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轴全自动车铣复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8088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四主轴全自动车铣复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四主轴全自动车铣复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侧面带孔和沟槽的喷油座零件加工,一般先使用二台车床分别加工外圆面的两端,由于喷油座侧面的孔和沟槽的种类多,一般需使用二台以上的铣床加工轴上侧面的孔和沟槽,喷油座零件的加工,即至少需要四台以上的机床,四个工人同时进行加工,造成加工的机床和工人的工时多,机床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大的问题,又由于传统车床和铣无专用的喷油座上下料装置,每一台机床均需工人手工上下料,因此产生了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主轴全自动车铣复合加工装置,其能够使得机床的整体采购成本降低了50%,节省80%以上的工人劳动,提高机床的加工柔性,节省零件中转和上下料辅助时间,使得零件的加工工时节省40%以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四主轴全自动车铣复合加工装置,其包括上料振动盘、下料装置、上料装置、第一刀排、两轴垂直动力头、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六轴水平可移动阶梯动力头、左上主轴、床身、右上主轴、右下料装置、右下主轴、左下主轴、第二刀排、取料水平气缸、取料升降气爪、取料升降气缸、左下料气爪、零件定位座、喷嘴阀毛坯、送料水平气缸、右下料气爪、右下料水平、刀架体、铣刀、钻头、第一车刀、刀座、第二车刀,上料振动盘位于床身的一侧且与下料装置连接,上料装置位于下料装置的上方,第一刀排位于下料装置的右侧,两轴垂直动力头与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位于第一刀排的右侧,六轴水平可移动阶梯动力头位于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的右侧,左上主轴位于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与六轴水平可移动阶梯动力头中间,右上主轴位于左上主轴的右侧,右下料装置位于右上主轴且与床身连接,右下主轴与左下主轴位于左上主轴与右上主轴的下方,第二刀排位于床身另一侧,取料水平气缸位于上料振动盘的右侧,取料升降气爪与取料升降气缸位于取料水平气缸的右侧且与取料水平气缸连接,左下料气爪位于零件定位座与喷嘴阀毛坯的左侧,送料水平气缸位于零件定位座与喷嘴阀毛坯的下方,右下料气爪位于右下料水平的上方,刀架体位于铣刀的右侧,铣刀位于位于钻头与第一车刀的右侧,刀座位于第一车刀的下方,第二车刀位于刀座的左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排的形状为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送料水平气缸的形状为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钻头的形状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实现自动化加工和多种方式加工,使得机床的整体采购成本降低了50%,节省80%以上的工人劳动,提高机床的加工柔性,节省零件中转和上下料辅助时间,使得零件的加工工时节省4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床总装配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床总装配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料总装配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料总装配左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料总装配右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刀座装配平面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刀座装配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四主轴全自动车铣复合加工装置包括上料振动盘1、下料装置2、上料装置3、第一刀排4、两轴垂直动力头5、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6、六轴水平可移动阶梯动力头7、左上主轴8、床身9、右上主轴10、右下料装置11、右下主轴12、左下主轴13、第二刀排14、取料水平气缸15、取料升降气爪16、取料升降气缸17、左下料气爪18、零件定位座19、喷嘴阀毛坯20、送料水平气缸21、右下料气爪22、右下料水平23、刀架体24、铣刀25、钻头26、第一车刀27、刀座28、第二车刀29,上料振动盘1位于床身9的一侧且与下料装置2连接,上料装置3位于下料装置2的上方,第一刀排4位于下料装置2的右侧,两轴垂直动力头5与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6位于第一刀排4的右侧,六轴水平可移动阶梯动力头7位于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6的右侧,左上主轴8位于三轴水平阶梯动力头6与六轴水平可移动阶梯动力头7中间,右上主轴10位于左上主轴8的右侧,右下料装置11位于右上主轴且与床身9连接,右下主轴12与左下主轴13位于左上主轴8与右上主轴10的下方,第二刀排14位于床身9另一侧,取料水平气缸15位于上料振动盘1的右侧,取料升降气爪16与取料升降气缸17位于取料水平气缸15的右侧且与取料水平气缸15连接,左下料气爪18位于零件定位座19与喷嘴阀毛坯20的左侧,送料水平气缸21位于零件定位座19与喷嘴阀毛坯20的下方,右下料气爪22位于右下料水平23的上方,刀架体24位于铣刀25的右侧,铣刀25位于位于钻头26与第一车刀27的右侧,刀座28位于第一车刀27的下方,第二车刀29位于刀座28的左侧。

上料装置3位于下料装置2的上方,使零件通过上料装置自动传送给机床的主轴,喷油座零件可以通过上面的动力主轴,在上下主轴间的位置对接交换零件,因而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的加工。

第一刀排4的形状为长方形,刀排上下均可以装配车刀、铣刀或钻头。

送料水平气缸21的形状为圆柱体,这样方便加快送料时间与料量。

钻头26的形状为圆柱体,这样能够完成零件的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刀排和第二刀排用于车铣。在机床加工时,首先,机床左侧的振动盘先出一个毛坯料,取料升降气爪头抓取零件毛坯后升直再向床身中部方向前进,将零件毛坯送至零件定位座,定位座再向机床的中部移动,送给左侧上部的主轴进行零件的下端的加工后,再送给左侧下部的主轴抓取零件在刀排上进行零件上端的车削加工,然后再到三轴阶梯动力头处进行钻孔,到一个双轴垂直动力头处铣半圆槽,到六轴可移动的动力头铣槽,零件加工完成,然后下面的两个主轴分别向机床的左右两侧移动,将零件送给下料气爪下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本发明实现自动化加工和多种方式加工,能够使得机床的整体采购成本降低了50%,节省80%以上的工人劳动,提高机床的加工柔性,节省零件中转和上下料辅助时间,使得零件的加工工时节省40%以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