有层叠的铝合金板材4,板材4从移物台3转移到上料台2之后实现剪板作业。

参见附图2-5,为设置在台面入料端处的接料机构,该接料机构包括了Y字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竖直主杆51顶部分叉有两个支杆53,在两个支杆5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接料辊54,接料辊54的外围包覆有橡胶;在竖直主杆51的下方设置有调高机构,调高机构包括了设置在台面上的底座52和设置在底座52上的调高柱521,在竖直主杆51的下端设置有可插入调高柱521的调高腔511,调高腔511的侧壁设置有侧壁螺纹孔512,侧壁螺纹孔512配合有侧壁螺丝55,从而可以通过松开侧壁螺丝55,实现支撑架沿着调高柱521上下位置调整,当调整到位之后,通过侧壁螺丝55进行锁死。

在支撑架的后方设置有引导面6,引导面6呈一弧形,且靠近支撑架的一端为较高端,在引导面6靠近支撑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缓冲抵靠部,缓冲抵靠部包括了固定在台面的第一支撑杆71,在第一支撑杆7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73,第二支撑杆73可沿着缓冲腔711伸缩,并且在第二支撑杆73和缓冲腔711之间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可以是弹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支撑杆73于引导面6下侧面之间的抵靠性能,第二支撑杆73的端部球铰有抵靠块72,抵靠块72相对引导面6下侧的一面设置为与引导面6下侧面贴合。在引导面6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支撑件,包括了固定在台面上的第三支撑杆61和固定在引导面6下侧的第四支撑杆62,第三支撑杆61和第四支撑杆62之间铰接。

在将板材4从移物台3转移到上料台2的过程中,板材4先通过接料辊54,然后继续拖动板材4,接料辊54随之滚动减少转移时的力,接着板材4落入引导板,引导面6受力使得缓冲件下浮,减少板材4与引导面6之间的瞬间冲量,保护了板材4,然后平稳的滑入上料台2的台面,转移过程非常省力,且对板材4的磨损非常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